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月落,循环往复,恍若流水匆匆,不过数日的光景,一眨眼便到了。
这几天,江云也慢慢的适应了山里的生活,早上起来先把屋里收拾干净,去后院给兔子添些草料。吃过早饭后,便坐在床上绣活儿,这几日已经绣了十来条帕子了。
等攒多了,他也可以拿到镇上卖,虽说卖不了多少银子,但能买上二斤肉,他也知足了。这个时节,正是赶制东西的时候,听说镇上有的成衣铺子里的秀娘忙不过来,便会找相熟的人把活儿带回家里做。虽说是按件计价,可那也比秀帕子赚的多。
他没有这样的门路,只能等下次去镇上的时候,自己去问问。找点活儿做,等顾清远要是去打猎了,他也能消磨些时间。
顾清远走时说好了,五六日便会回来。江云一直数着日子,等着盼着,昨天就是第五日了,他拿不准顾清远回不回来,也没准备太多菜,怕浪费了,只发面蒸了一锅包子,其他的等着人回来了再做。
可等到天都黑透了,也不见人回来,这才把包子收好,洗洗睡了。
今天是第六日了,带去的干粮应该也不剩多少了,想来今儿一定会回来的。
午饭过后,他心里愈发焦急,就连做活儿都静不下心来,绣了一条帕子,手上被针扎了好几下,几个泛红的针孔,在白皙的指腹上格外明显。
江小胆子小,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他不敢敞开院门,怕有什么野兽闯进来,便只能隔一会儿就出去一趟,顺着门缝往外张望,见远处没有想见的人,才失望的回来。过一会儿,又忍不住出去看,若不是外面实在冷的厉害,他都想搬了凳子去院里做活儿。
绣活儿也做不下去,他索性换上厚衣裳,去了灶房。昨日蒸的包子他只吃了两个,现在还有好多,他都放在空缸里了,上头盖了厚木板,又压了咸菜坛子,就算屋里有老鼠也进不去。
答应了顾清远要熬鱼汤,可活鱼他不敢宰杀,只得捞了一条放在院里,等它不动了才学着顾清远的样子,刮鳞去掉内脏。饶是用的温水,收拾完鱼,手还是冻的通红。
江云在热水里泡了泡手,暖和些了,才着手煎鱼。锅里油温攀升,泛起细密的泡沫,他小心地将鱼滑入锅中,“嗞啦”一声响,瞬间油花四溅。
煎过的鱼两面金黄,看起来就十分诱人。大锅里还得炒菜,他将鱼转到了泥炉上炖着,炖汤时间长点更入味,可惜没有豆腐,若是再放上些豆腐,就更养人了。
想着这几天,顾清远一直吃的都是馒头饼子,江云就没再热馒头,准备蒸锅米饭换换口味。
前几天买的肉,一直冻着了,他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就没动,如今正好拿来做个红烧肉。软糯糯的红烧肉配上大米饭最香了,人吃了也有油水。
连同肉一起买的还有些棒骨,他拿出来,想着一会儿卤了。大黑和二灰跟着出去,也幸苦,和该犒劳犒劳。
家里有冬笋,还有前几日别人送的腊肉,可以做一道冬笋炒腊肉。别看冬笋不如春笋鲜脆,可却别有一番滋味,尤其混着腊肉炒了,老远就能闻见香味。
现下的菘菜刚下来,水分足,正清甜的时候,就是掰了嫩叶直接吃,也是又脆又甜。江云取了中间最嫩的菜叶,准备做一道凉拌菘菜,外面的叶子也不会浪费,留着做馅或是炒菜,实在吃不了后院还有几笼兔子,总不会浪费就是了。
菘菜嫩叶放在凉水里浸泡,一会儿吃的时候更脆,泡好的嫩叶切成细丝,放入醋、酱油、盐和糖调配的料汁,最后在倒上炸好的辣椒油,油花发出滋滋声,酸爽又开胃。
江云一个人在灶房里忙乎着,手里有活儿干,时间过得也快。
棒骨因着是给狗吃的,熟了就行,不用太软烂。红烧肉费功夫,他等棒骨出锅了,才刷锅准备炖肉。米饭好熟,还剩一个炒菜,都切好了,一会儿等米饭熟了,直接炒就行。
家里灶房虽然不小,可就只有一口灶,外加一个泥炉可以炖汤熬粥,若是要蒸米饭、热馒头都得靠大锅,再想炒菜就得等着。那日去镇上,他见铺子里又卖一种小锅的,精致小巧,可以放在泥炉上用,炒菜也方便。
那日已经买了许多东西了,花了不少银子,他也不知道价钱,就没好意思张口。自从那日把话都说开了,两人也更亲近了。等顾清远回来他可以问问,要是不是太贵的话,可以买一口回来。
都忙完已经傍晚了,远处的群山被一层淡淡的雪雾笼罩,一片模糊。
江云胆子小,即便是白天他也不敢打开院门,生怕有什么野兽会进来。此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他就更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