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晨会,护长向大家宣布一件重要的事,大家之前都略有耳闻,终归是要本人亲口说出,才算尘埃落定。
骆护长:今天我宣布一件事,我下个月要去外省进修,时间是6个月。
骆护长:我不在的这段时间,由我们监护室的组长牛鲜花暂时代替我,管理科室。
骆护长:我去之前会把工作和她交接,大家好好配合她,别整出幺蛾子啊。
骆护长把牛鲜花叫到跟前,事无巨细地交代科室里的各种事,还摆出各种本子和文件。
看起来交接的事还挺多。
骆护长:牛组长,我外出,过一个月还有个护士休产假,这外面病房少了两个人。
骆护长:先把小苏放到病房,等我回来再让她去监护室学习。
骆护长:往后天气变冷,我们科病人越来越多,会经常晚上来病人。
骆护长:晚上就一个人值班,忙不过来,晚上值班,你再多配一个人。
骆护长:科室人手不够就向护理部提申请。千万别硬扛,护理安全最重要。
牛鲜花认真听骆护长交代的事,时不时用笔记下来。生怕遗漏重要内容。
周末上午,大家忙的四脚朝天。
工作群里,牛鲜花发来一条信息:【今天科室病人多不多呀?需不需要我去科室帮忙呀?】
10分钟后,有人在工作群里发了一条:【不用了。】
菲菲今天是夜班,早上醒来看到群里这条消息,嘴角一翘,冷笑一声。
联想到舍友小兰曾经声嘶力竭地吐槽自己的抠门前任。
说那抠搜男就只会动嘴“要不要我去接你”、“要不要我给你买零食”、“你喜欢这个要不要我买来送给你”。
真想给你买零食,就会直接买好送到你面前。
真想接你,搞清楚时间地点,直接出现在你面前。
明明你知道你需要什么,对方却不行动,只是站在原地问你“要不要”。
然后等着你说“不要”,对方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什么都不做。
这摆明了是装样子给人看。这做派不仅用于情侣,还能用于职场。
漫漫长夜可真难熬。
菲菲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眼皮越来越重,头往下垂,磕到桌面。
凌晨5点。再过半小时就可以开始干早上的活了。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来电显示是急诊科。完犊子,又要搞事情。
真是墨菲定律,怕什么来什么。
菲菲拿起听筒:你好,这里是心内科。
急诊科:我是急诊,有床位吗?送个病人住院。
菲菲:有床位,病人是男是女?一般情况怎么样?
急诊科:女性,病人心衰,很喘。
菲菲:明白,送来吧。
菲菲心里很忐忑,有种不祥的预感。
她放下电话,先去告诉医生这个消息,再自顾自地准备病人要用的物品。
有过几次独自夜班的经历,也和急诊科的人打过交道,菲菲已经初步领教到急诊科的套路。
急诊科总是喜欢把病情说得轻描淡写,让听者有种病人病情很轻的错觉。
实际送人过来之后,接收的科室才发现病人的病情很重很重。
以前急诊科收进一个很重的病人,严重到快咽气,急诊科不想让那个病人在自己的地盘去世。
迫不及待地联系病房,想趁着病人没咽气,把人送走。
打电话联系好几个病房科室,病房一听病情这么重。
有些推脱不是自己地专科病种,有些推脱床位满了,还有些表示病情太重,该送到重症室,普通病房没那个治疗条件。
一时间,这个重病人送去哪个科,还协调不出个结果。
病人情况越来越差,在急诊科去世了。
从那之后。急诊科为了“哄骗”病房接收病人。经常把严重的病情说地轻描淡写。
有好多科室都上过当,对急诊科怨声载道。
这回急诊的人说病人“很喘”,这个“很”字,说明病人情况不轻啊。
病人送进来了,看起确实挺严重,喘得跟拉风箱似的。
菲菲动作迅速地给人吸氧气,装上监护仪,看到心率呼吸和血压都很高。
这是要抢救的节奏。
菲菲快步走回护士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掏出所有抢救可能用上的东西,放到一辆治疗车上,拉到这个病人床边。
医生下达口头医嘱
菲菲复述一遍,执行。
对于这样紧迫的场面,菲菲经历多次,动作很熟练,心里很虚。
虽然这已经是最严重的情形,但她总担心会有更糟糕的事等着她。
抢救还在继续,这眼看着就要到6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