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论编制的重要性 > 第2章 调令 01

第2章 调令 0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照片中的陆景文十分普通,五官端正,肤色偏黄,长得也不算帅气,但真人却比照片好看了不少,肤色白了一些,发型也比较时尚,主要是那张脸和身上的打扮,看着就像大学生似的,加上今天出的那些洋相......一点儿也看不出已经是要奔三的人了。

中年男人笑了笑,“一直没机会做自我介绍,我姓罗,最开始啊....是当老师的,你就叫我罗老师吧。”

陆景文看向这位罗老师,如果这人真是公安系统的,那他确实更像个老师,普通当警察的要么一脸凶相,要么一板一眼,要么就是油滑的很,谁会这样边说边笑,看着还挺平易近人的。

见陆景文还没接话,罗老师只能直奔主题,他掏出一张纸放在桌上,“是这样,我这儿有一份调令,已经写好了,你周一就到新部门去报到,文件你可以先看一下。”

罗老师把对折的纸打开,露出陆景文熟悉的红头文件,最下方的位置盖的是......公安部的章??!

陆景文瞪大了双眼,公安部?开什么玩笑?!

他凑近一些,仔细又看了一遍红章:华国公安部,中间是华国国徽,没看错。

抬起头看了罗老师一眼,陆景文逐渐冷静下来,心想这该不会是假章吧?公安部......不是首都那个华国最高指挥机关吗?自己就是一个三线小城市里的刑警新人,职称都没考呢!就算是拿假章来行骗,这个......杀鸡焉用牛刀啊?

再说这是一份调令,一个骗子拿着一份假的公安部公章文件,到G市公安分局来行骗,这个可能性有多大呢?

还有最后一种可能....陆景文有些不安的往前挪了挪屁股,难道调令和公章都是真的,但只是个障眼法,就是为他创造一个合理的消失理由,被调走,然后失踪,进研究所,最后......死掉或生不如死?

被自己的假想吓得手心冒汗,陆景文连调令内容都没细看,突然觉得来局里也不安全,哪里都不安全!也许......也许他就不该当刑警!他当初就该跟着乡下刘婶二儿子堂哥的兄弟一起去摆烧烤摊儿......

罗老师一直在观察陆景文的表情,他自称罗老师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大半辈子他接触了数十个任务目标,大到领域奇才,顶尖博士,小到贩夫走卒,地痞流氓,体制内的也不是没有,但正好是干刑侦的,这倒是头一个。

刑侦不同于其他,只要能干一年以上,这人一定是智勇双全,得有真本事的,即便陆景文看上去文文弱弱像个学生,但干自己这行....能顺利活到五六十岁靠的就是时时刻刻的严谨和小心,他从不敢小看任何一个人。

陆景文此刻紧张的情绪罗老师是非常熟悉的,他明白这个年轻人在怕什么,明白的不得了!因为当年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去年G市一共破获了3000余大小案件。”罗老师回想着情报局给的资料,“我看到你们流花分局就占了500左右,这数据有点儿吓人啊!”

能不吓人吗?G市一共就十二个分局,3000个案件平均的话每个分局也就250个,多一点少一点其实不算什么,也不可能真那么平均,但问题流花区是G市人口最少的一个区,往年案件总数都不超过150,今年涨了这么多一定有问题。

所以区里就派人下来调查了一下,发现原来是帮助其他区破了一些案子,还破了一些陈年的老案子,甚至连没有任何线索的悬案都破了!这可让人惊喜不已,区领导还以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流花分局出了个破案神探呢!怎么没见分局负责人把对方的名字报上来呢?!

结果一番查证之后又傻眼了。

流花分局刑侦科一共有两个刑侦小组,一组只负责特案专案,二组才是普通案件的主力军,这500多个案子几乎是两个小组平摊的,根本不存在某一个十分显眼的神探。

但数据不会骗人,区里没有放弃,又仔细往下查,把刑侦科的所有人员档案都翻了个底儿朝天,这下果然有了收获,他们发现了一个更令人惊讶的事情,这些案子里有一个人的名字频繁出现,他叫陆景文,一开始是在二组,后来又调到了一组,500个案子里居然有300多个都经过他的手。

刑侦科里就那么十来个人,平时出了案子都是一组二组轮流接手,每个刑警过手的案子都大于这个数,这不稀奇。

但是请注意,光是陆景文接手过的案子就有300多个,但他破获的也是300多个,这说明什么?

区里领导不淡定了,以前也出现过这样的刑警,破案神手啊!再世狄仁杰,李XX二代什么的,结果后来调查发现,那就是个利益熏心的低级骗局!嫌疑人都是被屈打成招的,那破案率当然是百分之百了!

可这陆景文是个新人,人家自己考进去的,父母不经商也不在事业单位,体制内没什么关系网,和局里同事相处也一般,这样的人不可能做到将嫌疑人屈打成招,而且他还破了很多悬案,其中有几起还是超过三十年的,比他现在的年龄都大,根本无法想象。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百分百的破获率啊!流花分局里的人都是傻子吗?就没一个人注意到陆景文的奇怪之处?

这里就得解释一下刑侦科的运作方式了,由于有两个组,平时没有大案的时候两组就是平分普通案件的,比如上次是一组接的案子,这回就轮到二组接,但如果发生大案了就一定会让一组去接手,这时候他们就不接普通案件了,新案件全给二组负责,所以案件分配还是比较随机的。

再就是当案子告破后功绩是按组来算的,比如一年结束了,一组共破获多少件案子,二组又破获了多少件,提起XX案子时都是说“这是一组刘队负责的,或这是二组王队负责的”,并不会提及组内其他成员。

陆景文曾经在二组,后来又调到了一组,这两组的很多案件他都参与过,在详细的个人档案中才会注明他参与过的每一个案子,在案件统计表中却不会体现,那么多人和那么多案件呢,谁会闲的没事去统计那么细?而且每次他都暗地引导其他同事去发现新线索,自己身上啥功绩也没有,低调得很,只要没出大事儿就不会有人去查他的档案,也就没人会发现不对。

更何况他又不是干的坏事,也没想着会有人查他,谁知区里真就发现了不对,一路查过来,他们对“陆景文”这个人产生了十分的兴趣,直接派了一名“眼线”安插进了流花分局,和陆景文一个组,任务只有一个,观察他,找出他的异常之处。

经过半年的多方位观察,这名“眼线”满载而归。

情况超出所有人的预料,“G市陆景文调查结果”直接转交最高级公安部处理,公安部了解情况后,几位“大佬”经过一番斟酌,最终派出了罗老师进行招安。

陆景文听了罗老师的话后更紧张了,心里有个小人儿在崩溃大叫着:“他知道了!他知道了!他,知,道,了!!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然后另一个小人儿又淡定说了句:“认命吧,研究所就是你的最终归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