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人机生存指南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间进入九月中旬,帝都的天气终于舍得褪去最后一丝暑热,染上了秋天的清爽。校园里的银杏叶也开始悄悄泛黄,预示着第一个学期已经平稳运行了一小段时间。

薛宜年的生活,也初步建立起了新的秩序。

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业和那个数据挖掘实验室里。

信息学院的课程确实有难度,但还在他的可控范围之内。尤其是那门《计算语言学与古文字识别导论》,虽然每周的阅读量和思考题都堪称“巨量”,但薛宜年却乐在其中。

当他沉浸在那些佶屈聱牙的古老文字和试图解析其内在逻辑的计算模型中时,有种像是在解一个巨大谜题的快感。

每弄懂一个知识点,或者在数据里发现一个有趣的模式,都会给他带来一种安静的、类似于游戏里获得稀有成就的满足感。

这份满足感,在小组项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

他和沈知行的小组合作,进行得异常顺利。

另外两位组员,王卓和刘莉莉,在最初的“不明觉厉”之后,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主要负责资料整理和报告撰写这些相对常规的工作。而核心的技术分析、模型构建和难点攻关,则几乎完全由薛宜年和沈知行两人包揽了。

他们之间的交流依旧不多,但效率高得惊人。

两人之间仿佛有种无需言语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短短几个字的提示,就能瞬间get到对方的点。这种纯粹基于智力和逻辑的同频共振,让薛宜年感觉很……舒适。

至少,和沈知行讨论学术问题,比应付顾纶的日常情绪要省心得多。

“这个金文的‘马’字,早期形态变化很大,现有字库的识别率都不高,” 一次小组讨论结束后,薛宜年看着屏幕上几个形态各异的古字,难得地主动说了一句,“如果能建立一个基于笔画顺序和结构演变的可变模型,也许能提高准确率。”

沈知行闻言,扶了一下眼镜,侧头看向他,漆黑的瞳孔里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光。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几秒,像是在进行快速的内部运算,然后才缓缓开口:“理论上可行,但需要大量的、标注清晰的样本数据,以及足够强的计算能力。现有数据库……可能不够支持。”

“嗯,” 薛宜年点点头,“样本确实是个问题。” 他也就是随口提出一个想法。

沈知行却似乎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过了两天,薛宜年收到了一封来自沈知行的匿名邮件,他认得那个邮箱前缀格式,附件是一个压缩包,里面是几个极其冷门、需要特殊权限才能访问的古文字研究数据库的链接和一篇相关的外文综述。

邮件正文只有一句话:“或有参考价值。”

薛宜年看着那封邮件,又想起沈知行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

这位同学,助人为乐的精神是不是有点过于……硬核了?

不过,有用的信息就是好信息。他心安理得地接收了这份“资源补给”,并投入到了新的研究中。

--

顾斯不知道哪里来的消息,在得知薛宜年对古文字和历史表现出兴趣后,某天晚餐时,状似随意地提起:“这周末故宫博物院有个商周青铜器的特展,展出不少带铭文的重器,据说还有几件是首次公开亮相。我正好周末有点空,有没有兴趣一起去看看?”

薛宜年正在喝汤的动作顿了一下。

故宫?带铭文的重器?

这几个关键词精准地戳中了他的兴趣点。就像游戏里弹出了一个“稀有副本开启”的提示。

但是……和顾斯一起去?

他下意识地评估了一下“参观展览获取知识经验值”和“与顾斯进行长时间一对一社交所消耗的能量值”。前者诱惑力很大,后者成本有点高。

“周末可能要和小组讨论项目。” 他试图找个理由。

“哦?” 顾斯看了他一眼,笑了笑,“那正好,看完展览可以去我工作室那边,我收藏了一些相关的拓片和资料,或许对你们的项目有帮助。我们可以顺便讨论一下。”

薛宜年:“……”

理由被完美地堵了回来,并且对方还加送了一个“扩展资料库”的诱饵。

他看着顾斯那副温和无害、完全是“为了你好”、“顺便帮你解决学术难题”的表情,感觉自己像是被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用最精美的诱饵和最巧妙的陷阱,一步步引诱着。

“那就,麻烦顾斯哥了。” 他最后还是点了头。

没办法,知识点优先。

他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大不了到时候多听少说,把社交能耗降到最低。

--

这个决定,毫无意外地在顾纶那里引发了一场小型“地震”。

“什么?!你要和我哥单独出去?!还是去看什么破展览?!”

顾纶在电话里的声音都变调了,“不行!绝对不行!你要去看我自己陪你去!凭什么跟他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