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卉想,自己才来到这边,还没站稳脚跟呢,谁想跟什么公子王孙扯上关系?
还是老老实实摆摊挣钱要紧!
于是她走过去,跟阿嫂道:“阿嫂,难为你跟我说这些。我以后会注意的。”
阿嫂看到她如今这般有礼,难免要在心中和原身进行对比,却在眼泪花儿在一双杏眼里包起后,又一次回应了她:“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
处理好情绪上的纷纷扰扰,李卉便一门心思扑在了生意上。
一整个上午都在捞卤肉,切卤肉,把蒸饼切开等她铺肉,则是阿嫂的活儿。
原不单是因为这活儿轻巧,还因为切肉的肥瘦相间,还有专门只要素菜或只要肉菜等食客的要求,只有前世吃惯了肉夹馍的李卉才能轻松分辨刀工火候。
她原本想过了午时,人会少些,却依旧是忙得马不停蹄。
她那条胳膊几乎都快抡成机械臂了,终于少了些人,捞一捞那釜底,也只剩下三分之一的时候,李卉和阿嫂才想起来给自己垫垫肚子。
她吃不得一丁点儿肥肉,于是给自己弄了一个纯瘦的肉夹蒸饼,用一个碗单独要了一碗汤汁来,放在她和阿嫂中间,当蘸水吃;阿嫂喜欢吃肥瘦都有的,李卉也给她做了一个,又单独切了一小碗卤肉放在一旁。
阿嫂还顾及着下午的生意,忙说这样太奢侈了,随便垫垫就是了,反正晚食也是要吃的。而且一定会吃好吃的,现在就吃得这么饱,晚食哪里还吃得下呀?
原来,她们今日到市集,还有另一个任务,那就是替阿娘交一匹布到长宁街上的仁和布庄,方才他们走不开,还是布庄的一个小伙计专门来取的,阿娘是他们布庄的老织娘了,布庄掌柜也和布庄的名号一样仁义,给她是最高的单价。
那伙计送来的钱是用一个绣着“仁和布庄”四个字的布袋子装着的。因为人多,姑嫂俩没仔细数,不过那份量李卉却是能大概掂量出来的,约莫有四五百钱呢!
李卉也满是感激地装了荤素各一个的肉夹蒸饼,递给那个小伙计。
那小伙计忙不迭地道谢,顺道就又说了些最近布庄里卖得比较火的花样,说让大娘只管织了送过来,定能卖出好价钱。
李卉等那人走远了,才面有不忍之色,饶是这样,她还是心疼阿娘:
“等我再赚几年钱,让阿娘就不要再织布了,多伤腰伤眼呐!”
“是的,从前我和你大哥也劝过她,那时候她说什么都不肯听,总说还有你在家,得替你多打算打算,如今我瞧着,用不了多久,阿娘真的就可以不用织布啦!”
李卉知道阿嫂话里话外意有所指,谁让原身是这么个躺平的脾性呢?
还能怎么着,只有先受着,然后从长计议图改变吧。
日头西斜,釜也见了底,李卉伸了伸懒腰,准备活动活动筋骨,打道回府。
今日她们姑嫂俩赚得还行,刨除人工费,肉、汤、饼和木炭的钱,约莫能剩下三百钱。这比起上一次确实有了提升,这给了李卉很大信心。
三百钱,两份四成,拿出去两百四十钱,她也能有六十钱呢!
加起来上次的,她的小荷包里就能有一百钱啦!
回到家里,阿娘也拿了五十钱给她,只说是人最小现在又知上进,这个钱该给。
而家中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李卉也就拿着了。
“今日大家都别下厨,我来!”
阿嫂说,这也是阿娘一向的习惯。她忙完了这一匹布,就歇上几日,再织新的。
而她今日早早就炖好了一锅鸡汤,这是她从巷子东头的养鸡李家卖的,四五斤重的大公鸡,肉质紧实,再辅以清汤熬煮,鸡肉和鸡汤最本真的味道都出来了,满屋飘香。
下午李卉忙得连水都没顾上喝几口,这会儿抱着碗一喝就是三海碗。
最后还打了一个嗝,惹得阿娘眼泪又要出来:“哎呀,阿卉和阿眉都辛苦了!”
鸡汤喝完,剁碎的鸡肉蘸了青蛙酱,厚厚地铺在喷香的麦饭上,只听大哥道:
“哇,今日我们可真有口福,阿娘做的浇汁鸡肉麦饭是最拿手的!”
这不就是前世的鸡肉盖浇饭嘛!不过就是大秦的酱汁们总是如此惊世骇俗,她下定决心以后要好好改良一番。
她不爱吃青蛙酱,就索性用鸡汤泡饭吃:
“阿爹,阿娘,大哥大嫂,我决定了,下一场我就开始在小摊上卖冷吃兔肉!”
为了阿娘不那么辛苦,也为了顿顿都有这么好吃的鸡肉,还有这么好喝的鸡汤,她也要在大秦的美食届,走出一条花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