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心地善良,我相信嬷嬷若真有未卜先知之能,定会如此做。”黎慕白点头道,又扯个慌,“我们殿下已查出,此案或许与一件陈年旧事有牵涉,那件事亦发生在上巳节那日。”
“上巳节的一件旧事?”
“对!还望嬷嬷详细告知,以便我们殿下尽早找出真凶,阻止凶手继续害人!”
鲁嬷嬷沉默许久,长叹一声,终是开了口。
不过,她请求黎慕白保密,不能让此事公布。因如今她是罗府之人,恐此事公布开来罗府会受到影响。
黎慕白再三保证,道只要此事与罗府无关,罗府定不会牵涉其中。
鲁嬷嬷这才慢慢叙道,称此事她亦只知晓一个大概,因为知晓此事之人几乎消失殆尽了。
廿余年前,先帝尚在位,庆阳长公主尚未嫁人。
庆阳年轻时,长相明媚,性子跳脱,又是先帝唯一的女儿,很受先帝宠爱。
她在宫里住的寑殿,都是金玉镶嵌,锦绣铺陈,极尽奢华。
庆阳文能吟诗作赋,武能耍刀使剑,并在一次为朝贺使者举办的赛事中,以高超的剑术赢了丹辽的朝贺使臣七皇子。
那年,庆阳方才及笄。
此后,丹辽的七皇子年年春节都来我朝朝贺,庆阳年年跟他比试,年年胜出。
他们最末一次比试,是在二十年前。尔后,丹辽七皇子再没来过我朝。
庆阳年纪渐长,先帝选了好些人供她挑,她却道此生不想嫁人。
因庆阳一向说到做到,先帝也不敢逼她,便随了她的意。
彼时,卫昌还只是一个七品文官之子,因在朝贺使者赛事中与庆阳交过手,便由此对庆阳情根深种。
他为庆阳写了很多诗,写得最多的便是《关雎》。即便是中进士之后,不少人家来榜下捉婿,他一概坚拒与回避。
他亦听闻了庆阳不嫁人之言,但依然痴心不改。
庆阳喜游玩,每年上巳节都要去郊外踏春。
有一年的上巳节,她照常去踏春,返程时因马车故障,延迟了返城时间,遭歹人劫持。
那歹人力大无穷,双手使剑。庆阳好歹练过功夫的,还曾赢过丹辽的朝贺使臣七皇子,但仍旧被劫走。
据说,那歹人用了迷药,庆阳身边的侍女侍卫都被迷倒。及至庆阳被找到时,衣衫凌乱不堪。
此事一发,先皇震怒。
因关乎庆阳的名声,先帝不便公开去彻查,兼之那歹人极其狡猾,现场未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是以,一直未寻出那歹人来。
先帝迁怒,便把负责京城治安的所有官员俱贬到了边远之地。
庆阳身边的侍女侍卫亦消失殆尽,全换成了新面孔。
至此,该事成为一个秘密,只有极少人知道。
黎慕白静静听着,忽想起赵姝儿曾说过,庆阳从不许女儿卫韶樱踏出府门,还教其习剑。
现下看来,许是与这个秘密相关了。
那既然是秘密,连赵曦澄都不知,为何鲁嬷嬷会如此清楚呢?
她不由问道:“请问嬷嬷是如何知晓此事的?”
鲁嬷嬷蓦地一怔,眼神亦变得飘忽。
大半晌后,她再度开口,嗓音带着沙哑:
“当年,我虽只是一个粗使宫女,但我有一好姐妹,是长公主近身伺候人之一,曾跟我提及过此事。”
鲁嬷嬷叹了叹,又道:“此事之后,我再也没见过她了。我曾暗中打听过,但都得不到一丁点儿消息。”
她停一停,接着讲起来。
自此,庆阳病了整整一年有余,不肯见任何人。
在丹辽七皇子刚登上皇位那年,先帝本欲出兵丹辽,庆阳突然决定要成亲,并亲自选了卫昌为驸马。
短短一个月光景,庆阳就把自己嫁了出去。
先帝又给她添了好些使唤之人,期间就有鲁嬷嬷。
庆阳成亲两年后,生下女儿卫韶樱。
卫韶樱几乎未踏出过公主府,连宫里都很少去。
兼之卫昌对庆阳百依百顺,因此,卫韶樱在公主府是比较寂寞的。
当卫昌的远房外甥女罗小绮到公主府走亲戚时,卫韶樱乐坏了。初次见面,两小姑娘就特别投缘,相处亦甚为融洽。
此后,庆阳常下帖子让罗小绮到公主府小住。一来二去,卫韶樱与罗小绮简直成了双生姐妹,感情相当要好。
之后,庆阳因鲁嬷嬷行事稳妥,将她送给了罗府,照顾罗小绮。
庆阳虽严厉,不许女儿出公主府,但在教习女儿剑法之余,牵头组建了一个闺阁圈,每月让众女子在公主府聚一此,以此来为女儿解闷。
只是,每逢有人有提起府外的风光与生活,卫韶樱就特别向外,尤其渴望在上巳节上与众人一道踏春、赏花。
但母亲有禁令,她只得作罢。
而罗小绮,每年上巳节都会来公主府一趟,给卫韶樱讲一讲当日的一些趣事。
“所以,小绮姑娘午时就返城,是为了去公主府?”黎慕白问道。
“是的。”鲁嬷嬷道。
黎慕白沉吟一下,问道:“那返城的途中,小绮姑娘有没有见到或遇到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