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凌雪的妈妈认识的人多,在说起或许可以花点钱找外人来帮忙时,她就给她妈妈打了一个电话。
凌玲接到电话后,没多问什么,立马就给安排上了。
电话要挂断时,凌玲说,“人呢,妈给你找好了,你到路口去接她们就行。不用说给钱什么的,人情妈妈会来还。但切记,不要发生肢体冲突,要保护好自己。”
“知道的。妈妈。”
“嗯。妈妈也相信你们可以解决好这件事。咱们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交给法律法院以及相关部门。遇事能讲理就讲理,讲不了就把事情闹大,触碰到更多人的利益,自然就会有人出来解决了。”
“好。”
电话挂断。
不知道为什么,冷遥知和顾枝枝莫名想哭。凌雪妈妈的情绪永远都是那么稳定,只解决问题不外泄情绪。会无条件相信她的女儿,可以处理好她遇到的所有事情。
不管事情是大是小。
她都会放在心上。
需要她帮忙的地方,她就会给出解决方案。不需要她帮忙的地方,她会跟她的女儿站在同一条线上。
而不是对立面去指责和否定。
“你们俩,怎么啦?”凌雪挂了电话后,见她们俩沉默不语,便问道。
冷遥知说,“我妈要是有你妈妈情绪一半稳定,要我半条命都可以。”
凌雪:“……”
“我可以给出一条命。”
“……”
“你们俩未免太夸张了吧!”凌雪启动车子,她说,“人都不是完美的,但各有所长。或许你们的母亲,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只是因为她们的认知有限,加上没有经济基础,最根本的原因是,她们被传统模式的婚姻,压榨的体无完肤,就连她们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要她们如何情绪稳定?”
因为没有谋生所长。
只能依附于家庭,以付出自身生育价值以及劳动力来争取活下去的生存空间。
她们没有自己根,因为她们的根,都在别人身上。
一旦离开,她也就没命了。这才被人抓住了命脉,为此被困囿。
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子女,男性大多不自信,唯唯诺诺,遇事回避。而女性则是强势,能干,但脾气急躁,也无法对自身产生认可,因为那是她们最讨厌的样子。
无法对自身产生认可的人,大多也都不知足。
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凌雪一句话点醒了冷遥知和顾枝枝。
她们好像从未想过这一点,所以总是很容易羡慕别人。看到别人恋爱谈的好,就羡慕人家命好,找到那么好的对象。看到别人家庭和谐,父母恩爱,就羡慕那些人原生家庭好。
一旦产生了羡慕和对比的心理,就是痛苦的开始。
因为好像这个想要,那个也想要。
其实也不是不知足,而是从小缺的东西太多了。
-
凌雪是三个人当中,最早学会开车的。在她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她妈妈就给她报考了驾校。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她顺利地拿下了驾照。
她妈妈送给她的成年礼是一辆小轿车。
恭喜她成年,可以去做更多想要做的事情。
而冷遥知和顾枝枝她们在高考结束后,一个去做兼职赚学费,另外一个是进厂打工。别说考驾照了,她们连玩的时间都没有。或许是因为意识到这样的差距,所以在成年后,姐妹几个的表达,反而少了很多。
彼此的路,似乎也开始了差别。
凌雪去念了她喜欢的服装设计专业,冷遥知听家里的话念师范院校,而顾枝枝则进入社会,开始谋生。
刚开始大家都会在群里分享自己每天的日常,后来慢慢的,或许是发现各自的生活不一样了,大家说的都少了。隔一段时间,问起彼此的生活时,都会说挺好的。
就这样一直到大家都绷不住了,才发现每个人都在强装自己是个大人。
-
车内放着本地广播电台。
依旧是交通音乐广播,这是以前几个人聚在一起时,除了看电视剧和小说外,最喜欢做的事情。只不过以前是拿收音机听,现在是车载播放。
但电台里主持人的声音,似乎没变。
顾枝枝眉头舒展,感慨道:“这可是以前,我们经常做的事情呀。”
是啊。
这是她们以前最喜欢做的事情。
当年凌雪家里是最早有电视机和收音机的,那会的电视机还需要连天线,总共就没几个台。但大家却看的乐此不彼,津津乐道。哪怕是新闻联播,都有一堆人聚在一起看。
尤其是到了夏天,凌雪家里就会有一堆小朋友来看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