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她把鲁嬷嬷的话挑重点一一说了。
言罢,她又问道:“先帝为了让长公主上巳节被劫持一事不泄露,曾处置过许多人,殿下可知此事?”
“姑姑身边的下人,确实换过。当年,我以为是姑姑生病时,那些人照顾不周,惹怒了先帝。如今看来,是我想岔了。”
“殿下其时年幼,兼之先帝的刻意压制,不知实情亦属正常。不过,此事终究还是有人知晓了,比如鲁嬷嬷。”
“鲁嬷嬷我自会遣人暗中去查的。”
······
两人正说着话,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黎慕白以为是到大理寺了,正要起身下车,不意车外响起一道爽朗的声音来。
“给四哥请安!”是兖王赵暄洁。
杜轩打起车帘,赵曦澄与他寒暄。
赵暄洁道,最近他在京中各瓦子逛腻了,便想换个乐子,于是去了宝津楼。
宝津楼正在排练百戏,是为西夏公主前来和亲做准备,一向由在卫昌主理此项事务。
他上一次去宝津楼看百戏,还是春节时随各国朝贺使臣一起。
他说,那次有一曲杂剧尤其令人捧腹。
那是一曲以诙谐滑稽为主的杂喜剧。
他向赵曦澄抱怨,这次在戏里扮演术士的那个伎人居然回家乡去了,新来的一个瘦高个接替了他。
然而,那瘦高个儿整一个麻杆似的,扮演起来一板一眼,像个久不中举的老学究,一点儿也不滑稽诙谐。
因赵曦澄当下在鸿胪寺当值,宝津楼排练百戏,是由鸿胪寺负责。
是以,赵暄洁拜托赵曦澄,请他去跟驸马爷卫昌打个招呼,看能不能把之前扮演术士的伎人召回来。
他道,那曲杂喜剧最捧腹之处,便是那个术士的戏。现在换了一个伎人,整部戏都无聊了。
赵曦澄笑着应下,又问道:“到底是何等模样的人,竟能让我们风流潇洒的兖王也惦记上了?”
“四哥你就别取笑我了。”赵暄洁用手比划着高矮笑道,“那伎人是个侏儒,不过三尺来高。”
黎慕白正思忖着案子,忽听到侏儒二字,心里一动,忙从车厢里探出头。
只见一匹毛色纯白的宝马旁,一名头戴绯红玛瑙玉冠的翩翩公子,正持扇而立。
他那一袭宝蓝宽袖圆领锦袍,被风拂得几分飘逸;腰间的五色鸾绦上,系着一枚龙纹祥云碧玉佩;棕色拈金线打成的攒心型络子里,笼了一只亮锃锃的镂花香熏球。
真真的锦衣玉食裘马轻狂,繁华胜地富贵闲人。
不过,那素日里蕴藉风流潇洒的眉梢,此刻却带着些意味深长。
他甩开手中的玉骨折扇,向赵曦澄的马车走近两步,看看赵曦澄,又望了望黎慕白,促狭一笑:“四哥,看来这司膳女官还甚得你心啊!”
黎慕白脸倏地就红了,抓着门帘的手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六弟,净胡说些什么!”赵曦澄笑着轻斥,“我正要去大理寺一趟,六弟可要一道前往?”
“别别别!我最不喜这些,四哥你知道的,我就一纨绔而已。”赵暄洁一把玉骨折扇摇来晃去的,扇上仕女图里的仕女几要飞出来,好成仙而去似的。
黎慕白瞧着赵暄洁纨绔公子的做派,第一次听闻有人如此坦然自封为“纨绔”,有些想笑。
俄而,赵暄洁谈锋一转,道:“不过,案子破了后,还请四哥第一个告诉我才是,我也好去当一回说书先生!”
言讫,他扇子一收,双手一拱。
赵曦澄笑骂了两句,两人又聊了一会子,便各自分开。
黎慕白突记起心中适才浮现的念头,忙一把跳下车,跑到欲要认镫的赵暄洁身畔。
她行了一礼,以寻做新饮食的灵光为由,请赵暄洁讲一讲先前那个扮演术士的侏儒。
赵暄洁像是找到了知音,依着白马,以玉骨扇为道具,给黎慕白滔滔不绝讲起那曲杂喜剧来。
黎慕白不敢贸然打断,只好时不时以“不甚明白”为由,向赵暄洁请教一两句,把话题往那侏儒身上引。
在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后,她见赵暄洁仍兴致勃勃,大有成为说书仙人之势,无奈只得继续往下听。
所幸赵暄洁讲的书,也委实引人入胜。因此,她乖乖立在一旁,真个专心致志听起来。
纵情恣意的笑声,散在风里,顺入赵曦澄耳际。
马车的帘子静静垂着,囚了几分岑寂与幽暗,唯她的笑声肆无忌惮闯进。
他禁不住伸手擎起帘子,却被乍然的明亮迷了眼。
但见二人,一个挥扇踱步,口若悬河,仿若戏中人;一个目光紧随,时而拊掌时而大笑,似真在观戏一般。
万尺阳光泻了个遍地绚烂,她粉颊上漾着两朵笑靥,被照得极是鲜妍生动,如一枝夭夭之桃。
他忽而有些失神。
那笑声泠泠,有如玉珠落碧池,激起涟漪点点,一圈未散,另一圈又漾开。
他收回手,半欹于引枕上,静静看着水样的晴丝在锦帘上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