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宁浑身的汗毛都立了起来,这声七妹妹从陆砚端的嘴里喊出来简直是让人惊悚的承诺。
她耐着性子转过身,疑惑地看向陆砚端。
“城西新开了家名叫天香阁的酒楼,据说里面有位大厨做的一手正宗江南菜,我与你六哥正要去,听闻七妹妹自小生活在江陵,来京都许久怕是都还没吃到过江南菜,不若同我们一道去吧?”陆砚端摇着手中的折扇,嘴角挂着温和的笑意。
沈耀眸光一转,心里暗自吃了一惊。
他是费了些力气才通过陆时安搭上了齐王陆砚端的,原本也只有些平常交情,但这两日他每日都会来家里,对自己也比先前热络了一些。
那日陆砚端对沈清云的琴艺大加赞赏,他本以为是看上了沈清云,正想着多制造些机会让两人相处,但这两日看下来,陆砚端似乎对沈清宁更为主动、热情一些。
这次他倒是有些拿不准了,难道这陆砚端是同时看上了自家四姐和七妹妹了?
“也好,七妹妹来了这些日子还没出过府,正好今日我与殿下可以陪你一起出去逛逛。”沈耀接过陆砚端的话道。
沈清宁心里十万个不愿意,她总感觉陆砚端看自己的眼神让人很不舒服,但又不好明着拒绝,只好搬出沈老夫人来。。
“多谢殿下好意,只是清宁的病还没完全好,祖母那里也交待过明日要随夫人进宫,切不可在外面多走动使病情加重,请恕清宁不能同去了。”沈清宁微微低着头,轻声细语地解释着。
沈耀听罢扬声笑道:“我当是怎么了呢,这个好说,我这就去跟祖母说一声,七妹妹病着更该多走动走动,心情好了病才能好的快。”
说完,不容沈清宁拒绝,对着旁边的小厮吩咐道:“带殿下和七妹妹到前边的亭子歇息片刻,我去去就来。”
沈耀看出来沈清宁对齐王没什么想法,生怕她再说出什么拒绝的话来,吩咐完以后也顾不得礼仪,一溜烟地跑了。
沈清宁心中气闷,又不好发作,只好跟着陆砚端一道去了不远处的亭子。
不知道沈耀怎么同沈老夫人说了,没多大一会儿,便兴冲冲地回来了,“七妹妹这下可放心了,祖母那里我已经说好了,咱们尽管走便是了。”
陆砚端有自己的马车,沈耀同沈清宁同乘的一辆马车。
一路上沈清宁都有些不高兴,齐王正在选侧妃的事情她也有所耳闻,沈耀偏偏在这个时候不顾不自己的意愿拉着自己与对方外出,其中怀的什么心思,怕是傻子都能看出来了。
“七妹妹可是身体不适?”沈耀大概是看出来她有情绪,问道。
“眼下齐王正选侧妃,哥哥做为男子自然没什么,但妹妹初到京都,如此与殿下外出实属不妥,传出去轻则于府中姑娘名声有碍,重则便是结交皇子,传出去于父亲的官声不利,六哥难道没想过这些吗?”沈清宁看了他一眼,严肃道。
沈耀的确没想到这些,只想着若是能促成齐王与自家妹妹的好事,日后齐王殿下荣登大宝,那沈家便也是皇亲国戚了。
突然被沈清宁提醒,沈耀心中有一丝慌乱,父亲说过,当今圣上最忌讳的便是臣子与皇子走得太近。
但转念又一想,他如今并未有官职在身,算不得臣子,且现在是齐王主动找上来的,并不是他邀请的,圣上就算问起来也不是他的问题。
更何况若是沈清宁真的给齐王做了侧妃,那沈家便是齐王府的姻亲了,怎么想都觉得这桩事利大于弊。
“七妹妹多虑了,齐王殿下主动邀约,莫说是你我,就算是父亲恐怕也不好拒绝,更何况妹妹如今也到了该议亲的年纪,与年轻的皇子同游又有何不可?”
沈清宁及笈一年了,确实到了该议亲的年纪,娘亲和外祖母生前最大的心愿便是自己能嫁个官宦人家的子弟好摆脱商籍的身份。
可她并不想给齐王做侧妃啊。
说的好听些是个侧妃,与正妃待遇也差不了多少,但说到底还是妾,她沈清宁这辈子绝不可能与人做妾。
看沈耀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沈清宁简直要被气笑了,但大街之上,不好与对方理论,她只好冷哼一声转过脸去不再理他。
天香阁在城西,马车不过一柱香的时间便到了。
沈耀率先下车,伸手想要扶沈清宁,被无视后气乎乎地一甩袖子往前走了。
沈清宁被红果搀扶着下了马车,一扭头,便见一个看上去有些眼熟的小厮手里牵着一匹枣红色大马。
又往前走了两步,她这才看清,马的另一边还站着两人,正是陆砚端与陆时安。
真是冤家路窄,沈清宁心里叫苦不迭。
陆砚端与陆时安正在说话,见有人从马车上下来,齐齐朝这边看来。
天香阁生意火爆,不时有客人进出,门口也异常热闹。
沈清宁正考虑着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便听陆时安非常不合时宜,而且很大声的说了句:“堂兄说的佳人有约,原来约的是沈家七姑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