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前街王家,以往招摇的不行,现在一个个出巷子都是缩着脑袋跟个鹌鹑似得,还不是被吓惨了。
“那、那个……老婆子说错了,这哪里是莽!分明是勇啊!就凭你家二哥这一身劲,送去当兵指不准能抓好多坏人呢。”
冯婆子这会坐立不安,生怕江小娥从哪里掏出一把砍刀追她三条街,恨不得将江家的人夸出花来,“你大哥也不差,是个称职的好兄长,对弟弟这么友爱,都不舍得还手……”
江小娥瞅瞅前方的“战场”。
二哥勇吗?
挺勇的,挥舞着双手把大哥逼到了墙角,埋着头动都不敢动一下。
至于大哥是不是“友爱”……
在二哥的双拳之下,他就算心里不乐意也得“友”起来。
不过,再怎么样也不会闹得太过。
瞧瞧江家其他人都没露面,这会要么觉得丢人不想露面,要么就和她一样不知道藏在哪里瞅着热闹。
只是这种热闹最近时不时就闹一次,江小娥没太大的兴趣,而是搬着小板凳往冯婆子身边挪了挪,问道:“冯婆婆,听说你女婿在南边的工地干活?”
听到这个,冯婆子下意识挺直了背脊,立马忘掉胆怯,忍不住开始显摆起来,“那是,就南边那个最大的工地,你知道里面干活的都是哪里来的人吗?那可是天南地北招募来的人才!”
江小娥听着点点头。
这还真不是冯婆婆乱夸。
她先前也去打听过,工厂的建筑设计是从机械工业部四院请来的,重要的建筑工人也是从伟建机器厂和滨江航校招募而来。
这么大的架势,足以可见当地对这家厂子有多看中。
因为这将是国内第一家履带式拖拉机厂!
拖拉机厂不少,专门研发制造履带式拖拉机的厂子就这么一家。
江小娥也是多方打听后,才将这家工厂当做自己的目标。
因为这家厂子研发制作的项目,对于上辈子的她来说勉强算是专业对口了。
没错,上辈子。
江小娥大半年前穿越过来,对比这辈子复杂的重组家庭,上辈子的她出生就是一个富二代。
爸妈白手起家,抓住时代的风口成为财富的掌舵者。
在当地拥有一片工业园,里面几个大型工厂专门加工机械相关的配件。
打从她有记忆开始,吃穿用度都是最贵最好的,在外人眼里,那就是妥妥的富家千金。
但十来岁的她看着爸妈为了拼生儿子努力,她就明白爸妈就算再宠她,家里的工厂和她半毛钱关系都没。
在他们的计划里。
她只用快快乐乐长大,等到了“合适”的年龄给她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再给她一笔“合适”的嫁妆分红,一生衣食无忧就好。
弟弟却不同。
他才是家里的“继承者”。
从他出生后,不管是家里的亲戚还是朋友,都劝她一定要和弟弟搞好关系,因为以后他将是她仰仗的对象。
可没办法,她这个人就是不服管教,天生的野性难驯。
没按家里的要求报考艺术类的专业,而是一头扎进了机械专业的领域,大学毕业后趁着弟弟还小直接把家里产业的大权接过手,并开发新的机械制造项目。
那些年经历了什么暂且不说,只说弟弟毕业后,产业实权早就被她抓在手里,谁仰仗谁还用说吗?
她向来只明白一个道理。
——在性别不占优势的时候,就是能力和野心说了算。
她想做的从来都是能选择而不是只能妥协的人。
上辈子是这样,这辈子同样也是。
六八年的尾巴,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下乡热潮即将拉开序幕,那将是大规模下乡知青的第一批。
这事暂时还影响不到她,怎么也得等到明年毕业。
只不过她没下乡的打算,也不想随意找个男人结婚,家里更不会将工作指标让给她,所以得提前计划一下。
“小娥。”冯婆子左右看了看,正好周边的人都避开了,她凑过去压低头小声道:“你不会是想着新厂子招工的事吧?”
对于冯婆子的试探,江小娥直接点头,“对。”
这一声答的特别干脆。
新厂子成立,肯定会大规模招工。
知青办费尽嘴皮子都激励不了多少人下乡知青,除了那些满怀理想抱负的少数青年们,大部分的人都将视线投向即将成立的新厂。
对于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偏远地方,肯定是留在本地来得好。
冯婆子微微蹙眉,“小娥啊,想进拖拉机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