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洒进厨房,柳知夏将最后一根糯米肠码进盘中。
刚出锅的糯米肠,油润的表皮泛着诱人光泽,馥郁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她把盘子搁在通风处,让糯米肠自然降温,便转身走向窗台。
培育麦芽的容器里,麦芽已冒出嫩绿新芽,密密麻麻一片。
想起该给麦芽换水了,她赶忙挽起袖子,端起容器,快步朝水槽走去 。
柳知夏轻揉着酸涩的脖颈,目光扫过厨房,忙碌的身影终于在灶台前停下。
为了准备糯米肠和培育麦芽,她已经马不停蹄忙活了大半天,连口水都没顾上喝。
此时,一股强烈的念头涌上心头:是时候犒劳一下自己了。
柳知夏走到食橱前,打开柜门,取出面粉,做成面条。
又从房梁悬着的竹篮里,取下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利刃闪过,“哒哒”声里,肉丁在案板上欢快跳跃。
紧接着,葱姜蒜备好,八角、桂皮、香叶散发着古朴香气,一切准备就绪。
陶锅架在炉灶上,火苗舔着锅底。柳知夏把切好的肥肉丁率先下锅,不多时,锅里便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
随着她手中锅铲翻炒,肥肉丁逐渐变得金黄酥脆,馥郁的荤油香在厨房散开。紧接着,瘦肉丁下锅,在荤油的滋养下,慢慢变色,渗出鲜美的肉汁。
她适时加入葱姜蒜,瞬间,香气四溢。再倒入黄酒、老抽,厨房中很快弥漫起令人垂涎的酱香味。
小火慢炖时,肉臊子的香气愈发醇厚,勾得人直咽口水。
与此同时,另一口锅里的水也烧开了。柳知夏将细面轻轻放入,看着面条在水中舒展、翻滚,像灵动的游鱼。
片刻后,面条出锅,沥干水分,盛入蓝边粗瓷碗中。
滚烫的肉臊子带着腾腾热气浇淋而下,激发出扑鼻香气。
柳知夏在雕花木桌前坐定,望着热气腾腾的面条,深吸一口气,鼻翼忍不住轻颤:
“这味儿,绝了!”
她迅速操起竹筷,夹起裹满肉臊子的面条,吹了吹便送入嘴里。
瞬间,眼睛瞪得溜圆,腮帮子一鼓一鼓,含糊嘟囔着:
“太好吃了!”
紧接着,又夹起一大筷子,狼吞虎咽起来。
吃着吃着,她停下来,端起碗轻抿一口面汤,发出“嘶哈”声:
“鲜!”
不多时,碗里面条少了大半,额头布满汗珠,碎发也被汗水浸湿,可她浑然不顾,依旧大口吞咽。
最后一口面条下肚,柳知夏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端起碗将面汤一饮而尽,拍了拍肚子,靠在椅背上,喃喃道:
“舒坦,明天还得这么吃!”
柳知夏狠狠咽下最后一口面条,喉咙发出畅快的咕噜声,紧接着满足地打了个饱嗝,声音在狭小的房间里回荡。
回想起初来古代的这段日子,风餐露宿、食不果腹是常态。
啃过干涩的冷馒头,喝过照得见人影的稀粥,今天这碗香气四溢、裹满肉臊子的热面,实实在在让她开了荤。
“可算吃顿好的!”
她一边嘀咕,粗糙的手掌麻溜地抹过油光发亮的嘴角。
填饱肚子后,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涌上心头。
柳知夏瞬间来了精神,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床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迅速探入床底。
一番摸索后,她掏出一个用旧布层层包裹的小布包,布包表面沾满灰尘,看得出藏了许久。
手指微微颤抖着,她小心翼翼地解开布包的结扣。
窗外,银盘似的月亮洒下清冷的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正好落在打开的布包上,一枚枚铜钱、碎银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柳知夏迫不及待地清点起来,一枚、两枚……随着数字的增加,她的眼睛越来越亮,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很快,她数出了三两六钱。这些天摆摊卖猪下水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
起早贪黑准备食材,在集市上扯着嗓子叫卖,遭过白眼,淋过冷雨……但此刻,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