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关于我的随笔 > 第6章 玉阶怨

第6章 玉阶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深秋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萧景琰倚在雕花窗边,望着窗外被雨水打湿的宫墙,那墙高得几乎遮住了半边天。

"三殿下,该用药了。"身后传来宫女怯生生的声音。

萧景琰没有回头,只是轻轻摆了摆手。宫女犹豫片刻,还是将药碗放在了他身旁的小几上,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药汁黑如墨汁,散发着苦涩的气味。萧景琰知道,这药里掺了什么——能让一个习武之人手脚发软的药物。自从三个月前他被"请"进这偏殿"养病",每日的饮食中便少不了这东西。

窗外,一队侍卫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铠甲摩擦的声音在雨声中格外刺耳。萧景琰的嘴角扯出一丝苦笑。名义上是保护,实则是监视。整个皇宫都知道,三皇子萧景琰因染病需要静养,不得见客。而真正的原因,只有他和那个人心知肚明。

"景琰。"

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萧景琰的身体微不可察地僵了一下。他没有转身,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窗外。

脚步声渐近,一双骨节分明的手从背后环住了他的腰。那人身上带着龙涎香的清冽气息,混合着雨水的潮湿,萦绕在萧景琰的鼻尖。

"为何不用药?"萧景桓的声音贴着他的耳畔响起,温热的气息拂过颈侧。

萧景琰终于转过身来,对上了那双如墨般深沉的眼眸。太子萧景桓——他的兄长,也是将他囚于此地的人。

"皇兄日理万机,何必亲自来监督我喝药?"萧景琰的声音平静得不带一丝波澜。

萧景桓轻笑一声,修长的手指抚上他的脸颊:"你瘦了。"那手指顺着下颌线滑至脖颈,在喉结处轻轻摩挲,"我命御膳房准备了你爱吃的鲈鱼羹,晚些时候送来。"

萧景琰别过脸去,避开了那触碰:"不必费心。"

"还在生我的气?"萧景桓的手转而扣住了他的下巴,强迫他直视自己,"景琰,你该明白,我这是为你好。"

"为我好?"萧景琰终于忍不住冷笑出声,"将我软禁于此,每日下药,派重兵把守——皇兄所谓的'好',当真令人费解。"

萧景桓的眼神暗了暗,手上的力道加重了几分:"若非如此,你早已随你那帮所谓的'忠臣'一同赴死了。"他的声音陡然冷了下来,"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与兵部尚书密谋之事?"

萧景琰瞳孔微缩。原来如此,萧景桓早已察觉他们的计划。

"景琰啊景琰,"萧景桓叹息般唤着他的名字,另一只手抚上他的发丝,"你总是这般不听话。小时候如此,长大了还是如此。"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儿时的萧景桓总是护在他身前,无论是面对严厉的太傅还是其他皇子的刁难。那年春猎,一支冷箭射向萧景桓,是萧景琰毫不犹豫地挡在了他身前。箭矢穿透肩膀的疼痛至今难忘,而萧景桓抱着他痛哭的样子也同样刻骨铭心。

"皇兄,"萧景琰的声音软了下来,"放过我吧。我可以离开京城,永不回返。"

萧景桓的眼神骤然变得危险:"离开?"他猛地将萧景琰拉近,两人鼻尖几乎相触,"你想离开我?"

"我不是你的囚徒!"萧景琰终于爆发,一把推开萧景桓,"我们是兄弟!"

"兄弟?"萧景桓像是听到了什么可笑的事情,低低地笑了起来,"景琰,你当真以为,我对你的心思,仅仅是兄弟之情?"

萧景琰如遭雷击,踉跄后退一步,后背抵上了冰冷的窗棂。

萧景桓步步逼近,眼中燃烧着令人心惊的火焰:"从你十五岁那年,在御花园练剑时汗水浸透衣衫的样子,我就知道,我完了。"他一把扣住萧景琰的手腕,将他拉入怀中,"你以为这些年我为何处处维护你?为何在父皇面前为你说话?为何——"

"住口!"萧景琰厉声打断,脸色煞白,"你疯了!我们是亲兄弟!"

"那又如何?"萧景桓的唇几乎贴上他的耳垂,"这天下将来都是我的,你自然也是。"

萧景琰浑身发抖,不知是愤怒还是恐惧。他猛地发力挣脱萧景桓的桎梏,反手就是一记耳光。

清脆的响声在殿内回荡。萧景桓偏着头,舌尖抵了抵被打的脸颊,竟笑了起来:"这才是我认识的景琰。"他突然出手,将萧景琰压在了窗边的软榻上,"有脾气,很好。"

"放开我!"萧景琰挣扎着,却因药物的作用使不上力气。萧景桓轻易地制住了他的双手,举过头顶。

"景琰,别反抗了。"萧景桓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却让萧景琰毛骨悚然,"接受现实吧。父皇病重,我即将登基。而你,"他的唇落在萧景琰的颈侧,"将永远留在我身边。"

雨声渐大,掩盖了殿内的一切声响。萧景琰望着头顶繁复的藻井,眼中一片死寂。他知道,自己再也逃不掉了。

秋去冬来,偏殿外的梧桐树落尽了最后一片叶子。

萧景琰将药汁悄悄倒入花盆已有七日。他活动了一下手腕,力量正在一点点恢复。窗外的守卫每两个时辰换一次岗,他早已摸清了规律。

今夜,是唯一的机会。

萧景桓三日前离宫前往京郊大营巡视,按惯例要在那里停留五日。这是他被软禁以来,萧景桓第一次离开皇宫。

"三殿下,晚膳来了。"老太监李德全弓着身子进来,将食盒放在桌上。

萧景琰点点头,目光扫过李德全粗糙的手。这位老太监曾是母妃宫里的老人,也是这几个月来唯一对他流露出同情的人。

"李公公,"萧景琰压低声音,"今晚子时,东偏门的守卫是谁?"

李德全的手抖了一下,浑浊的眼睛警惕地扫向门口,才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回答:"是赵家兄弟...他们...他们受过淑妃娘娘的恩惠。"

萧景琰闭了闭眼。母妃虽已故去多年,竟还有人念着她的好。

"帮我带句话。"萧景琰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塞进李德全手中,"就说,三皇子想给母妃上一炷香。"

李德全将玉佩攥紧,深深看了萧景琰一眼,无声地退了出去。

夜幕降临,萧景琰和衣而卧,静静等待。子时的更鼓声远远传来,他睁开眼,从枕下摸出一把短剑——这是他从萧景桓上次来时不慎落下的腰带上取下的。

门外传来两声猫叫。萧景琰轻手轻脚地来到窗前,看到李德全佝偻的身影站在院中。

"守卫已经调开了,殿下快走。"老太监的声音颤抖着,"东偏门外的马车会送您出城。"

萧景琰深深看了这个冒险帮助自己的老人一眼:"大恩不言谢。"

借着夜色的掩护,萧景琰穿过一道道宫门。东偏门果然无人把守,他轻轻推开门,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静静等候在那里。

就在他即将踏上马车的刹那,身后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和铠甲碰撞的声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