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陛下!” 吐蕃使者上殿叩拜道。
“免礼!”
“我奉赞普之命前来请和!并带来金成公主的亲笔书信,请陛下过目!” 使者双手捧着书信道。
唐明皇打开装帧精美的黄麻纸,上书:"此间宰相向奴奴道,赞普甚欲得和好,亦宜亲署誓文,往者,皇帝兄不许亲署誓文,奴奴降蕃,事缘和好。今乃搔动,实将不安和。矜怜奴奴远在他国,皇帝兄亲署誓文,亦非常事,即得两国久长安稳,伏惟念之。”
唐玄宗看完后,不动声色,随手放在一旁,道:“请使者先到驿馆歇息。”
“是!” 林大监应道,“使者,请吧!”
“这?唉!” 吐蕃使者并未得到任何答复,虽不甘心但又无可奈何,遂叹了一口气跟随林大监去驿馆歇息。
“众卿怎么看?” 唐明皇问道。
“请和之事半年前已允诺,何故再次提起?这金成公主的书信怕是有人授意为之。” 姚相一语中的道。
“此事必有蹊跷!依微臣看,不可轻信,需早做提防!” 张说附和道。
“臣以为,那吐蕃必是被打怕了,时时胆战心惊,所以才再三提及求和事宜!” 裴光庭道。
“哈哈哈,有道理!” 众臣笑道。
“陛下!依臣之见,这吐蕃必包藏祸心,请和是假,出战是真!” 李谕德大声道。
“哦?爱卿何出此言?”
“陛下!这吐蕃赞普向来野心勃勃,又素来觊觎我河西九曲之地,常常出尔反尔!非守诺之人!如今自是想以求和为幌,试探我大唐的底细,实则蠢蠢欲动,随时准备发难!万望陛下斟酌!” 李谕德慷慨陈词道。
“李谕德所言极是!” 张九龄、张说等众臣附和道。
其余大臣也都点头表示无异议。
“那依爱卿之见,该当如何?”
“陛下不必理会,过些时日,那使者自会知趣离去。” 李谕德胸有成竹的道。
原来自娟娘死后,郑二娘正式接管浴火堂,手段狠辣,做事毫不留情,凡是悖逆不从者一律格杀勿论!短短几个月将浴火堂上上下下整顿的俯首帖耳,号令既出,莫敢不从!
那郑二娘素来野心勃勃,此次她安插在吐蕃的细作飞鸽传书称:吐蕃请和是假,出战是真!郑二娘将讯息透露给李林甫,李林甫趁机暗中运作筹谋!
“依臣之见,河西陇右乃咽喉要道,需得重兵防范,不可懈怠!” 宋璟随后奏道。
“爱卿所言有理!” 唐明皇道,“派谁去驻守更稳妥呢?”
“陛下,那陇右节度使郭知运骁勇善战,颇有胆略,数次与突厥,吐蕃交战,屡屡令敌人闻风丧胆!郭都督自是最佳人选!” 姚相提议道。
“臣附议!” “臣附议!” 群臣附议道。
“好!”
“臣想再举荐一人!” 宋璟奏道。
“何人?” 唐明皇问道
“定远将军!定远将军久经沙场,战功赫赫,在西域更是威名远扬!若此次能相助郭都督,自是如虎添翼!”
“如此甚好!” 唐明皇龙颜大悦道,“来呀!传定远将军!”
“传定远将军!” 高力士大声宣道。
“朕封你为忠武将军,领精兵十万前去河西驻守边关,以御来敌!”
“末将领命!” 虞江南叩拜道。
过了几日,唐明皇始终未答复吐蕃使者,那使者自觉无趣便打道回府。
刚出京城不久,便遇到候在那里的李林甫。
“吁----” 使者勒住马缰绳道:“前方何人拦路?”
“我家郎君有请!” 林广泉道。
那使者认出林总管,便下马上了李林甫的马车,李林甫端坐马车内,准备好热茶,等使者坐定后,徐徐道:“使者请用茶!”
“不知李谕德有何指教?”
“使者此番入唐空手而归,可有想过回去如何交待?恐怕会有性命之忧吧?” 李林甫冷笑道。
“李谕德有何良策不妨直说!”
“李某有一计,非但可保使者性命无虞,且能让使者加官进爵!”
那李林甫随即将虞江南欲带领十万精兵驻扎河西的消息透露给使者,并与使者约定与吐蕃联手,除掉虞江南,拿下河西陇右之地!使者欣然应允,快马加鞭回去复命!
话说穆羽得知虞江南要领兵去往河西驻扎,便执意跟随!
“胡闹!行军岂容女子随行!况且此行怕是凶险万分,你人在京城,交战之时我便可心无旁骛!” 虞江南阻止道。
“江南,你听我说,我不怕死,我怕的是再次失去你!” 穆羽脱口道。
“再次失去我,是何意?” 虞江南紧紧盯住穆羽的眼睛道,他一直在等穆羽亲口说出真相。
“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其实我,我来自另外一个世界!我已经承受过一次失去挚爱之人的痛苦,总之,后来我就遇见了你!!无论如何我都要跟你在一起!” 穆羽有些语无伦次地道。
虞江南忍痛听完真相,虽然早已料到她有所隐瞒,也不太明白另一个世界到底是何样貌?但那又如何呢?现在穆羽这个人就活生生的站在自己眼前,就这样彼此倾心相许,厮守一生足矣!又何必在意她究竟是谁?来自何方?
虞江南看着穆羽义无反顾的表情,沉默半晌才缓缓道:“好!!”
然后把穆羽紧紧抱在怀里,道:“我不管你来自哪里?也不论你有怎样的过往!只要你永远陪在我身边就好!”
“好!我答应你!” 穆羽柔声道。
胡校尉听闻穆羽要随军出征,便率领英武卫众娘子军前来投奔,表示誓死追随!
“姐妹们!此一去路途遥远,时隔万水千山,又危险重重!你们实在不必冒此风险!”
“穆教练!我等皆为平阳公主的后人,世受皇恩!今蒙陛下眷顾,组建英武卫,日夜操练,实是为了效仿前辈,为国效忠!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胡校尉大义凛然道。
穆羽还在犹豫不决,杜三娘上前一步道:“请穆教练全了我们的忠心!”
“请穆教练成全!我等愿誓死效忠!九死不悔!” 英武卫众娘子军山呼道。
穆羽携娘子军要随行西征之事,一时间轰动京城,百姓无不争相称颂,更有慕名而来想要为国尽忠的数百女子加入英武卫,英武卫一时间声名鹊起!
此事犹如一颗火雷引爆朝堂,引起朝堂内外一片哗然:“这成何体统?”
“就是!简直是胡闹!”
“古往今来,行军打仗乃大丈夫所为!女子上阵杀敌,岂不让诸国耻笑?笑我大唐无将可用!”
“我朝虽素来尊崇女子自由,但那也要适可而止!不可逾举啊!”
“这穆副都知初出茅庐,从未领过兵打过仗,这岂非儿戏?简直是不自量力!自取其辱!”
“正是!正是!” 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闹闹哄哄,几乎所有朝臣都反对穆羽随军,只有李林甫默不作声。
“众爱卿!稍安勿躁!” 唐明皇待时机成熟,便打断众臣道,片刻间朝堂上鸦雀无声。
“穆副都知!你有何话说?”
“启奏陛下!谁说女子不能上战场?古有商王王后妇好将军能征善战,又有南北朝花木兰替父从军,近有兵马大元帅樊梨花智勇双全!想当年高祖时,平阳昭公主创立娘子军,驻守娘子关,保家卫国,戍守边关,立下赫赫战功!微臣虽是柔弱女子,不及先人,但报效朝廷之心日月可鉴!” 穆羽慷慨应答道。
“嗯!倒有几分豪气!” 唐明皇点头称赞道。
“况且微臣此去并非一人,而是与我大唐娘子军一同出征!此举定会使我军士气大增!我等女子尚且如此,不惧生死,怎能不令敌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陛下,微臣愿立下军令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穆羽再拜道。
唐明皇喜道:“好!好一个,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林甫看懂了圣人的心思,上前一步奏道:“陛下,臣以为,穆副都知一介女流之辈,尚能如此胸怀宽广,义薄云天,又无所畏惧!这着实让我等七尺男儿汗颜呐!”
“嗯!” 唐明皇展颜道,“众爱卿可还有异议?”
众臣见圣意已决,便默不作声。
“好!穆副都知听令!”
“臣在!” 穆羽跪拜道。
“朕封你为昭武校尉,英武卫赐名穆家军,由穆爱卿亲自挂帅与忠武将军同行!五年前朕将泰阿剑赐给了虞爱卿,今日朕赐你龙泉剑,此剑与泰阿剑同是削铁如泥、锋利无比的宝剑,可助你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唐明皇道。
“龙泉剑?可是伍子胥曾佩戴过的宝剑?” 穆羽惊道。
“正是!” 唐明皇点头道。
“昭武校尉穆羽谢陛下隆恩!” 穆羽感激叩拜道。
“平身!”
一个月后,大军出征!城门外,刀枪剑戟?,强弓硬弩?,旌旗遍布,整军待发!
唐明皇带领文武百官,前来送行。锣鼓齐鸣,号角吹响,虞江南饮完壮行酒,拜别唐明皇,剑指苍穹,大喊一声:“出发!” 十万大军气宇轩昂,金戈铁马,威风凛凛,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
穆羽带领穆家军跟在队伍最后,永穆公主,姚兰儿,苏媚儿,陶喆等皆来送行。
“穆姐姐此去前路凶险,定要当心!” 永穆公主叮咛道,而后拿出一把匕首递给穆羽道:“这把匕首,名曰扬文,曜似朝日,锋利无比!今送与姐姐,以作防身之用!”
“多谢公主!璃儿,日后你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羽姐姐!” 姚兰儿抱住穆羽道,“我舍不得你!”
“你要照顾好自己!” 穆羽道,又伏在她耳边低语道:“沈郎君是个良配!你可要好好把握!”
“姐姐!此刻竟还有心思打趣我!” 姚兰儿害羞的推开穆羽道。
“这是我特地为妹妹准备的一些糕点,带着路上吃!” 苏媚儿道,又接过秋菊手中的包裹道,“这包裹里面是我为妹妹缝制的两件襦裙,里面絮了两层上好的白叠,听闻边地苦寒,你可千万要保重身体!” 苏媚儿哽咽道。
“苏姐姐放心!能与苏姐姐相识,穆羽荣幸之至,当初若无苏姐姐收留,穆羽也无今日!” 穆羽拜谢道。
“妹妹不必客气!若无妹妹,我苏式绣庄也不会有今日这几十家分号!” 苏媚儿道。
“皇家绣坊就一并拜托姐姐了!” 穆羽又道。
“妹妹放心!一路珍重!” 苏媚儿洒泪道。
“嗯!” 穆羽点头应道。
“穆羽,战场上刀剑无眼,你定要多加小心,多长个心眼!” 陶喆恋恋不舍地道。
“嗯!”
“这是我为你求的平安符,很灵验的,你定要随身携带!” 陶喆从怀中取出一个平安符,递给穆羽道。
“多谢陶兄!保重!” 穆羽接过平安符,拜别道。
“羽姐姐,等一下!羽姐姐!” 陆儿怀里抱着一个包袱,气喘吁吁的赶来道,“幸好赶上了!”
“陆儿,这是?” 穆羽问道。
“这里面都是师傅准备的专治跌打损伤的金疮药!还有医治伤寒病痛、疟疾的方子,托我一并转交给姐姐,师傅说肯定用得上!” 陆儿喘口气道。
“好!陆儿,替我谢谢王良医,让他老人家多保重!” 穆羽感激道。
“羽姐姐,放心!我会照顾好师傅的!” 陆儿懂事的道。
“穆校尉,时辰不早了!该出发了!” 穆家军副将振威校尉胡琴催促道。
“诸位告辞!” 穆羽拜别道。
“一路珍重!” 诸人回应道。
穆羽回身上马,拔剑出鞘,下令道:“出发!” 那龙泉剑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醒目!
“驾!” “驾!” 穆家军一行人等策马扬鞭,追随大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