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五)班 孟垣
耳朵堵塞时,
安静包裹住我,
闭上眼睛时,
黑暗环绕着我,
请告诉我:
谁能许我呦呦鹿鸣,
熹微光亮。
大概这就是青春吧,连路悠悠自己都说不清为什么,因为一首与自己名字有关的诗注意到他,因为知道了他有先天性的单耳失聪,一直佩戴人工耳蜗而怜惜上他,又因为偶尔一次才能看到的背影,迷恋上他,少女的心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首诗内容很短只占了一个角落,但路悠悠就是记得它。这个人叫孟垣,占据了路悠悠的青春记忆连同此后的十几年。她的指尖轻轻抚过上面的字字句句,铜版纸很滑,像是隔着不可跨越的时间和空间与另一个人的指尖相触。
她把这本杂志摆到了桌上,转身拉上这个房间里的窗帘,不过特意留了一道缝隙,光线借此投过来,直直地射在书页上,在书页上留下了一道马路一般的光,路悠悠取出背包里的相机。
找到了一个角度极佳的位置,打开上面的盖子,调整好焦距之后,拍下了几张照片。
即使是心中饱含欣喜,她也没忘记此行的目的,这就是路悠悠,理智至上,做好该做的事。
高二那一年没有订阅的杂志几乎被路悠悠补偿性地翻了个遍,里面偶尔能看到孟垣的几篇投稿文章:写梦想的,写当下的。路悠悠没错过一处,把它们用手机拍了下来。
到高三那一年,路悠悠就不再闹着要订杂志了,因为孟垣已经毕业离开了这个校园,从此再也没有熟悉又陌生的背影走在她前面。
青春的步子挪移着离开,那个人也消失不见。路悠悠其实去打听过他所在的大学,那是一个综合性的本科院校,他学了汉语言文学,路悠悠毫不意外,但是这所学校并不开设摄影类专业。
高中时,路悠悠和路鸣也就是她的哥哥之间发生过一些变故,她的摄影梦圆满过又破碎。
她想,她不能辜负这个梦想第二次了,所以,路悠悠去了S市,进修摄影类专业,在大学就拼命地找实习工作,线上的单子,近乎执着地走着这条路。直到近些年,公司发展趋势大好,她才能喘口气。
他们之间,也许从无错过可言,因为在一开始,就不曾有过交集。两个人就像一把古琴上的两根弦,只有偶尔伸手拨弄时,才有可能会发出同一道声音。
想要找到的东西找到了,素材也拍摄完成,路悠悠把杂志放回原位,关上柜子。
放在桌上的饭菜早已经凉了,她看着里面的西红柿炒鸡蛋和鸡腿,不禁弯起眉眼笑了笑,路悠悠最喜欢的家常菜就是西红柿炒鸡蛋,鸡蛋的香,西红柿的酸酸甜甜,都让她很是钟情。还在上学时,学生和老师共用食堂,黄采薇能看到,至今却还记得。
而鸡腿,高中时,黄采薇偶尔会自费给她加一块,美其名曰是犒劳犒劳为自己辛苦干活的课代表。
凉下来的饭菜吃进胃里总归是不舒服的,更何况这还是冬天,路悠悠托着打包盒把饭菜放到室内的暖气上,烘了半个小时,才吃下去。
吃了一部分,剩了一部分,她都收拾干净扔掉,检查好灯光和室内的摆设,确认万无一失,才锁上门离开三楼。
此时的心情不亚于失而复得,美梦成真,她并不奢求孟垣再次出现在自己的人生当中,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暗恋都会有结果,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像电影里的主角一样,隔了三五年还能再见,感情如初。
这个世界上,还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更多,但能够找回过去的痕迹仍然让她很满足。
即使她付出了不少精力,甚至现在的手腕仍在生痛,她用学校的一次性纸杯在饮水机里接了一点温水,送服了一片止痛药,这药非常管用,剧烈的痛经也能在药效发挥后,大幅缓解下来。
下午的时间过得很快,手腕恢复了力气,在黄采薇的帮助下,广播站和高二(五班)的素材拍摄也逐个完成了。
人群熙攘中,路悠悠陪着黄采薇慢慢地走出校园,这条路他们曾经走过无数遍,从学生成长到青年,从老师成长到中年,这一次是以朋友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