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的。”陆穗宁道,“四公里建明渠,十公里建暗渠,这样既不会因为要挖的井太多耗时耗力,也符合地形特征,节省人力。”
“如若这般,那就按照你说的去做。”里正深思后道。
“老前辈,您可有什想法?”陆穗宁朝孙老翁问道。
“你这想法很好,与我当初参与的水渠建设原理相似。对于这些我并无其他说法,只是实际建设之时,仍需根据事情情况作出调整较为合适。”
“孙老您这说得对,这个确实需要注意。”陆穗宁点头笑道。
“其他都讨论完了,那就这样定下了?”里正停下手中毛笔,拿起刚写好的文书,吹干道。
“行,就这样吧。如若发现不妥,再改也不迟。”孙老翁笑道。
该讨论的也讨论了,方案也做好了,一切等实施之时再说。
事情不去做,预设的难题也只是预设而已,真正的难题皆是在做之时发现并解决。
陆穗宁对此并不担心,点头应道:“嗯,就这样吧。”
里正恍然想起院中仍有一人,朝萧屹看去:“萧都尉可有其他说法?”
“并无,你们决定好便可。”
闻言,里正拍板道:“既如此,那就这般定了。”
“陆丫头你对此了解颇多,明日由你与村民讲解原理可好?”里正望向陆穗宁,委以重任道。
“嗯,可以。”陆穗宁点头应下。
由此,几人便各回各家。
陆穗宁回到家中之时,发觉家中无人,定是小棘又带昭明去山上摘野菜去了。
想起她这段时日进行的试验,陆穗宁在屋中歇了会儿后,也朝连麓山而去。
连麓山下不远处,有一片干涸之地,小棘家旱地正在此处旁边。
因小棘家爹娘早亡,她又年幼,家中旱地早已荒废,还是陆穗宁前段日子问起,她才想起来。
陆穗宁在几人探讨定制方案之时,便想着先做个试验,结果出来了也好让村民信服,却不想方案定的比她预想的要早,这实验结果,明日估计是用不了了。
沿着标记走去,陆穗宁到达那实验之地。
却瞧见,她本以为种下去的种子已死,却不想,它不仅发芽了,而且还长势喜人。
在微风中悠然自得,与远处山脚下野草应和,似乎在欢呼它长出来了!
半山腰上,花小棘远远瞧见她家荒地似乎有人,背影眼熟,瞧着似乎是昭宜姐。
便知他们定是商议完毕,昭宜姐这才来荒田查看她的试验结果如何。
花小棘起初听到昭宜姐想找一个靠近连麓山的荒田,觉得奇怪。后来听到昭宜姐是想做一个实验,去推动水渠建设,这才恍然想起她年幼之时爹娘早已去世,留下的这荒田。于是便提供这荒田,任昭宜姐折腾。
“昭明,我瞧见昭宜姐来,我们去找昭宜姐吧!”花小棘见这片也并无多少野菜,转身对昭明道。
陆昭明闻言,眼神一亮,朝山下看去。
那背影他一瞧就知道是他姐。
“嗯嗯。”陆昭明点头应道,背起地上装了大半框野菜的小竹筐。
陆穗宁一路查看她挖的小水渠,水渠不大,约三寸宽六尺高,从山上小溪一路蜿蜒而下,顺着水流流到荒田里。
说起来,那小溪还是之前上山摘野菜,换了个地儿摘才发现山中有小溪,否则她也不会想着在连麓山下找片换荒田来试验了。
“小棘,你这是摘完野菜回去了?”
下山时花小棘遇到村里的余大娘,余大娘瞧着她这摘了大半筐没摘满的竹筐犹疑道:“这山中野菜可是变少了?往日见你摘都会摘满一竹筐。”
“不是,我瞧见我昭宜姐在山下那,便想去瞧瞧,今日摘到这里也够吃了。”花小棘抬手指着山下远处道。
近几日花小棘往老翁那送了不少腌野菜,军营中还有好些没吃完,她便想着先不做这般多。且不说她怕送多过去,放久了不如起初刚刚腌制时好吃,也怕她摘多了,山中野菜被她给摘完,那以后可就没得送了。赚钱的路子可就断了,那可不行。
就想着今日摘完了,过段日子等野菜再次长起来后再来,却不想快结束时见到昭宜姐,索性就去找昭宜姐去了。
昭宜姐这段时日太忙,每每去了里正家,不到天黑不回,她都好久没跟昭宜姐待在一块儿。
余大娘闻言,松了口气道:“那就行那就行,还以为山中野菜变少,得等一段时日才能摘呢。那我先上去摘点野菜,回见。”
“嗯嗯,回见。”花小棘道,“余大娘,你从另一条路过去吧,那片我摘了些,还有许多。”
花小棘指着另一条路道。
“行行,谢谢了。”余大娘说完便往山上走去,肩上背着个用蓝色粗布料绑住两边的竹筐,渐渐消失在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