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摊主生意做久了,也赚了点小钱,想到自己刚放假,因为上学瘦了几斤的孩子,又想到自己没吃够的食物,趁着其他人还沉浸在试吃的余韵中,毫不犹豫道:“妹子,卤肉和素菜都给我各拿一斤。”
叶碧霞没想到,自己的第一笔生意居然就这样成了。
还是笔大的!
果然是有舍才有得!
她笑逐颜开,“谢谢阿姐帮衬,你是我第一位顾客,我给你多浇点汁,你拿回家热一下,不管是拌饭还是拌面都行!”
“素菜有没有特别喜欢的,我帮你分多点。”
豆花摊主一看就是有主意的,“都好吃,嗯…我家那位爱喝酒,给我多来点花生吧!”
花生轻称,看着量多,堵住丈夫的嘴刚好。
叶碧霞已经和丈夫童嘉明商量好分工,一个勺菜剁肉,一个称东西顺便收钱。
童嘉明拿着从母亲分来的称,这称不是后来那种台式电子称,是杆式盘称,需要人工调位,一条有重量的长条横杆,一边有钩子下边挂着塑料大圆盘,另一边有数值,配一个小秤砣。
童嘉明一手拎起称,另一只手调整秤砣的位置,顾客需要买两个一斤,他只需要固定位置就行,叶碧霞会看着称的平衡添减东西。
另一位先尝的摊主是个看着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他好像也有点不好意思占叶碧霞他们便宜,也要了大半斤素菜,凑了个整三毛钱。
有了开门红,接下来的买卖就更顺利了。
“这味道是真不错,不是骗人的。”
“和平时吃到的也不同。”
“买少点也才几毛钱,还挺下饭的。”
试吃的群众或多或少地都买了卤菜,叶碧霞也一视同仁,看着量给每个客人都加了份卤汁。
对比一些不愿意给客人加汁的摊主,这可是个良心的!
做吃食生意可不能小看这些细节,这些细节极有可能帮商家俘获不少买菜女性。
叶碧霞也是要买菜的家庭主妇,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更加感同身受。
为了自己的小家庭,谁不是货比三家,精挑细选呢?
未来通讯发达后能有各种优惠信息自动被推送到手机,而当下消息最灵通的人群,就是家庭妇女。
一传十,十传百。
不出一会儿,集市上多了家卖新鲜卤味摊子的消息就传遍了集市这边的东城区。
童念还没见到自己的一个“宣传员”,摊子上的货就被卖了一半。
想试吃的人还越来越多。
人嘛,大都爱凑热闹,人越多越想凑上来。
叶碧霞和童嘉明也有点忙不过来了,陈秀兰便去把附近吸烟偷懒的老伴拉回菜摊。
“你这懒鬼,今天可不准偷懒,好好给我卖菜,不要有钱挣也往外跑!”
陈秀兰有时也偷奸耍滑,但她不笨。
有钱不挣是王八!
她是卖惯菜的,整天几毛几分地卖,哪有儿媳妇卖卤味挣钱快!
儿媳妇买卖做得好,还不是要在她这里买菜,儿媳妇她给钱多!
孙子快出世了,老伴靠不住,她得多存钱。
大儿子的脾性她也清楚,挣到钱不至于不提携弟弟。
只是帮人称称重量,她也能干。
陈秀兰还嫌弃自己儿子手脚慢,一把抢过童嘉明手上的杆秤。
“让老娘来,你去干别的!”
童嘉明挠挠头,干脆只负责收钱和打包。
卤味带汁水,外面还要套多一层袋子。他们带了好几个家里的不锈钢大碗,就是为了人多时可以轮换着用。
童念也想帮父母忙,但昨晚叶碧霞答应带她来是有条件的,要她乖乖坐在凳子上,不准捣乱。
说几句话不算什么,可现在人那么多,她上去帮忙大人还担心她受伤。
如果不是年纪太小,她真想自己快点挣钱,买几套房子,好在三十岁前退休。
上辈子年轻时不注重身体只顾着打拼工作,她三十岁前后就一身病痛。
偏头痛、肩周炎、腱鞘炎、腰间盘突出……
那时她才意识到,年轻真是无比珍贵的资本,过了巅峰期就是下坡路,怪不得有些人总想办法返老还童。
所以这辈子无论如何,她也一定要提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