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碧霞自从收到信后,就有点心不在焉,做饭时连盐都差点忘记放。
还是童念提醒的。
童念表达过要像妈妈一样会做菜,以后她做饭给妈妈吃,时不时拿张小凳子坐在厨房看叶碧霞做饭。
她,的老家吗?那个山里的乡村?
叶碧霞从离开那里之后就没有勇气回去过,除了每年寄些钱回去或者每年按时间地给姑姑打电话报平安。
这还是她把通信地址告诉姑姑后,她们第一次寄信。
十五岁前,她是无忧无虑,父母最疼爱的独女,可惜,所有的一切都在那个夏天改变了。
父亲在回村路上遇泥石流意外身亡,母亲受到打击下,刚流过产的身体迅速衰败,就算耗尽家里的钱和有叶碧霞的精心照顾,仅仅一年,二居室里只剩叶碧霞一人。
爷爷奶奶当然伤心,但是他们不只有一个儿子,他们还有大儿子二女儿三女儿小儿子,悲伤过后,他们还可以好好活着。
叶碧霞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那段时间的,回想起来,好多记忆已然丢失。
她没考上高中。
他们村里的土地不分给女孩,她只剩下父母留下的房子。
她很不幸。
但她有两个好姑姑,在能力范围内尽力为她谋划。
“我们一直受到二哥二嫂照顾,但对不起,我们没有办法找到好医生救他们。”
“碧霞,你至少要读完中专工作有分配,你爸妈本来想供你上大学的…这是间新开的学校,你姑丈有认识的人…学费那些不用担心,姑姑会寄给你的。”
借钱治病、找学校……很足够了,叶碧霞感谢她两个姑姑,但她不能欣然地全盘接受。
所以她卖掉了房子,至少凑齐了南下的路费和三年的学费。
但两个姑姑还是在她的行李里偷偷塞了几百块钱……
童念是长大后才知道母亲的过往,小时候只知道自己的外公外婆不在了,大年初二不用去妈妈的老家拜年。
直到他们家在县城过得越来越好,她考上了大学后,叶碧霞才第一次带她去老家拜祭外公外婆。
那个离海和镇三百多公里的小城。
“爸、妈,我们家终于有大学生了,对不起……”晚了这么多年。
童念那时想,这二十多年的心病,总算坍塌了一角。
但现在还是一块巨石,挪不开,消磨不掉。
童嘉明不是不会安慰妻子,他感性钝归钝,但他的强责任感会让他重视家人,只是心结这事,解铃人还需系铃人。
这晚,童念又使出缠人功,拉着叶碧霞陪自己睡。
“妈妈,你为什么不开心?”
叶碧霞以为自己的伪装至少不会被孩子看破,被童念黑白分明的眼睛直视,又被戳破,上弯的嘴唇慢慢拉成一条横线。
她在不开心什么?
她姑姑告诉她老家去年下半年发生了特别多事:起了新房子,大伯家要娶儿媳妇,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小姑的小儿子她的表弟上大学了……
明明这些都是好事。
叶碧霞也不知道怎么了,在女儿准问下,把老家的事慢吞吞地说了出来。
“……没想到你表叔那个整天上房揭瓦的,也到上大学的时候了。”
叶碧霞抱起童念,认真地说:“念念,你外公可聪明了,只是家里穷没上到大学,而妈妈我不够聪明没考上高中。但是你不同,妈妈相信你很聪明一定可以考上大学,今年九月份你就可以在家附近上幼儿园了……”
“妈妈。”
童念打断叶碧霞的话。
“我会好好读书考大学的,但是妈妈,你也很聪明,你也可以考上大学的!”
她说得坚定,仿佛是什么真理。
叶碧霞笑了,“你这小孩子最近又在电视上看到什么剧,那些都是虚构的,不是真的。”
那是你不知道人生还能比电视剧还荒诞,命运从不按常理出牌呀妈妈。
童念不清楚现在的成人高考政策,但她记得父亲童嘉明就是在几年后因为工作关系去考的本科学历,还在深城买了礼物给她。
“不是假的!”童念挣脱怀抱在床上站起来,“不然妈妈去问问爸爸,我们国家想有更多大学生,所以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