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能行么?你婶子没做过糕点,怕笨手笨脚的帮不上忙反倒添乱。”
柳知夏忙摆了摆手,语气坚定:
“王大叔,您可别这么说!做糕点的手艺我可以慢慢教,嫂子干活儿勤快又踏实,我信得过。再说了,店里刚开始肯定事儿多,就盼着有像嫂子这样靠得住的人来帮忙呢。”
王柱栓思量片刻,重重点头:
“行,知夏丫头,你这份心意叔领了。回去我就和你婶子好好合计合计,一准儿给你个答复!”
柳知夏坐在晃晃悠悠的牛车上,车身随着崎岖的土路不住颠簸,她却浑然不觉,满心都被糕点铺的筹备计划占满。
“看来,无论如何得先捣鼓出个烤炉,不然很多糕点的风味根本做不出来。”
她拧紧眉头,低声喃喃,神情满是焦虑与执着。
就在她绞尽脑汁时,那些在现代刷到的视频毫无征兆地在脑海中浮现。
画面里,专业烘焙师操作着现代化烤炉,炉内发热管散发着柔和红光,精准控温,各类糕点在其中均匀受热,逐渐变得金黄酥脆,香气似乎都能穿透时空,直抵鼻尖。
烘焙师讲解构造和原理的声音,也在她耳畔不断回响。
柳知夏眼睛猛地一亮,灵感瞬间袭来。她回忆起烤炉的关键构造,发热部分至关重要,还有那能精细调节温度的装置。
可在这古代,要寻到这些材料谈何容易?她陷入沉思,突然一拍大腿,眼中满是笃定:
“打铁铺!说不定能打造出类似发热部件的东西。”
虽不能与现代烤炉完全相同,但只要能稳定发热,原理相通,或许就能成功。
至于控温,她想起小时候家中土灶,通过增减柴火、调节通风口大小来控制火候,这或许能成为解决办法。
柳知夏越想越激动,恨不得立刻开始实验。
柳知夏望着渐暗的天色,落日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橙红,无奈地叹了口气,明白今天只能先回家,明日再奔赴镇上筹备烤炉的事。
她坐在牛车上,随着车轮的滚动,心情愈发急切,脑海里又想起了家中的糕点制作。
“也不知今日自己不在,张大娘做的糯米肠如何。”她小声嘀咕着,脑海中浮现出张大娘忙碌的身影。
张大娘经验丰富,做出来的糯米肠向来紧实饱满、香气扑鼻,可毕竟自己不在旁边,她还是隐隐有些担忧。
要是味道一如既往地好,柳知夏心里已经有了盘算,或许可以拉张大娘一起入伙。
张大娘为人实在,干活又麻利,有她在,糕点铺肯定能增色不少。
“当然王婶也不能少的。”柳知夏嘴角微微上扬,轻声笑了笑。
王婶不仅手艺精湛,还特别擅长创新,总能在传统糕点里加入新奇的点子。
之前一起准备温府宴席时,王婶就提出了不少实用建议,让糕点的口味更上一层楼。
有王婶帮忙出谋划策,糕点铺肯定能不断推陈出新,吸引更多顾客。
想到这儿,柳知夏愈发期待糕点铺的未来。
她想象着,烤炉顺利制成,糕点铺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糕点,张大娘和王婶在一旁忙碌,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店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顾客们欢声笑语,赞不绝口……
牛车慢悠悠地前行,柳知夏怀揣着满心的憧憬,朝着家的方向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