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盛宁姚华录 > 第93章 临危大惧

第93章 临危大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父皇问起时,怎么说?”盛阑忽然开口,指尖摩挲着沾了血的佛珠,似乎是想把那血渍蹭掉。

“自然是太子殿下临危不惧,率大理寺与众侍卫共破逆贼。”盛闱无所谓地道。

“可别。”盛闻道,“孤临危大惧,大家都看见了。”

这人很擅长把天聊死。盛闱和盛阑心想。

——

皇帝接到奏报时正在乾清宫批折子。

他提起笔,将卫屏所书的“崔氏谋反”四个字用朱砂描了一遍,朱砂在纸上洇开半片红渍,像滴落在雪地上的血。

“空匣子,盐渍。”他捏着奏报的手指顿了顿,指腹摩挲着其中的重点,“老大和老四如何?”

“就那样。”盛闻的眼神往天花板上飘。

“那样是哪样?”皇帝问。

盛闻装哑巴。

皇帝早知道如此,这儿子就算是被刀架在脖子上了,也不会在背后给兄弟们上眼药。

但无关乎性命的坏话还是没少说的,他将写了批复的折子丢给盛闻,“交给你了,别让朕失望。”

盛闻看清了折子上的字,不由得手一抖。

“首恶斩首,男丁十六岁以上者除以绞刑,十五岁以下的幼童及女眷没入官府为奴。”

“崔氏旁系流放三千里,财产充公。”皇帝顿了顿,“至于那个叫崔珩的,着大理寺画影图形追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太子,你做得到么?”皇帝放下狼毫,手指敲了敲桌案,沉声问道。

“儿臣…”盛闻两手捧起了手中奏折,却如捧起了千斤重担,“接旨。”

时隔多日,东宫的决策机构再次全速运转起来。

谋反居“十恶不赦”的十恶之首,按律至少应夷三族。

皇帝下旨只对首恶斩首,其家人除以绞刑留个全尸,旁系流放三千里,竟然还算得上仁君了。

这是他第二次接手这么大规模的死刑。

盛闻感觉自己都快裂开了,一半的他冷静地将一条条命令布置下去,另一半的他正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连坐是最蠢最坏的刑罚。

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

乾清宫西偏殿的雕花槅扇半开,农历二月已至,枝头的杏子绽开几朵细弱的粉白色蓓蕾。

盛闻正用铅笔在现行的大雍舆图上一笔一笔勾勒着他记忆中的地形图。

天地斗转,沧海桑田,一些较大的山脉河流走形终究是不会变的。

“殿下,礼部侍郎李大人求见!”殿外传来宫女略带气喘的通报,话音未落,便见年逾五旬的李端抱着半人高的文牍踉跄闯入。

李端官服的下摆甚至沾上了几个泥点,显然是从宫外一路疾走而来。

盛闻放下手中的铅笔,指腹按在舆图上“京都科举贡院”所在,那里与潼关间隔着渭水,却在舆图上形成对峙之势。

李端尚未站稳,殿外便传来兵器相撞的脆响,伴随着羽林卫的呵斥,“大理寺卿请留步,殿下正在议事!”

“慌什么?”盛闻沉声道,他抬眼看见李端额角的冷汗,“廖大人也一把年纪了,难不成还能和李大人在宫中赛跑?”

“说吧,春闱出什么乱子了?”

李端见太子还有心情开玩笑,他不知怎的松了口气,忙将文牍放在案上。

他展开最上面的名册,泛黄的宣纸上密密麻麻列着阅卷官的姓名,其中半数的名字都被红笔圈住。

“回殿下,原定下主考官昨夜突发急症,似乎已经不大好了…几个阅卷官今早也递了辞呈,说家中祖坟冒青烟,要回乡守墓。”

“各地举子已陆续抵京,城外客栈爆满,这些日子摩擦不断,案件频发。”

盛闻不答,只抬手示意侍卫将廖建柏放进来。

廖建柏按规矩行了礼,拱手道,“恕臣直言,太子殿下此时不应再分心科举。”

“崔氏逆贼已混进京城,若是再按时召开科举,恐怕反贼更易浑水摸鱼。”

“并非臣危言耸听。”廖建柏呈上一件衣服,“殿下请看,昨夜安少卿顺着众死士的行踪,在城南破获一处据点,搜出二十套贡院号军服饰。”

“欲攘外必先安内。”廖建柏道,“若是人心散了,恐怕会生变啊。”

“二十套号军服饰。”盛闻重复了一遍廖建柏的话,“号军掌管考生饮食、巡号查号,若让逆贼混进去…”

“廖卿,春闱若是乱了,天下举子就都看见了朝堂动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