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不是故意撞你的。”
【密码正确。】
方辞没理他直接进了实验室。
姜绵跟着方辞后面,溜了进去。
这个实验室不大,大概有40平的大小,有一扇大窗户,上面写满了英文和一些有机反应,看起来很厉害,旁边的实验室桌面上放满了瓶瓶罐罐,拥挤却很整齐,很像他的作风。
方辞拉了一个椅子,椅子带着万向轮,滑到了姜绵面前,方辞示意他坐下。
他拿起挂在门后的实验服,套了上去,走到姜绵旁边,把他的工图平展铺到桌面上,拿了两个试剂瓶压在了图纸的对角。
“我没给学生上过课,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如果你对我的教学方法有问题,你可以对我提意见。”
突然的谦虚搞的姜绵猝不及防,他回应:“没,没什么,您教的挺好的。”
是我脑子的问题,不是您的问题。
“那怎么不会画呢?”
“我又不是学工科的,我一个理科,本身,”姜绵顿了一下,“本身是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才选的,我不会画很正常。”
“既然是为了长见识,那就更要好好学了。”
姜绵:“......”
“你看下你画的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方辞打开电脑,“你再看下这个同学的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
“能看出来有什么不同吗?”
“我不就比他的大点?”
“还有呢?”
“符号用的不标准。”
“还有呢?”
“不知道了。”姜绵看不出来别的什么了。
方辞扶了一下自己的眼睛,指尖划过图纸发出难听的沙沙声,“你是手绘的?”
姜绵愣了一下:“不是啊。”
“只是长度太长了,尺子太短了,画不了那么长,可能就斜了一点。”
“你的T形尺呢?”
“还没买。”
他起身,从柜子里拿出来了一个T形尺,“给你,用完再还我。”
“不用,我明天就去买。”
“那你今晚还用手绘?”
方辞见他不接,就把尺子放在工图旁边,“先把这次的作业给完成了,我不想再看到垃圾了。
姜绵见状垂下头去,不敢反驳,现在两人的身份不同,不能当面开炮,好汉不吃眼前亏。
“还有你算的数据,多看看书,把公式记清楚,注意比例转化......”
他又说了很多图上的毛病,姜绵听的七七八八,都快睡着了。
“来,你现在圈一下,你这张图有多少错误。”
方辞给他拿来了一只红笔,让他立即实践给他看,“把原因标上。”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
一个个红色的圆圈迅速占满了整张图纸,密密麻麻的,搞的姜绵有点不好意思。
问题还真挺多。
现在看着这么多错误的一张图纸,他有点理解方辞了,换做是他,他不让对方画一百张都对不起自己每天勤勤恳恳的手改作业。
“没了?”
“没了吧......”姜绵心虚地回答。
“刚说过,比例转化。”方辞拉起姜绵握笔的手腕放的右下角写比例的地方,“这里怎么不圈?”
“绵绵,你在这里吗?”就在此刻,王幸御出现在门口,正在往门内喊他,他听到谁声响扬起头,正好对上了方辞的目光,两人离得特别近,而方辞的手正握着姜绵的手腕,还用着一种非常极其低沉的嗓音对他说:“记着。”
扑通扑通。
姜绵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姜绵猛的挣开了手,慌乱中踩着方辞的凳子,滑轮唰的一响,拉远了两人的距离,
“嗯......”
姜绵低着头,凝视着光滑的地板,胸腔胀的有些疼,食指刮擦着笔尖,一下,两下,满满的指纹上出现了深深浅浅红痕。
忽然,姜绵面前出现了一张满是红色标记的图纸,对方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把这张工图带回去,画一张正确的拿过来。”
他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接到自己工图的那一刻,无形中叹了一口气,心想,终于结束了。
“明天中午前,交到这个实验室来。”方辞说,“找两篇国外的工图相关论文,写2000字左右的读后感,和工图一起交上来。”
对方的话重重的砸到了姜绵的头顶,咔嚓——他听见了自己心碎的声音。
草了。
刚刚才产生的好感,骤然消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