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隐没于天际,夜幕已悄然拉开,陆珩宸行至玉芝峰的半山腰,踏过一条蜿蜒的石阶小路,到达了玉芝洞天。
夜色渐深,洞外簇簇玉芝仙草灵光萦绕。步入洞中,四壁皆为可缓释灵气的紫灵晶石,洞顶则为碧玉灵石,可调和五行之力,平衡洞内能量。
洞中生长着众多灵草、灵花与灵藤,洞府中央是一汪澄澈见底的灵泉,灵气氤氲,可助此间的修炼者净化心境,平稳心神。
洞内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设有不同材质的石台,供弟子们根据修炼的内容和五行属性选择。
陆珩宸缓步走过润玉石台、青玄石台、寒冰石台、赤焰石台、龙金石台、雷晶石台、灵木石台、玄土石台,看见几名弟子正在打坐,有人沉浸于心境的感悟,有人专注于法术的领会,周身皆被灵气环绕。
一名修士在调息的片刻抬眼看到他,心中纳闷:大名鼎鼎的陆珩宸怎么看似亲自到此地寻人?
陆珩宸步出玉芝洞天,举目银河,久久矗立。
#
落星峰上,皓月高悬,夜色如洗,清凉的夜风拂过星落林,携带着阵阵草木交融的清幽味道。
林中一片空地上,一鼎通体金纹闪耀的丹炉静静伫立,炉中传来灵火石灼烧的“噼啪”声和丹液翻涌的“咕嘟”声。这些细微的声响融入四周此起彼伏的虫鸣,再与夜色浑然一体。
沐宁坐在丹炉旁的淡蓝色法毯上,双手向后撑地,指尖轻触温暖而柔软的毯面,双腿展平,脚尖向外舒展。她眼中映着璀璨星河,站在毯外的越桓泽眼中映着她。
“越师兄,今夜的繁星真亮。”
沐宁转头望向越桓泽,却发现他似乎刚将视线移向夜空。
越桓泽的声音里充满怀念:“我小时候,父亲常在晚上处理军务,母亲就带我在庭院里看星星。我坐在秋千上,母亲推我,秋千荡得很高,天空的星星像今夜这般明亮。”
沐宁有些惊讶,这是她第一次听越桓泽提及父母,在这样温柔的夜色下,回忆竟来得猝不及防。
越桓泽的思绪渐渐飘远,穿越时光,抵达了一座宁静的府邸。
月光散落在庭院内的青石板上,微风送来桂花的芬芳。院中不断荡起的秋千上,一个小男孩一手紧握绳索,一手随着身体摆动的节奏伸向空中,努力去抓住那些闪烁的光点。
“母亲,再高一些,再高一些我就抓到了!”
小男孩喜悦地笑着,调皮地回望母亲。
一位华衣美妇推着秋千,眼中满是疼爱,含笑注视着小男孩。
小男孩与母亲对视而笑,母亲用力推了一把秋千,他仍然依恋地望着她。随着秋千荡高,小男孩的视线随之上升,最终停留在母亲云鬓间插着的一支玛瑙红的发簪上。
一瞬间,天旋地转,秋千绳突然断裂,小男孩猛然跌落。
越桓泽眼前一片晃动,从回忆中惊醒过来。
沐宁望见越桓泽的眼神先是空洞,随后转为深深的眷恋,最后又闪现出剧烈的痛苦。她心头一紧,连忙从法毯上站起,穿上靴子,急步走到他身旁,抬手抚上了他的手臂,安抚他这一瞬间的情绪激荡。
越桓泽的身体有些僵硬,沐宁的柔荑触及他的手臂时,他眼中的痛苦迅速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冷静。
越桓泽注视着沐宁抚在他臂上的小手,感受着她指尖的轻柔。
沐宁料到他应是忆起了一些不愿提及的往事,没有追问,只是轻轻收回了手,静静立在一旁,默默陪伴。
越桓泽静默良久,忽然抬眸望向她粉嫩的脸庞:“沐师妹,我有东西给你看。”
沐宁点头。越桓泽从空间玉中取出了十余只小巧的刻有灵符的金属筒。他将这些金属筒在远离丹炉和法毯的空地上排列成扇形。
沐宁眼中闪过好奇。越桓泽对她微微一笑,抬起双手,激发灵力,同时引燃了所有金属筒。霎时间,十余只筒中齐齐喷射出的灵焰如喷泉般腾起,冲至三丈高,在空中轻旋舞动。片刻后,灵焰如同玉珠般四散而落,触地时化作点点水雾,消散无踪。
每只筒中喷发出的灵焰交叠不断,上一道未落,下一道已腾空而起。每道灵焰的色泽和光韵皆不相同,赤霞、亮金、灿黄、翠绿、靛青、湛蓝和柔紫交织在一起,汇叠成绚烂的光瀑,将四周的景物映照得如梦似幻。
灵焰的光彩映照在沐宁的脸庞上,她眼底的光彩也如梦似幻。
沐宁忆起了在清心湖泛舟的那个夜晚,她曾提起京城勋贵之家于婚书签订当晚会在庭院中引火绽焰。
可那时,她明明望见他只是默默观天在水,似乎并未在听他们谈话。
焰火的高度未超过周围巨木的树冠,不曾打破其他地方的宁静。
#
在这同一个月夜,天剑群山的最高峰苍穹峰之巅,元澄宗主、云澈师尊和天璇师尊即将联手完成一个庞大的法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