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乔目不斜视直接从她们身边走过,压根儿不看她们。
杨小东把脏衣裳放了水抹上皂角就开始拿棒槌锤衣裳,于乔则是用手搓。
虽然大家都用棒槌洗,可用起来费力气又慢,说不定这衣裳料子不结实也容易洗破,这些干活的汗渍泥渍用手搓搓就干净了。
搓了一会儿他动作一顿,想到什么似的问,“小东,镇上有没有卖搓衣板的,我用不惯棒槌。”
“嫂子,啥是搓衣板?”杨小东满脑子疑问,“我从小就见我娘用棒槌洗衣裳,没听过搓衣板啊,这也是嫂子梦里梦到的吗?”
这回轮到于乔惊讶了,这个时代竟然没有搓衣板吗?那东西省力气用起来也比棒槌效果好,还不费手,做起来也简单。
“咱们村别人也没有用过搓衣板吗?”于乔在河边一望,个个都拿着棒槌锤衣裳,他又试探问一旁的老妇人,“婶子,镇上有没有卖搓衣板的,我用不惯这棒槌。”
老妇人撇撇嘴摇头,压根没听过搓衣板。
于乔这下确认了,脑海里瞬间冒出个主意。
他长眉微敛却藏不住眼底的兴奋,悄声问杨小东,“洗完衣裳你还有活儿吗,能不能带我去村里的木匠那看看?”
杨小东毫不犹豫点头,两人动作麻利地洗好快步回了家,于乔研了墨拿笔在纸上慢慢地勾着线条,不多时一个搓衣板的图纸就画好了。
“嫂子,这就是你说的搓衣板啊?我确实没见过这样的。”
于乔收好图纸笑了笑,“咱们去问问王木匠能不能做,用这东西洗衣裳又省力气又好用。”
村里王木匠是祖传的木匠手艺,虽不能大富大贵但养活一家人足够了,这么大的院子收拾的干净整洁,看得出来主人很勤快。
王木匠正在院中央的台子边打柜子,最近接了镇上的活儿,每日从早忙到晚,看到院门口的于乔面生得很,停下动作问,“你们找人还是要做物件?”
“王师傅,我这有个样子,您看看能不能做。”于乔拿出图纸递过去。
这东西虽然看着陌生但用不上啥技术,拿块木头搓出凹痕磨平打光后就成了,简单得很。
王木匠对自己的手艺有把握,一口答应下来,随手去院子角落拎出块板子掂量掂量,“你看做这么大够用不,不是我吹,这东西小半个时辰就能做好。”
“大小够用,再薄一点儿就好了,多少钱?”
“给我八文钱得了,小东西简单不值钱。”
于乔点点头,王木匠索性先给他做,边刨木头边问,“我看你面生,你是谁家的夫郎?”
“杨桦家的。”
王木匠动作一顿大笑一声,“嗨呀你早说啊,杨桦没少帮我的忙,我哪能收你的钱,这东西送你了。”
“那咋好意思!”于乔想到家里的桌子板凳都是人家给的,这都是人情,更不能再欠人情了,“王师傅我做这个叫搓衣板,是我想出来的洗衣裳用的,我寻思做一个试试,若是能卖出去的话,还得来找你多订一些呢。”
“真这么好用?那我也做一个给我媳妇儿试试。”
两人说话的功夫搓衣板就做好了,锯齿处打磨的很光滑,于乔满意地付了钱领着杨小东回家了。
“嫂子咱们试试赶紧这搓衣板好不好用吧。”
杨小东觉得新奇,主动打了盆水,看着于乔把缝好的窗帘摘了下来泡进了盆里。
“你看好,把搓衣板放盆里,然后抹上皂角,双手这么抓着衣裳来回搓几下。”于乔搓了几下皂角就出了泡沫,水盆里的水也变了色,窗帘上的脏污果然很快就被洗干净了。
“这也太快了,嫂子,我能试试吗?”
于乔把窗帘投出来晾在栅栏上,又收拾了几件脏衣裳让他拿着盆和搓衣板,“咱们别在家试了,去河边试,让大家伙儿都看看。”
过了晌午日头向西移,河边有了树荫,来洗衣裳的人就多了。
于乔特意找了人多的地方挤了进去,也不多说话,蹲下去就拿着搓衣板开始搓。
一番动作下来把周围人看傻了眼,纷纷停下了棒槌,互相递眼神,那意思好似在问,乔哥儿用的啥东西,咋洗得那么快?
还是那日在河边为他说话的那个年轻夫郎敢搭话,主动凑过来问,“乔哥儿你用的这东西叫啥,我们刚才看了半天了,你这东西洗得真快,看着就比棒槌好用,在哪儿买的?”
夫郎语毕,于乔的三件衣裳都洗完了,他特意卖了个关子,反问,“我洗完了,你要不要试试?”
“那感情好啊,借我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