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走到桥头时,守卫队的队长有些赞许地冲李类笑了一下,询问她的来历后,也没说要看什么身份证明,反而是邀请她搬下山加入靖河帮,被拒绝后也不恼,快速检查了一下鹿皮袋,便抬手放人。
这下换李类诧异了,拿出三个铜子投入框子后,又从背包里取出部分鹿茸和蘑菇塞给队长,他也笑眯眯地接过了,十分友好地叫手下跟她讲了长生药行现在部分山货的收购价。
谢过队长,李类直奔长生药行的铺子,今年的药价比去年高,蘑菇、坚果等这个季节难寻的山货也卖了个好价钱,尽管虎骨等好东西没有带来,得的钱付完靴袜、买完食盐后还能剩下一半。
李类也带了皮子,在药行的铺子卖不上价,人家有自己的皮货来源,而是卖给了裁缝铺,抵了部分靴子的钱。
镇子里的人时间观念不大,李类隔了半年才来取货,老板也不恼,取出靴子热心地叫她试试合不合脚。
李类这具身体的年龄不大,还在生长发育阶段,订做的时候就特意嘱咐要做大些,现在穿上还空了半个手指,等穿上袜子就合脚了。
将缝缝补补的旧鞋包好放进袋子里,李类交完钱,又订做了两身衣服,补充了针线,便穿着新鞋子出门了。
白家粮铺的盐又涨价了,粮食更是价高得吓人,本地居民也多是负担不起,有人在糙米和米糠那里转悠了半天,才咬牙叫伙计给自己称几斤糠半斤米,说要拿回去掺着吃。
本来想带几斤米回去改善伙食的李类只默默叫伙计称了五斤青盐,拿了两罐咸豆酱,大半两银子就出去了。
头也不回地出了粮铺,李类往码头上走,很快就到了食铺附近。
与萧瑟的天气不同,码头上热火朝天,水位恢复之后泊位几乎没空过,做生意的、做工的人来人往,力工是最多的,在口号的指挥下排成一队队搬运货物,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或挑或背,没一个人的腰是直的。在角落里还有涂着劣质脂粉的女人,大的二三十岁,小的满脸稚气,在刺骨的江风中瑟瑟发抖,有穿着不差的走男人过来都挤出媚笑努力招徕客人。
除了这些,李类还见到不少乞丐,只要船上有人下来,全都疯狂围上去伸手伸碗,哪怕被靖河帮的人打得头破血流也不跑,往往是被围住的人不敢将事情闹大,这时就赶紧散出几个铜子,乞丐们也不强抢他,那施舍的人也就不会太过抗拒,在这样的微薄道德支撑中,有人得了善,有人得了财,连打人的事后也能得到孝敬,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远远看了几场闹剧,李类心无波澜,转身进了食铺。
食铺内坐得满满的,连老掌柜都到后厨帮忙去了,小伙计将李类带到一处人少的桌子,一边收拾吃剩的碗碟、擦干净桌子一边连声道歉,李类也不在意,点了上次吃的羊汤饼子,又加了两碟炒清蔬,在山上肉吃得多,下山来就得吃点蔬菜换口味。
等东西都端上来后,一直老看她的同桌客人忍不住出声:“小哥好胃口!”
见这人是外地口音,李类便问道:“见笑了,我从小就吃得多。老哥是哪里人?不像是我们打金镇的。”
“我是铢州人,跟着家里人坐船出来长长见识。”老哥白白胖胖的,没留胡须,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穿着不显,一些小细节却能看出他生活优渥,这人修养也很到位,坐在小地方的小食铺中跟一个山民拼桌搭话依旧态度平常,“小哥是猎人?你这包制式不错,只是针线活差了些。”
缝伤口和做针线是两码事,李类自认前者能及格,后者就勉勉强强了,听了这小子的话便笑了笑,说道:“我们山里人不像你们城里人那么讲究,做点东西都要用到人力,一刻不得闲,不知何时才能像你们这样有时间坐船出来玩。”
李类目若朗星,通身气势不若寻常山民,说话也是抑扬顿挫的,老哥越看越爱,连忙将面前几乎没动的肉菜推到李类跟前,又叫来小伙计点了两个肉菜,“这菜我才动了两筷子,小哥不嫌弃就拿去吃吧。小哥气势不凡,不像是猎户,不知可否告知姓名来历?”
李类将“石壁山猎户”那一套搬了出来:“我叫李树,乃是……”
边说,李类还边变换神色,该深沉时深沉,该忧郁时忧郁,成功把这阅历不深的富家老哥哄得一愣一愣的,真以为他来历不凡,脑补了一堆“武学世家后裔因为种种原因落败后无奈逃进深山当猎户”之类的脑洞。
老哥也跟着将自己的来历说了,他姓谢,叫谢益行,自称是云霄堂谢老宗师的远房族人,靠着老宗师的面子,自家跟另几家族人合伙买了几艘河船,主要是往大江和慈河两边上下游做些倒买倒卖的生意,因为都会一点功夫,一般的河匪不放在眼里,现在生意做得还不错。
老哥家里逐渐富裕,他也得到了非常优质的教育,这年头太乱了,天灾人祸不休,京城里的皇帝还不知道能当几年,因此虽然学问做得好,家里人也不让他参加科举,他也不想闲在家里,就跟着族人出船,看看江河沿岸风景,增长见识。
难怪老哥敢独自跑出来吃饭,原来是有些腿脚功夫。李类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练《五禽戏》《太极拳》等功法的疑问夹在谈话中,老哥回答得很仔细,听起来也很有道理的样子,李类记在心里,准备回去试着改进。
李类将山里的生活挑出些好玩的片段加工一下,讲出来那叫一个绘声绘色,不止老哥听得入神,邻座的客人也听得忘了吃菜。
老哥也说了不少铢州城里的事,以及出来以后见到的人文风景,两人聊得投机,吃了两个多时辰。
各自付账后,将老哥送到码头,俩人称兄道弟一番这才依依分别,李类一边消化听到的各地信息,一边在码头逛了一圈,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干脆跑到居民区,找到大娘扯闲篇,没一会就从她们手中买到了不少瓜菜种子,还附赠种植要点。
今天收获满满,李类在特意从白家外面绕过,房子依旧没有修好,监工的仆役更多了,傻老七也没见着,便离开了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