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青州此地经常发生自然灾害,在历史记载多地震,同时青州地处河流交汇处,水患频发。在前朝旱灾常引发饥荒,史记:“青州大饥,人相食”。
短短几个字,却记录了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最悲惨的事情。
记录在史册上的故事,往往字数越少,事情越大。
自三个月之前,青州东阳府管辖范围内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原本肥沃的土地,在烈日下渐渐干裂,如龟壳般布满裂纹。田里的庄稼纷纷枯萎,原本翠绿的麦苗变得枯黄。
村民们望着毫无生机的田野,满脸的绝望,粮食的短缺让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困境,家中存粮日渐减少,饥饿的阴影开始笼罩整个东阳城。
“老天爷这是要断了咱林家村的生路啊!”林家族长林德福跪在龟裂的田埂上,
枯黄的麦苗在烈日下蜷成细卷,族中青壮跪成一片,族老林长庚颤抖着双手捧起焦土:“列祖列宗,求您睁开眼看看,这地缝都能塞下鸡蛋了!”
“祭祀祖先,祈求祖先降雨!”
“对!可以祭祀河神,祈求上苍,赶紧降雨吧。”
沿着河道的村庄纷纷开始,要么祭祖,仰望祭祀河神,各有各的方法。
上天有好生之德,在多次神祭河神祭祖先之后。天上终于飘来了乌云,轰轰烈烈的开始下了一场大雨。
然而大雨却执意不停了,眼看着河水冲过了河流最高处。
林家村的族长林德福的派人去县城里告诉县令,赶紧开闸门泄洪,虽说会淹没一些良田,至少能保住大家的性命。
只不过林家的好儿郎冒雨前去,并报给县令,就被拦截在了县城之外,淹没在暴雨中。
东阳城县令李仲文站在县衙朱漆廊下,看着暴涨的阳水冷笑:“这些泥腿子懂什么?开闸淹了下游良田,本官乌纱帽还要不要?”话音未落,洪水已冲垮河堤。
自古水火无情,洪灾直接冲毁了林家村以及附近的十几个村庄。河流直接改到了有一个宣泄口就不会通往下流,世家的良田,没有遭到任何的损坏。
所以对于林家的遭遇,李县令只能说活该了,这年头天灾人祸,谁能避得两次古水火无情。
而且几千个灾民而已,随随便便就死掉了,这些灾民死掉之后,他们所占有的良田都将归于县令手中,到时候直接卖掉,几千个人而已,只是小事而已。
关键是能够结交好世家,世家在朝廷有人脉,到时候还可以升官了。
哪怕河流改造也淹不到县城,因为县城建在最高的处,县城要是淹了,那也赖不着他的事儿,毕竟天灾人祸。
*
林家祠堂的‘忠厚传家’匾额在漩涡中沉没时,全族之人都沦落在洪水之中。
年纪十二岁的林秀娥死死攥着弟弟的手,在房梁上看着母亲被浪头卷走,哭哑的嗓子发不出半点声音。
暴雨如注,河水瞬间漫过堤岸,汹涌的洪水肆虐着东阳城,却没有冲进县城之内,县城之内的富贵人家甚至在看热闹。
有的人已经在想着上留的那些无人的良田,将会赢得了新的主人。
房屋在洪水的冲击下纷纷倒塌,坍塌的声音此起彼伏。
村民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在混乱中与亲人失散。有人抱着房梁在洪水中挣扎,有人眼睁睁看着亲人被洪水卷走,哭喊声、求救声交织在一起。
洪水退去后,东阳城外一片狼藉,到处是残垣断壁,失去亲人的村民们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与绝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