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坐上杨教授的车后高颖就拿出了平板准备把自己连夜看完资料后的思考整理一下,杨导虽然开车的时候不喜欢聊天,但从A市到L市车程长达四个小时,难保这一路上杨导不会问及自己对于案件的看法。
仔细看完警方关于成教授死亡现场的记录,高颖几乎可以确定,成教授并不是自杀,如果是,警方也不会大费周章地把自己杨导请过去作犯罪侧写了。那么,成教授究竟是死于什么呢?
高颖再次从头到尾翻了一遍PDF文档,确保的确不是自己看漏了,才开口问道“教授,成教授的死因是什么?警方发过来的资料里我好像没看到。”
“这起案子社会反响比较大,成教授在学界也很具威望,省厅的司法鉴定中心当天就将遗体拉走了,尸检结果还要等一天。”杨教授回道。
高颖默然,越是关系重大的案子,办案的警察包括请过去的专家给出推测就越是慎重,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的言论就会从意想不到的渠道流出去,被有意或者无意地曲解,进而影响判断甚至造成恐慌。
“小高,你翻开警方在第一现场拍摄的照片,有什么发现?”就在高颖以为杨导不会再在省厅的尸检结果出来前对成教授的死因发表任何推论的时候,杨导却突然问道。
“死者呈侧卧位,姿态蜷缩,他的头部旁边……”高颖把图片放大,“好像是”高颖迟疑了一下,又把接连几张从不同角度拍下的照片仔细看了看,才回答:“呕吐物吧。”
杨教授没评价她的推测对还是不对,只是接着提醒他:“你打开死者的局部照片,重点看一下拍摄四肢的照片,有什么发现?”拍摄四肢的照片一共有12张,高颖看到死者手掌和脚掌的照片时终于明白了杨导的猜测,“您认为成教授死于中毒?”死者的手掌及脚掌指甲乌青,这符合中毒身亡的状态。
“是否死于中毒还要等法医的检验,不过成教授生前应该是中毒了。”
“可是”高颖还是有些疑惑,“成教授中毒身亡也完全有可能是他自己服毒自杀,警方目前还掌握什么更具说服力的证据吗?”
警方现在办案都讲究“重证据,重调查研究”,新的刑法修正案里更是再次重申了品格证据在刑事案件中要审慎使用,L市局没道理只根据几句对于成教授品性的描述和从学生那里查探到的语焉不详的传言就认定成教授的事是刑事案件,进而打报告请来了专家顾问协助破案。
“你很敏锐”老板不吝赞赏,“按照先前的安排,成教授应该在今天上午9点参加儿童心理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按照之前安排好的议程,成教授要就近五年内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作报告。成教授是一位……”杨导似乎是停顿了一下,他平时很少对别人发表评论,于是花了几秒想出一个得体又方便学生理解的形容词来“很重视自己学术成果的学者,这一系列论文是关于儿童创伤及干预机制研究的,成教授对此倾注了很多心力,这不太寻常。”的确,试想,谁会在自己的庆功宴前绝望到把死当成唯一的出路呢?
“另外,成教授的儿子参加J市师范大学举办的保研夏令营,并且在前天拿到了那所学校的优秀营员”J市师范大学是国内心理学专业最顶尖的院校,其教学实力和科研实力在国内都是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高颖自己也是经历过保研的人,她知道拿到这所大学的优秀营员基本上就能稳打稳地保研到J师大了。结合警方材料里有证词提到的邓铭,高颖对成教授儿子拿到的优秀营员有了一些猜测。
高颖拿出手机打开了J师大心理学院的官网,只见挂在置顶的是一则通告,上面写着撤销某某大学心理学系大四学生成城的“优秀营员”称号,通告里详细写了成城窃取他人学术成果,并且利用父亲的影响力和研究生招生办达成了利益交换,最关键的是,官网的最下方附上了成教授和J师大心理学院副院长和成教授交谈的记录。
录音中提及让那位副院长把自己儿子弄进J师大心理学院,自己让副院长出任当地心理学学会的主任就是 “一句话的事”。
“这个通告……似乎和平时的通告不太一样。”高颖说着,再次摁亮手里的平板想从那个PDF文件找出更多关于成教授儿子身份信息的资料,匆匆浏览完再次打开手机,原先还显示着那则通告的页面变成了“404找不到网页”,退出去再进J师大心理学院官网,通告已经被删的干干净净。
高颖凭着自己多年吃瓜的经验,退出官网登进微博,果然,微博的热搜词条第五“高校教授抢学生论文为儿子铺路”,第三“Z大成教授被爆死亡,疑似仇杀”,每一条后面都跟着一个火红的“爆”字,热度还在上涨,大量的学生疯狂拥进评论区,有人@Z大心理学系,有人@J师大,还有人直接@成教授。
警方尚未对外发布消息的命案,在这个清晨,以这种离奇的方式进入舆论的视野,以流量为食的媒体用各种哗众取宠的猜测挑逗着大众的神经。此时此刻,J 师大被突然删除的通告更显得云遮雾绕,为大众的阴谋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