而于啸,始终像一个迷路的人,不知道想去哪所大学,也不知道未来想选择什么专业,每次问起来都说还没想好,其实不是他没想好,是他根本就想不到大学有什么专业,关于大学,他能得到的信息很少很闭塞。
上一次高三时准备高考,他一心只想着考高分,上大学,至于其他的,都像雨天站在透明的雨伞下,抬头看天,却是模糊一片,没有概念。
对此,韩枫忍不住再次提起,“想一想,你对什么很感兴趣。”
于啸探出一根手指,从他的脖颈一侧把蒲公英吊坠拉出来,吊坠落在手腕处,晶莹剔透,小巧精致。
“手工制作。可是我做这个赚不了什么钱…出来以后也很难讨生活。其实我以前就想着能考上大学,最好是学费低一点的学校,能得到文凭,还能不让我妈那么累…可是现在…”
他又想起了伤心事,韩枫见势不对,立刻把他的心思拉回来,“那是你之前没遇到我,现在有我,讨生活只是出于无奈,现在你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去选择,不如…去学珠宝设计吧,你手绘能力怎么样?”
于啸挺谦虚的,“勉强能看…”
韩枫把人带去书房,找出纸和笔,“画一个我看看。”
于啸有很多手工作品,说没有一点绘画和构图能力才是假的,于是他随手画了一个在头脑中构思了很久的戒指,戒指的图案设计很简单,看上去很像一个弯曲的“Ω”,搞得韩枫差点联想到一连串的数学和物理公式。
不过,设计和制作需要的不单是天赋,还有平台和机遇,于啸不乏爱好和兴趣,那平台和机遇就由韩枫来提供。
有了动力,于啸接下来的学习更加卖力了,他甚至会专门地去了解国内的设计类院校,查询它们的分数线和校内环境。
韩枫在军校和公安院校的斟酌选择之下,选择了后者,尽管放弃一直以来的坚持看上去是令人遗憾的事,可是选择公安院校同样能发挥他的能力。
而且,他把改变自己最初选择的想法坚定下来,源于四月中旬,一次与石蕊的再见面。
石蕊这次换上了常服的打扮,那是一件干净的白衬衫和西服裤,整个人看上去端庄挺拔,她用韩枫当时留下的个人电话联系上了他,趁着中学假期的时间,约他在人民公园见一面。
韩枫准时赴约,刚好对方也在。
“你好,很高兴你能来。”她说。
韩枫随她一起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这里环境很好,树叶青绿,花儿泛红,风一吹过,树叶沙沙作响,花瓣随风掉落。
“其实我这次约你过来,是来给你送一样东西。其实应该给于啸的,不过我想了想,你跟他如此要好,拿给你也是一样的,免得他先看到再伤心又不肯说出来诉苦,先给你,你还能及时地安慰安慰他。”
韩枫接过她递来的一个金属U盘,听她继续说。
“那天我和你聊完以后,心里总觉得不安,即使去年于啸报案的时候,我还没有进入系统,但我还是想为此做点什么,所以我去学校找到了你们的班主任曹老师。”
“听说我是来调查案件的,他也很配合我,这件事能做成,也要谢谢他的配合。他把之前陈关白和于啸各自班级内的所有人的名单和联系方式给了我一份,还帮我联系到了所有能联系到的以前的学生。“
“几个月里,我不厌其烦地打了很多次电话,也问了他们很多关于当时那件事的问题,就在我以为没有希望的时候,一个男孩给我打了回来,这里面就是他录的陈关白等人对于啸施暴的视频,我看了,是路口转角的视角,不过还算清晰,能看出来。我们会抓时间提起公诉,你也可以拿这段视频向法院申请给于啸的妈妈减刑。”
“我问起他为什么到现在才说,他说‘他不敢,但是他在新闻上看到陈关白已经出事了,不再是那个可以随便对付他的人了,他才选择站出来,他只是太害怕了,他怕受到报复。’”
韩枫沉默着听石蕊讲述她这段时间以来所做的努力,语气平平,像在说一件家常琐事,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调查,如大海捞针一样的努力是多么的不容易。
他把手里的金属U盘捏了又捏,才说,“谢谢你,你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石蕊如释重负地笑了,“维护人民的各项权利,也是我作为警察最大的心愿。”
自此,韩枫决定去考国内最顶尖的公安院校。
提供证据的男孩是匿名的,但是回到家,韩枫给于啸说明了里面的东西之后,两个人把U盘连接到了电脑上,里面除了几段“颤抖”的视频,还有一段证人证词的录音:
“…我当时…看到了…他们在…打于啸…所以就…想要…录下来…”
韩枫和于啸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猜到了这位证人:
闫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