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口除了百姓,还有来送别之人。
杜氏看到路边人群里挤着一个熟人,顾佑安也看到了。她记忆里,那个人好似杜家那边的隔房亲戚,这些年在京城做生意,没少受顾家照看,以前她娘教她喊杜二叔。
杜二叔扔过来一个麻布包裹,还不等包裹飞过来,半路就被人截了。截了包裹的人立刻矮身躲进囚犯中,竟找不到人。
其他家也在扔包裹,有的被亲友捡到,大部分都被其他囚犯抢了。
杜二叔又扔了两回,最后一回扔来的包裹被顾佑安接到了,旁边突然冒出来一人要抢她的,顾佑安死不松手,一脚踹过去。
顾佑安狠瞪过去,那人好似不想惹麻烦,扭身往旁边挤。
城门口一阵忙乱,囚犯不老实,有人想趁着这功夫逃脱,被路两边的差役抓住,被鞭子抽得满地打滚,抱着头左躲右闪,嘴里大喊着饶命。
出了城门口,差役清点人头,一百多囚犯往南去,这是要流放琼州的。顾佑安跟她娘跟着往北走,他们要去松江城。
流放去松江城和去西北的囚犯走在一起,三百多人占了一半的官道。
不管人多人少,杜氏拉着两个女儿一直走在囚犯中间,不冒头,不说话。
按照朝廷规矩,流放需日行五十里。出了城门口,看守囚犯的差役骂骂咧咧催促赶路。
顾佑安这副身子太孱弱,十四岁的姑娘看起来跟十二三岁出头似的,身弱还要赶路,加上以前在家时不怎么走动,今日一下走了一上午,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
杜氏背上背着小女儿,她累得脸色发白,还不住地看身边的大女儿:“安安,可还好?”
顾佑安暗暗咬着牙点头。
今日天气太好了,日光晒得人发晕,一路上晕倒了好几个体弱之人,有些被家人背着,搀扶着往前走。
也有人晕倒在地起不来,又没人帮衬,差役上去就是一脚,鞭子抽的人身上都是血印子,只要没死都能被抽醒。
顾佑安没空关心他人,她努力控制住呼吸,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
“歇着吧,半个时辰后启程出发!”
官差说话声还没落地,一群人腿软的立刻坐地上,这会儿许多人累得哭都哭不出来了。
口渴,缺水啊。
杜氏也走不动了,带着女儿从人群中出去,去路边找个能靠的地方坐下。
安顿好女儿,杜氏抬头到处看:“安安,路上可看到你爹和你大哥了?”
顾佑安摇了摇头。
昨儿她爹随百官进宫给皇上贺中秋,被抓下狱,她爹应是跟其他犯官走一块儿。
至于她大哥顾文卿,他昨日在太学读书,昨日下午家中被围他也没回来,应是被抓去狱中了。
刚才出城点名时顾佑安听到她爹和大哥的名字了,他们应是走在一块儿。
杜氏交代道:“安安你在这儿守着你妹妹,我找你爹去。”
“嗯,您放心去吧。”
顾佑安目送她娘离开,把阿萱抱在怀里,把她身上的衣裳脱下来两件,只留了一件单衣穿着,她自己也脱了两件衣裳下来。
这时,不远处一个妇人打量顾佑安,目光十分惊讶,顾家那个傻子竟好了么?
这时,差役发饭了,丢过来两个干巴巴的玉米饼,这就是他们的午饭。
阿萱倒是不嫌,拿着玉米饼啃了一口,啃下来一小块儿,嚼吧嚼吧,脖子伸长了跟鹅似的,好不容易才吞下去。
“姐姐,难吃。”
顾佑安嗯了声,只用眼睛看她都知道这饼子难吃。
顾佑安拿起饼子撕了一下快扔进嘴里,慢慢嚼着,嚼烂了,玉米饼里有一丝甜味,竟也吃得下。
阿萱吃不下,她躲在姐姐怀中:“爹娘呢?”
“娘去找爹了,一会儿就回来。”
阿萱年纪小,一路上有娘护着,没受罪,她还不知道他们一家人正面临怎样的命运。
顾佑安撕下一小块粗饼给阿萱:“慢慢嚼。”
阿萱乖呢,叫她吃她就慢慢嚼着。
杜氏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她的爹和哥哥。她爹顾稳是被她大哥背过来的。
“爹!”
顾佑安一下站起来。
顾稳脸色白的吓人,他强撑着一口气,打量着眼睛格外有神的大女儿,欣慰笑道:“咱们安安是有福之人,竟因祸得福了。”
顾佑安一看她爹脸色不对,连忙伸手摸了下。
不好,她爹发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