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儿安睡的夜里,素婉将神识放出去探查,终究还是给她寻出了一条路来。
并不算好走——如崔鹰扬那样的体面人,是不会走这样山间盘旋的羊肠小路的,更况这条路还要越过湍急的山涧和危险的悬崖,一点儿也不适合没有修为在身的人、或是修为极高的贵人走动。
那么,她和果儿就刚适宜。
沿着这条路自然也能下山的。
山下也有市镇,有村庄。
而但凡有人居住的地方,便总有精怪,于是便一定有人需要修士来帮忙,替他们扫清这些东西。
素婉便一路做着这些事情。
有时候,果儿也会来帮她的忙。
这倒是叫她们省去了许多麻烦——素婉是个瞧上去还很年轻的秀丽女子,果儿也是个极娇俏的小姑娘。她们两个人行走“江湖”,多少都会遇到些不那么像话的眼神的。
若她们是没有本事傍身的普通女子,说不定就要遭了什么拐子劫匪采花贼一类的下作人。
但只消在一个城镇里做出一两件驱妖除魔的事情,这镇子里的人们就会变得非常客气而友善了。
他们甚至还会给她挺丰厚的报酬,有时还由家中女眷做东,请她和果儿吃些宴席。
女人之间,总是有许多话的,但每一个见到果儿的妇人,都少不了要问她——这俏丽的小女童是她的甚么人?莫不是她的女儿么?
素婉便道:“是我侄儿在山中捡回来的孩子,他一个未婚男子,不便养着一个小女孩儿,便由我带在身边行走。”
妇人们便要惊叹:“哎呀呀,这可怜的孩儿,可是她这样可爱伶俐呀!”
接下来,有些人会念叨怎样的父母会丢下这样可爱的女儿。
有些人会问她为什么要将孩童带出来受这跋涉之苦。
也有些极想占便宜的人,说自家有个儿子——不如将这孩子留在这里罢,你瞧,我家也很是富裕,她留在这里,能过好日子!
果儿就一扁脸,说:“可是我还要去找我爹爹娘亲呢。”
“你爹爹娘亲不是把你丢下了么?你还想去找他们?”有人会这么问。
“对,我要去问问他们,为什么把我丢下。”果儿说着,伸出手,一把闪着幽幽绿光的气刃便在掌中成型,“我要给他们看看我的本事,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呢。”
那气刃一甩,便有一只杯盘应声而碎。
瞧中她貌美,想要白捞一个儿媳妇的妇人,看到这里也得闭嘴。
但世上也不是只有这样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女人——多数妇人听闻这样的事情,都叹气道:“这小女孩儿生得这样俊俏,爹娘必也是人样子罢。唉,想来她娘也有不得已的因由!”
要一个妇人遗弃自己亲骨肉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她们谁没有听说过呢?譬如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与人相好却养出了私孩子的,再譬如穷苦人家,见生了个女儿便将她丢在山里的,又或许有些规矩诡怪的家族,一代里只留一个女孩儿,多出来的妹妹便要溺死在尿桶里……
这些情由,都能让做母亲的将新生的孩子丢弃。
若是心善些的,会将力所能及提供的财物都包在襁褓里,若是心狠些的,把那一个孩童往道边一扔,也便由得她去了。
素婉便道:“可不是么,她娘还给她留了一块玉牌,内里灵气满溢,叫我看也是极好的东西——我那侄儿,是在一个很隐秘的山洞里捡到她的,那小襁褓包得严实极了,她娘一定是希望她好好的。”
这话出口,听闻的妇人们就都诧异了。
她们自己不会修行,也没有修为,可是修士们如何生活,她们也能听闻一二的。
这位仙姑有这么大的能耐,都说小女孩儿襁褓里她母亲留下的东西是个宝物——可见小女孩儿的生母,多半也是个修行的仙姑。
她们觉得,那些有修行的女人,才不会如她们一般任世间规矩磋磨呢。
仙姑们人人都有大本事,自然是愿意和谁好就和谁好,愿意生孩子就可以生个孩子,至于把孩子扔掉……不可能啊,一位仙姑愿意抚养自己的骨肉,自然是很可行的呀。
“她娘,怕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才先将孩儿安置在山洞里罢。”妇人们就这么猜。
“谁说不是呢?”素婉也应,“可是这许多年都没有找来……唉,我们还要云游他乡,阿姐今后遇到其他修行人,若是便宜,也请帮我们打听一二!”
妇人们往往就看着那瞧上去只有六七岁,懵懂无知的小小女孩,只能扯出一个笑来:“仙姑的事儿我记下来了,今后若是遇到修行的人,定要帮你打听一二。唉,唉……”
那叹息自然是不乐观的。
素婉知晓她们在想什么:一个有修为的母亲,小心翼翼将心爱的女儿安置在山洞里,还放了法宝在她身边,那自然是要回来接她的。
既然许多年都没有回来,那么,那位母亲想必是……
这样的想法实在很合理。
就连果儿自己,有时候也会忍不住问:“叔祖母,你说,我爹娘是不是真的……不在人世了呢?我是不是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素婉摇头:“他们一定会来找你的。你看,这许多婶婶姨母,都说过要帮咱们寻人的。一传十,十传百,说不定哪天便传到你爹娘识得的亲友耳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