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小球飞向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精准落在果岭上,稳稳滚向洞中。
“这一杆绝了!”
陈一诺头发高高绑成马尾,身着浅色Polo衫和裙裤,一脸崇拜地看过去,笑容洋溢着热情与活力。
褚遂宇将球杆立在脚边,闻言转头看了一眼。
她见状,盯紧了他手里的球杆,语气试探:“是不是你杆子好使,要不借我用用”。
这招实在小儿科,至少对褚遂宇不管用。
他不置可否,眼神掩盖在墨镜下,让人摸不清态度。
“老大球技突飞猛进啊,是不是偷偷找李局指点过?”冯昭走近,将众人注意力引到身形走样的中年男子身上。
“我倒是想,不知道李局有没有时间”,褚遂宇这才摘下墨镜,笑了笑。
李均鸣本就怕热,这会儿被下午的烈阳炙烤得头皮直冒汗。
他擦了擦汗,谦虚的摆摆手:“人老喽,技能退化,偶尔挥几杆子过过瘾罢了。”
他们边走边聊,到树荫下的休息区。
绍黎留意到陈一诺脸色不快,回头解释了一嘴:“褚总用的是加长杆,不太适合您”。
她“哦”了一声,兀自找了角落的位置坐下,掏出手机把刚拍的视频发给孟萃林:“孟奶奶,我今天和遂宇出来打高尔夫,好晒呀”。
十分钟后,孟萃林回了一段语音:“好啊,你们别在太阳下待太久”。
“好呢,我听说您最近有些咳嗽,最近换季人体免疫力底下,容易被邪气入侵。您有空的话,改天来我们医馆,让我师傅给您把脉看诊,开些调养的药补补。”
“我正有这个想法,你帮我约个时间,改天我带遂宇一块去。他作息太不规律,得让大夫好好挑挑他身上的毛病。”
目的达成,陈一诺美滋滋地收起手机,一抬头却见周围人都走了。
褚遂宇站在旁边,居高临下看着她。
“你们结束了?”
她心神晃了晃,面颊有些发烫。
“没有,我先送你回去?还是你愿意在这等”,他抬起手腕,看了眼时间:“两个小时后,可以一起吃晚饭。”
陈一诺有些惊讶:“你晚上不用应酬?”
说完意识到自己多嘴了,立马补充道:“这边空气挺好的,我再逛逛,你结束了给我打电话。”
“好”。
*
辛从悦看着和冯昭的对话框,只觉得莫名其妙。
【你们后来真没联系?】
【说清楚点,你们是谁?】
【你和褚遂宇啊,他那会儿多喜欢你,你不知道?】
【记不清了,我和他真不熟。】
如果是面对面聊天,这话辛从悦没法理直气壮说出口,毕竟褚遂宇的狗现在还在她家里养着。
论感情,他们确实算不上很熟;但论付出,他不算张扬的关心,克制收敛的告白,曾带给她一段后劲浓烈的悸动。
只是当时她心思并不在此,加上少女时期特有的心气高傲,在对方忽然挑明心意之际,她没多想,把人给拒了。
如果真心喜欢,不会因一次碰壁而放弃追求。
事实确实如此。褚遂宇比她高两届,去B市上大学后,两人保持着联络,他时不时分享校园生活鼓励她学习,内容看似单纯,显然还是有所图。
只是这样的状态仅持续了一个学期。
再后来,辛从悦给他发过消息,但如石沉大海,没有回复。
这段迟来的心动,如飞机驶过平流层底部留下白色轨迹,徒然划出一条好看的抛物线,美好也易消散,不值一提罢了。
要不是冯昭忽然问起来,她都不知道自己能回忆出这么多细节。
把翻译稿整理好发给客户,收到确认回复,辛从悦一看时间还早,换了身出门的衣服,准备回父母家。
刚搭上公交,收到闺蜜男友李浩远的消息。
“浮光餐厅七点,尽量早点来(抱拳)”。
辛从悦先是一愣,随即想起来,李浩远早前打过招呼,说准备给张若林来个惊喜,让大家务必到场给他撑场子。
作为两人从校园到婚纱的见证者,辛从悦不想错过如此重要的时刻。
她先回了趟家,陪辛明华坐了一会儿,又盯着外甥女写作业,还受了赵丹的几句唠叨,最后掐着点赶去浮光餐厅。
太阳下山,气温微微下降,晚风吹到身上,给人恰到好处的凉意。
辛从悦搭乘电梯到天台,被餐厅门口堆簇的鲜花墙夺去目光。
立刻有服务员上前引导。
顶着昏暗的暖色调灯光,绕过吧台、绿植、木质廊架…七拐八拐终于找到座位。
还没来得及观察周围环境,她被人按坐在长桌一侧。
“一会什么安排?”她问旁人。
对面的崔泽舜先指了指露台中央:“看到那个话筒没?等会咱们起哄,让李浩远上去唱歌。后面的投影仪会配合着播一段回顾他们爱情的mv,张若林看了绝对感动,趁她情绪到了,李浩远下跪,掏出戒指,咱们围上去见证一对新人的诞生。”
辛从悦看向舞台,正有驻唱歌手吟唱着民谣,吉他声在夜风中飘荡,引人遐想。
“挺用心的,他们人呢,还没到?”
“快了”,崔泽舜看着她,眼神直勾勾的。
辛从悦做空乘快两年,习惯了被各种目光注视,以往都是被陌生人看,或好奇或揣测又或是单纯的欣赏,她并不放在心上,可此刻她却有些不自在。
有人站起来高声说:“今天咱们聚在一块,名义是迎接泽舜回国,等会大伙别说漏嘴”。
说话的是她们高中班长,辛从悦顺着话音一瞧,这一桌十多个人,几乎都是和张若林、李浩远关系近的同学,相当于一场小型同学会了。
她哑然一笑,见崔泽舜还在看自己,寒暄起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上周,刚安顿下来,还没来得及告诉你。”
听他话里有话,辛从悦随口问:“准备回益城发展?这里就业形势不乐观,我以为你会留在美国。”
“吃了几年洋人饭,才知道外面再繁华,生活起来总是别扭”,崔泽舜望着她身后的廊架,感叹了一句,随后正色道:“我在益城找了工作,恒健医药的财务BP,下周入职。”
辛从悦知道这家公司,本地创新药的龙头企业,光药品销售就贡献了可观的税收,更别提原材料采购、科研生产和物流带动起来的产业链。
企业屹立不倒,职工自然不愁。过去能进恒健的药厂当工人,相当于端上铁饭碗,是件光荣的事。而崔泽舜拿的是总部offer,听起来职级似乎还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