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冒昧打扰。在下姜枫,听闻您学识渊博,今日特来拜访,想向您请教一二。”
老先生抬起头,上下打量了姜枫一番,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后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书卷,还了一礼:“客气了,不知姜公子所为何事?”
姜枫看着老先生抬起头来,微微差异,还是继续说道“先生,实不相瞒,我此番前来,是想请教您对于当今世道中女子读书一事的看法。如今这世道,女子可读之书局限于《女诫》《内训》这类,好似她们的天地就该被禁锢在这一方狭小的认知里。”
“您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不知您觉得女子读书应如何破局,又该如何看待女子阅读更广博知识这件事呢?”
老先生听闻,神色微微一怔,旋即轻轻放下手中书卷,目光中透着几分感慨与无奈,缓缓开口:
“这世道,女子本就难行,世道给女子太多枷锁了啊。自古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根深蒂固,女子读书识字被视为离经叛道之举,只能被困在深闺,研习些女红、妇德。可依我看,学问不该分男女,智慧更不应被性别束缚。”
说到这儿,老先生微微坐直身子,语气变得坚定起来:
“女子读书,既能修身养性,提升自身素养,也能明事理、辨是非,在家庭乃至社会中发挥独特作用。”
“只可惜,大多数人被世俗观念蒙蔽,看不到女子读书的价值。要想改变,谈何容易,需要无数人一同努力,打破这些陈旧观念。”
姜枫听闻,心中暗自点头,他向前一步,神色诚恳,眼中满是对女儿的关切与期许,说道:
“先生,听您一番话,我如醍醐灌顶,通透不少。实不相瞒,我家中有一小女,她生性聪慧,对四书五经极为向往,一心想要潜心研读。可如今这世道,为她寻觅一位合适的先生,实在是困难重重。我四处打听,却屡屡碰壁,听闻先生您才学过人、见识卓绝,不知您能否为小女的求学之路指点迷津?”
老先生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语气带着几分疑惑:“你认识我吗?怎么就觉得我能教你女儿?教书授课可不是件小事,得慎之又慎。”
姜枫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谦逊的笑容,连忙摆了摆手,解释道:
“先生,您说笑了。我怎能不认识您?您可是咱们这赫赫有名的举人!您学问高深,当年中举的事迹,在这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大家都对您的才学钦佩不已。我家小女一心向学,若能得到您的教导,那可是她莫大的荣幸。哪怕您只是稍稍指点一二,都能让小女受益终生呐。”
老先生眼中闪过恍然,轻轻抚着胡须,笑着问道:
“你女儿是不是前两日来我这里买过纸?”
姜枫忙点头,眼中满是骄傲:
“是的,先生。正是小女。她回来后,对先生您的才学和谈吐赞不绝口,说您说起话来引经据典,见解独到,当时书室里的人都听得入了迷。她还盼着能有机会跟先生学习呢,我这才冒昧前来拜访。”
老先生的目光微微放空,思绪飘回到那日在竹素轩的场景。
当时,姜清芷在店内精心为自家丫鬟挑选纸张。
老先生目睹这一幕,心中不禁一动,能想着教丫鬟识字的小姐可不多见,这姜清芷的心地实在纯善,对知识的热爱更是纯粹,也让他更坚定了收下这个学生的想法。
老先生抬手轻轻捋了捋胡须,微微颔首,脸上带着几分和煦的笑意,缓缓说道:
“罢了,看在你这父亲如此用心,小女又这般好学的份上,我便应下此事。只是教书之事,我一向认真,还望你们也能全力配合。”
“往后,每日上午我便去你们姜府授课,至于休沐,每月就定两日吧,也让我能稍作歇息,整理些学问心得。”
姜枫听闻老先生答应授课,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赶忙深深一揖,言辞恳切地说道:
“多谢先生愿意教授小女!先生大恩,我们父女铭记于心。小女能得先生这般才学出众、品德高尚之人教导,实乃她的福分。往后小女若有做得不好、学得不精之处,还望先生多多包涵、严加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