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洒在战场上,霍去病望着满地的匈奴尸体,心中感慨万千。
“此次再次击败匈奴,他们的元气大伤,短期内应该不敢再来进犯了。”他转头对身旁的卫青说道。
卫青点点头,神情依旧严肃,“去病,你屡立战功,为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还需时刻防范匈奴的再次反扑。”
霍去病紧握拳头,目光坚定,“舅舅放心,我会继续加强防备,守护好大汉的边疆。”
几日后,一名斥候匆匆来报,“将军,匈奴派使者前来求和。”
霍去病微微一怔,随即看向卫青,“舅舅,您怎么看?”
卫青摸着胡须,沉吟道:“匈奴此次求和,想必是真的元气大伤。不过,伊稚斜此人狡诈,不得不防。”
霍去病思索片刻,“不管如何,先见见那使者再说。”
很快,匈奴使者被带到了汉军营地。那使者身材矮小,眼神中透着一丝惶恐。
“大汉将军,我乃匈奴单于伊稚斜所派使者。此次前来,是奉单于之命,向大汉求和。”使者恭敬地说道。
霍去病冷冷地看着他,“你们单于早干嘛去了?屡次犯我大汉边境,如今打不过了,就想来求和?”
使者急忙跪地,“将军息怒,我家单于自知先前过错,愿与大汉签订和约,永不再犯。”
卫青走上前,问道:“那你们单于可有拿出求和的诚意?”
使者连忙说道:“单于愿意归还之前侵占的大汉土地,并且每年向大汉进贡牛羊马匹。”
霍去病和卫青对视一眼,两人心中都明白,这确实是匈奴拿出的不小诚意。
“回去告诉你们单于,我可以考虑和谈之事。但若是他日后再敢犯我大汉,休怪我霍去病手下无情。”霍去病沉声道。
使者连连点头,“将军放心,我定会将您的话转达给单于。”
送走使者后,霍去病和卫青回到营帐商议。
“舅舅,您觉得这和谈之事可行吗?”霍去病问道。
卫青缓缓说道:“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和谈对我们大汉也有好处。一来可以让边境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二来我们也可以趁机休养生息。”
霍去病皱着眉头,“可我担心伊稚斜会反悔,这和约只怕难以长久。”
卫青拍了拍他的肩膀,“和约只是一种约束,关键还得靠我们自身的实力。和谈期间,我们依旧要加强边防,以防不测。”
霍去病点了点头,“舅舅说得是,我这就派人去边境各处巡查,加固防御工事。”
不久后,双方正式签订了和约。大汉边境迎来了久违的和平,百姓们欢呼雀跃,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军营中,士兵们也都松了一口气。一名士兵笑着对同伴说:“终于不用打仗了,这下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
另一名士兵则打趣道:“是啊,说不定过段时间还能回家看看爹娘呢。”
霍去病看着士兵们脸上的笑容,心中也感到一丝欣慰。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每天依旧带领士兵们进行训练。
一日,卫青来到训练场,看着正在训练的士兵们,满意地点点头,“去病,你治军有方,这些士兵的精气神都很不错。”
霍去病谦虚地说:“舅舅过奖了,这些都是将士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如今虽然和平了,但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伤痛,更不能让匈奴有可乘之机。”
卫青笑着说:“你有这样的觉悟,我很放心。不过,除了加强军事力量,我们也该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考虑考虑了。”
霍去病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卫青的意思,“舅舅是说,要在和平时期发展国家的经济和文化?”
卫青点点头,“没错。战争只是一时的手段,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是长久之计。你有什么想法吗?”
霍去病低头思索片刻,“我觉得可以先从农业入手,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提高粮食产量。同时,也可以发展商业,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卫青赞许地看着他,“你的想法很好。不过,这些举措的实施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尤其是那些保守派大臣,他们未必会支持。”
霍去病握紧拳头,“不管有多大的阻力,我都会尽力去做。为了大汉的繁荣,我愿意付出一切。”
接下来的日子里,霍去病开始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需求和疾苦。他看到许多百姓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土地荒芜,心中十分痛心。
“一定要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他暗暗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