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茶杯,轻咳了一下,让站在他身后的卓竹立马紧张得摸了摸他刚刚放下的茶杯。
触及到杯壁,发现有些凉了,脸就微微垮了下来,有些发苦。
“诶,主子欸,都怪我没仔细着给您续茶。这凉了茶入口了,可不伤身?要是水云、水月姐姐们知道,可不得指着我鼻子骂?要是被卓松知道了,铁定得抓住我比划比划。您本来身体就不好,可要更加注意啊!”
水云、水月这些年也到了年纪,他本是打算放人出宫,嫁人什么的都好。本来一日为影卫,就应终身为影卫。就相当于他们一生都在奔波。水云、水月两人幼时虽也经过残酷的训练,但却幸运地成为了梁后的贴身婢女。后来又来了他身边照顾,也能算是从小看他长大的姐姐了。
两人的忠心自是毋庸置疑,他也更加不愿意将两人困在身边。本来想着就藩之后,在封地上,给两人造个全新的身份,从此以后,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谁知他将想法说了后,两人是死命地不同意。他也无法,仔细考虑过两人的能力后,也将一些要事渐渐让她们上手,卓松也是如此,所以三人现在时常不在他身边。但一般时间都会错开,让他身边有人护着。这会儿他是玩脱了,有许多事要忙,只能将三人都派出去了。
卓竹就硬是要留在他身边照顾着,偏偏又是个惯会唠叨的,从小就在他身边照看着,也是好意。听到卓竹提到那三个,他也有些招架不住了,怕到时候四人聚在一起,对他连环唠叨输出。
“好了好了,我晓得了。你知道我就惯爱一口凉的。”
卓竹也是知道主子的习惯,只觉得无奈,要是水云、水月还有卓松在。肯定会时时刻刻用内力加热放在主子身旁的茶水,深怕殿下喝了一口凉的。他心里暗暗谴责自己,以后一定要记得注意殿下身旁的茶盏。
冠玉是悠哉游哉地看着旭昉有些窘迫的样子,挂在嘴边的笑意更是深了几分。“
“有些人啊……”
旭昉听他这语气,就知道又要阴阳怪气一番了,听都不想听。就直接向着还等着回令的手下下了命令。
“按章程来,先告到巡城司依法处理吧。”
“是。”来人就奉命而出。
冠玉也没有因为被打断而生气,两人多年的相处彼此都知根知底。这会儿他看着来人利落干净的奉命而出,一时也有些感概。
“小七还是高瞻远瞩啊。”
他为了推行政令,也担心呆在宫中一叶障目。便暗中立了个监察组织,与后世的便衣类似。直属于他,元帝与太子。为了避免陷入史书上的各种文字狱等等的现象,造成民风不开放的情况,他刚开始建立几个组织的时候,就只赋予了组织监察权,并没有执法权。现在也只是在试行阶段,因为他并不能想当然的去认为后世某些发达的制度就一定适合现在。所以也只是挑了些身世清白的孩童从小培养。之后就是深入民间探查情况,有违法犯罪之事儿,都有特殊的渠道联系对应负责的官府依法查办。
所以大大小小的官员或多或少都知道监察组织的存在。
他们并不是官员,更像侠客。
从一定程度上,也对整顿吏治起了一定作用。
“也是他们有心。虽然问民园给每个成员的补贴也不少,但若是他们无心,或者存在他心。整个组织也运转不起来,哪能有这个效果?”
冠玉不置可否,但看着小七还是只认为整个问民园能运转下去,只是因为他私人的掏出的补贴。就有些好笑,当初挑种那些普通人的时候,他可万万不知道,那些百姓知道是为七皇子做事,一个个热络得很。又得了保密的口令,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了,与其说,是为了银钱。倒不如说是出于敬仰。
旭昉也不是没有想过,广告天下,让每个百姓的诉求都能得到解决。但要是这般做,人手不够是一个问题,也怕因为这样,让整个大兴陷入你告我我告你的环境。所以如今只是暂时在京城周边设立了问民园这个地下组织。为了就是深入百姓,查看政令下达情况和是否存在冤假错案的情况。
之后的还需慢慢谋划。
同时元帝还改良完善了巡检司的职责,在各个州县设立巡检司。他也配合元帝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将整个巡检司更加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改过的巡检司更是类似后世的基层派出所,有着把关盘查,盘问奸伪,打击走私等职权,刚好与他创立的民间组织问民园相辅相成。
想到整个大兴都有着法制系统,他心情有些愉快地用食指指节轻轻敲击着桌沿。
冠玉看见他的动作,又看了看他微眯起来的双眼,就知道小七现在心情不错。但是想到小七刚刚说的守边一事,他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道。
“真要前往北部防边?这些年呆在京城,你所做之事也不少。呆在京城辅佐圣上起草政令岂不是更好?这样万民受益岂不是更好?”他差点就想说小小的藩地对于整个大兴来说,哪能发挥小七的才能。
旭昉听到这话,只是摇了摇头。
“我这些年干了什么事,你还不知道吗?这下玩脱了,还不赶紧走?”
冠玉想到这些年小七在京城中上蹿下跳,看起来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举动。竟是硬生生的让某些大臣苦不堪言,也沉默不语了起来。
旭昉自从才能显迹后,甚至开始接触政事,又深得元帝圣眷,同时与各个藩王交好。有些大臣心思就多了起来,想要对七皇子押宝,赌上一把。暗中联系他的可不在少数,他是面上交好,双赢的时候也让对方很是满意,温水煮青蛙走了一波后,就开始实行了考核制,翻脸不认人,油盐不进。
但又因为对方长时间下来,已经带上了投诚的心意,再加上探查,他手上握了对方不少把柄。
对于投机之人,他心中反感。但也不会由着自己的情绪而平白无故地对对方撒气,之后的清算都是按着切实的证据。刚开始利用了对方一波,促进了他所提各个政事的下达,尽管有人反对。但在他一脸高深莫测,只以为他借此迎合圣上之意,与太子争权,所以在有些会损害自己利益的事中,他们也忍了下来,只盼着七殿下登大宝,来个从龙之功。毕竟刚开始在他们看来,七殿下年龄小,更是阻止了元帝因为左相一案大开杀戒,可见其心慈手软。
先是让让利,之后岂不是比已经坐了多年储君之位的太子更好掌控?
未曾想,七皇子得势之后利用他们实行了一众政令,最后竟是打起了整顿吏治的主意!还设立了考核制,完全不讲一点情面。更是配合元帝开始了打击贪官之行,让整个朝堂对他的观感可谓是又敬又怕。
近来他又打算整治地方豪强,派人丈量土地,一一登记在册,解放各地豪强手下的农奴。这一举动可不得了,在朝为官的有几人没有背靠世家大族?简直捅了马蜂窝。
但跟着他一直干下来的多是近些年入了朝堂的寒门学子。一是受了他多年普及教育的好处,二是已经跟他干了许多有损世家大族利益之事,这会儿不干也不行了。只能硬着头皮跟根底深厚的官员们硬刚,盼着他能登大宝了。
他也作势跟太子哥哥打了多年擂台。这会儿寒门一派已经下不了台,背靠他,甚至隐隐靠着元帝。他也为这边找了合适的领头人。自己身上已经吸了无数火力,也是时候避避风头了。而且再这般下去,只会让党派之争更加激烈。最好的就是现在自己前去就藩,最好还是苦寒之地,不仅解了多年来已经有些撼动太子地位的党派之争,还可以在动了他们一块大蛋糕之下,起到安抚官员的作用。之后只要父皇与太子哥哥平衡一下朝中势力,整个朝堂就会为之一清。
冠玉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心中也有了盘算,脸上的反对之色也少了许多。他看着坐在身旁的旭昉,心中皆是叹服。
“愿随明主。”
旭昉敲桌子的手一顿,有些无奈地瞥了他一眼。
“什么明主不明主的?太子哥哥和父皇才是明主。我啊,只是要去游山玩水的一大闲王罢了!”
冠玉并不反驳,而是执拗地看着他。
旭昉看着友人真就一副跟定他的样子,轻叹了一口气。
“冠玉,何必呢?我此番前去苦寒之地,就做一藩王。封地能如何发展我也是不知,再者说,以你的才干,留在京城,岂不是妙极?我本是属意让你参加此次科举,或者遣人举你为官。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定能在朝中左右逢源,也看顾看顾那些根底浅的官员。以你的年龄,其实早就可以参加科举,这么多年跟着我,凭白耽误了你,让你有此番大才,却还是一介白身。”
冠玉听见小七这见外的话,顿时有些不高兴。
“你小的时候周周要我带吃食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得!”
旭昉瞬间破防,有些窘迫。
冠玉见他说不上话,冷哼一声。
“你当我不知道你的打算?你也应该知道我的想法。更何况,去你封地做个长史,岂不是逍遥自在得多?”
两人相视一笑,都不再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