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不及大哥远矣。”
听出封岐的敷衍,大皇子心中不满更浓。
这样高傲的姿态,跟丽妃的做派简直一模一样。
思及丽妃平日里对他母妃的诸多刁难,大皇子一时间认定封岐是自持有丽妃靠山,才敢不将他放在眼中。
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大皇子忍不住出言讽刺道:
“丽妃娘娘对三弟也关心的紧,宫务滞重至此还不忘给三弟送一美人入府。不过爷们身边还是要有个知冷暖的贴心人,你看你大嫂,挺着个肚子还非要给我做身冬装,拦都拦不住。也不知道三弟后院何时有好信,我们兄弟二人今年一起,赶个好兆头?”
见大皇子越说越兴奋,声音愈发高昂。
封岐忍不住在心里摇了摇头,认定大皇子这个人已经心胸狭隘到无可救药了。
要知道即使是以行事浪荡闻名的二皇子封岚,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下探听别人的房中事,这实在是有违君子之道,传出去都要遭人耻笑。
懒得和这种小人多言,封岐径自加快脚程往前走,任凭身后的大皇子如何恼羞成怒的大呼小叫也没回头。
可惜宫里消息传得快。
还不待封岐走出宫,丽妃就收到了三皇子被圣上指派了任务,言谈间似乎对其很是看重的大新闻,立刻派太监来拦。
封岐本不愿意与丽妃虚为委蛇。
但自从为了许莺莺入府一事与丽妃大闹一场之后,他就再没踏足过宜福宫,算算时间已经一月有余。
而大夏以仁孝治天下。
即使心里再不乐意,封岐最后还是去了。
刚踏进正殿封岐就看见丽妃的笑脸,望着他的目光前所未有的和蔼:
“我儿来了,今日朝会的事情本宫已经听说了,你尽管放手去办,万事有文家在身后支持你。”
丽妃言笑晏晏。
平心而论丽妃确实是个美人,即使年近四十也保养的宛如二八少女,与隆庆帝站在一处时仿佛两代人。
但封岐并不关心丽妃外表如何,那一声娇滴滴的“我儿”委实让他膈应的不轻,连回答都不禁僵硬起来:
“儿臣谨遵母妃教诲。”
早已习惯了封岐冷漠的态度,丽妃志得意满的颔首,而后又忽的想起一事:
“许氏在你那里可还安分?”
封岐眼眸微凝,斟酌着答道:“许氏蕙质兰心,又秉性温柔,儿臣对她很是满意。”
听到封岐夸许莺莺,丽妃脸上的笑容霎时间淡了几分,兴致顿时落了下来:
“那就好。你是皇子,未来是有大前程的,切不可沉溺于女色。”
丽妃提起许莺莺时明显不悦,落在封岐眼中便能让他确定许莺莺确实不是宫中派来的眼线,反而恐怕真如消息中所言那样,极不受主子待见。
心中有了成算,一时间无论丽妃说什么封岐皆恭顺应下。
丽妃难得这么开心,和封岐聊了好一会儿才略感疲倦,意犹未尽的摆摆手放他打道回府。
封岐求之不得,立刻行礼告退。
回到府中时饭点已过。
徐公公久等封岐不至,偏生宫中又音讯全无,寒冬腊月里急出一身冷汗,心急如焚的在院中来回踱步。
本已经打算亲自入宫一趟打听消息,徐公公正欲吩咐人动身,却见封岐气势冷峻的自远处缓缓走来,当即喜形于色道:
“殿下可算是回来了,今日朝会怎的如此之久,连用午膳的时辰都给误了。”
自从知道亲生母亲或是丧命于文家之手,封岐便不愿再入宜福宫半步。
偏生今日迫于孝道,还得和丽妃周旋许久。
整个人都心烦意乱,即使听到徐公公的关切之言封岐也没有心情多作解释,只淡淡的说了一句:
“朝中事物忙。”
三殿下惯不爱与他们说朝中的事情,闻言也不过多追问:“那殿下可要叫人备午膳?后厨那边一直温着锅等信儿。”
一日三餐这种事儿封岐向来随下人安排,因此徐公公虽然这般问了一声,但心中已经做好了喊人去后厨传饭的准备。
谁料封岐一时竟怔住了。
纠结了一会儿后,封岐忽地说道:
“不必传饭了,现在就去撷芳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