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碧霞女士身为南方人不算很高,接近1米6,按她的话说,四舍五入也有160cm了。四岁的童念小朋友因为女生的早发育,长到106cm左右,抱大腿神马的刚刚好。
叶碧霞觉得这两天自己的女儿怪粘人的,总爱贴贴抱抱,像只大号玩具熊。不过作为二十四岁的90年代新手妈妈也没后世的脑洞大开,她只能以为小孩子大病一场之后就是这样的。
抱起自己女儿,还和女儿好伙伴打完招呼,叶碧霞才往楼梯口走,“上周你不是没吃到蛤蜊吗,今天妈妈给你做。”
童念上周连着几天发热,病蔫蔫的,整个人病得迷迷糊糊,打了几次针又喝了几天中药身体才慢慢好转。也就来自21世纪的童念醒来后,这两天才精神到可以下楼和小伙伴玩。小孩子病得快也好得快,叶碧霞决定给女儿补补,今天还买了不少肉。
童念一家住的小区,不对,90年代这个小镇上还没有真正的小区,他们所在的家属院只能说是政府建的几栋楼圈起来的一块地,为了给当地教育引进人才,两年前以100元每平米提供给学校分配职工,不管是全款还是分期,只要付清房款,房子就归哪家。
这块地根本没有围墙、保安亭等等这些东西,甚至周围几百米没什么建筑,是可见的空地,地上长着各种杂草,草中还跳跃着小小的有绿有黄的蚂蚱。也就这几天政府又运来了一批建筑材料,传闻是想在附近再建几栋居住用房,还是有一楼商铺的那种。
叶碧霞爬的这栋楼有八层高,步梯,童念他们家在中间四楼,不高也不矮,是靠童父的好手气抽回来的。
打开一扇绿色的铁门,童念母女终于到家了。
叶碧霞把童念放在客厅,叮嘱道:“不能玩玻璃、温度计那些危险东西,如果不想玩玩具,叫妈妈给你开收音机听音乐。”
童念乖巧点点头,一副知道了不会犯错的样子。
叶碧霞这才放心进厨房料理,顺眼一瞥挂在墙壁上的时钟,发现已经下午五点了。她可要速度点了,丈夫童嘉明快下班回家了。
童念看了看眼前的玩具,一个红色带着花纹的小皮球,一盒教孩子数数和图形的塑料道具,一只粗糙的玩具熊。这三样就是她现在最常玩的玩具。
四岁的她可能会很喜欢,但灵魂三十出头的她对此没有任何印象,也不可能再装孩子玩这些东西。
于是她站起来,自清醒后第一次认真环视她小时候的家。
两室一厅的房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相对于后世的各种精装修,这房子是十分简陋的,四面白墙,墙的某些角落还画着奇形怪状不知何物的幼稚笔画。客厅里的摆设也很少,只有一长两短的三张木质硬椅和一套摆在椅子对面墙的组合矮柜,矮柜上放着他们家最值钱的电器之一,比二十年后大得多的黑色收音机。
童念仔细回想了一阵,她小时候只知道吃喝玩乐,她父母也不会在一个小娃子面前大吐苦水,90年家里具体情况她是真没印象,她家后来变好,也是因为村里征地和她做老师的父亲待遇变好。不过参观完家里后,她倒是心中有数了。
两个二十出头农村出身没有家里做靠山的年轻夫妻,就算是双职工,上要给父母家用,下要养娃和自己日常生活,还要供出一套房,手里拮据是可以想象的。
唉等等,她母亲叶碧霞女士在她上小学前是有一两年没有班上的,如果她没记错,好像是她上一年级后才找关系进了一家水泥厂,因为要独自骑车到很远的工厂上班,上班的路又被大车碾得坑坑洼洼,烟尘滚滚,叶碧霞女士在后来谈到自己“威风史”,很喜欢提到这件事。
那她妈妈岂不是快要成为下岗人士?
一股焦虑霎时涌上童念心头,贫贱夫妻百事哀,人生回档重来一次,她实在不想再见到父母因为没钱而焦头烂额,互相指责。
“怎么坐在地上发呆呀念念?”
因为太沉浸在思绪里,童念完全错过了父亲童嘉明回家关门和脚步的声响。
童嘉明半蹲在童念面前,乐呵呵地笑着,他现在仍是个头发浓密乌黑的高瘦青年,一点也看不出后来大腹便便,发际线后移的中年普男形象。
“爸爸,”长大后的童念反而没有曾经小时候的羞涩,她更懂得会撒娇的孩子有糖吃这个道理,继续拥抱大放送,“念念想你了。”想念这个年轻有活力的父亲。
童嘉明被突如其来的拥抱弄懵了几秒,眼眶都湿润了,只会机械回答:“念念想爸爸了?”
“嗯,要骑大马!”烦恼什么的先丢在一边,车到山前必有路。她才四岁,怎么也要把童年没享受够的好好享受多几次。
童嘉明怎么会不答应自己软软嫩嫩的女儿请求,立刻道:“爸爸给念念骑大马。”说完就把小小只的童念举高高然后放在自己肩膀上,“坐好没,念念号准备出发!”
“坐好了!”童念大声回道。
“好咧,呜呼~呜~!”童嘉明开始在小房子到处毫无章法乱跑,还发出各种鬼叫。
“哈哈哈哈……”童念重新体验与过山车不同的刺激,咯咯大笑。
“你们两父女给我小心点,吵死了!”在厨房听到吵闹的叶碧霞忍不住出来提醒。
童嘉明:“哈哈,你妈妈妒忌你能骑大马。”
童念附和:“妈妈妒忌了,妈妈不能骑大马。”
“喂!你们两个不想吃饭了?!”叶碧霞可不惯着两父女。
夕阳西下,昏黄的光也不甘寂寞地穿过阳台落在这个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像是一位静静观赏的旁观者,童念不安的心也落回到肚子里。
无论是真是假,是梦是幻,她这一次一定会努力让家人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