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碧霞勉强按捺住胸腔内乱跳的心脏,眼神扫到抱住自己腰上的小手,内心的想法慢慢坚定下来。
明年他们家附近就会有一间新办的公立幼儿园,再穷不能穷孩子,她女儿这么机灵聪明,她一定要送女儿去最好的学校!
童念还不知自己妈又要送她上幼儿园了。
她这辈子就没计划过要读幼儿园,她可是要三十岁退休的人,跳级都来不及,怎么还会自投罗网?
她是准备直接上小学的,小学鸡再难搞,也好过和幼儿园小朋友过猪仔生活。
这年头镇上的幼儿园一点不卷,吃了玩,玩了吃,吃完睡一觉,差不多就放学了。
她是挺想咸鱼的,但不是这种!
不过,现在只有四岁的童念小朋友,也只能困到睡在大人怀抱中,被人抱回家了……
叶碧霞挣钱的欲望被点燃了!
但她没有立刻盲目地制作更多卤味,第二天还是一天四锅,分上下午卖。
只因为顾客随口一说,她多准备了一锅辣椒油和碎酸菜。
喜欢吃辣的她多给勺辣油,不爱吃辣的给点酸菜。
辣油用的是自家榨的花生油,辣度不高,但令人回味无穷;酸菜开胃爽口,小孩大人用来拌饭也很好吃。
有了这两样赠品后,顾客更加满意了,集市上的名声也越来越响。
短短两天,她一周工资都挣来了!
但她最看重的,是三号那天。
中秋节那天,集市上可谓是人声鼎沸,人挤人看不到尽头,到处都是买卖声。
童念被禁止跟随,送去乔芳芳家。
陈秀兰今天也不卖菜了,拉着童国邦专门帮忙卖卤味。
叶碧霞给婆婆开了工钱,陈秀兰干得可起劲了。
叶碧霞搏了把大的,她把之前挣的钱都投入到今天了。
不够容器她还借了学校食堂的锅,今晚顺路再还回去。
教师家属楼就在学校附近。
今天一天卖的量是前两天的总和,因为肉更多,成本还更贵。
所以一摆好摊位,叶碧霞就放声叫卖,第一天做老板的青涩已经无影无踪。
她要挣钱,挣更多的钱!
有着前两天的好口碑,叶碧霞今天又是开门红。
人都有从众心理,前两天住得远没来大集市买菜的人,一见排队也忍不住排上了。
这香味可真霸道!
童念之前的宣传,也终于见到成效。
叶碧霞接连见到几个熟面孔,和童嘉明一起向他们打招呼。
“童老师你家孩子真懂事,小小年纪就会帮家里做生意,果然是家里的小棉袄!”
听到不只一个人的称赞,童家夫妻才知道自家闺女之前天天吃晚饭前不回家,硬是要在楼下玩的原因。
这孩子是真敢啊!
还有一些不住家属楼的老师也来了。
叶碧霞、童嘉明:……。
这孩子竟然连上学的哥哥姐姐也不放过。
他们才搬到那里两年,童嘉明又是个学校新人,之前教低年级,今年才被领导重视带五年级,其实不是和每一户都熟,更多的是点头之交。
“孩子一定是像你,能说会道,不像我。”童嘉明事后如此评价。
教师在十几年后待遇好,令人艳羡,但这时候,大城市还好,普通地方人均工资真排不上号,还经常只能收到部分工资。
因此,童念也没奢望家属楼里的邻居能人人来光顾,她只是做惯社畜,不放弃每个渠道和受众,尽量提高KPI。
叶碧霞见邻居这么帮衬自己,主动给他们实惠,杆秤的刻度又不明显,秤砣多挪一点也看不出来。
能做到老师的都不蠢,能看不出来?
这小小的挪动可大大拉进了邻里关系。
后来童嘉明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愣头青,回头一琢磨,发现他的职场阻力也是从这时消失大半的。
这就是后话了。
下午快收摊时还来了个令童嘉明惊讶的人
——学校新校长卓文清!
卓文清不是一个人来的,她还拉着她的儿子。
“中秋节快乐,童老师还有你的家人们!”
“卓,卓校长,也祝你们中秋节快乐。”童嘉明在下班期间见到领导,略有点紧张。
叶碧霞也向卓文清道好,她是第一次见这位新来的校长,比起之前的校长,真是年轻啊!
“卓校长,这是您儿子吗?”
过节大家都赶着回家吃饭,太阳还未完全落下,集市上的人就比平时少了不少。
“是的。”卓文清点头后低头看向儿子,“杜铮,和叔叔阿姨还有婆婆问好!”
小杜铮很有礼貌地问好,一身时髦靓丽的衣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那种教养好、家境好的孩子。
可如果童念在,她一定会发现,这个单眼皮、薄嘴唇,皮肤没有长大黑的小男孩,就是她上辈子死都想不起来的杜!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