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盛京城中亮起了万家灯火。
坐在马车中都能听见街上的热闹,喧嚣声透过厚重的帘子传了进来,正襟危坐着的许莺莺忍不住微微偏头,向着车窗的方向投去目光。
封岐将她的蠢蠢欲动收进眼底:“想看就看吧。”
许莺莺的目光在窗上犹豫的停留了片刻,还是转过头带上了手边的帷帽:“好像快到了,还是先收拾一下吧。殿下你看看,我这样戴可有不妥当的地方?”
雪白的长纱落下,遮住眼前的视野。
封岐看着许莺莺不甚熟练的带上帷帽,想了想还是叮嘱道:
“待会儿下车后扶着我走。”
许莺莺之前从来没戴过帷帽,对眼前一片朦胧的情况也不是很适应,甚至生出了几分退缩之意,听见封岐这么说才缓缓将心落回肚子里。
马车外的声音渐渐小了下了。
等远离了热闹的城区到了宽旷的大路上,马车的速度骤然加快,许莺莺从小到大都没有去过护城河外的河谷,眼下听着马蹄猎猎倒是愈发期待起来。
大约又疾驰了一炷香,许莺莺就听见封岐喊她:
“差不多要到了。”
封岐话音落下的一瞬间,马车亦同时停了下来,长林的声音从窗外飘了进来:“殿下,可以下马车了。”
徐公公因为年纪大不便舟车劳顿,因此他们这次只带了桐心并长林几个侍卫出门。
桐心已经在车外掀开了珠帘,封岐见状牵起许莺莺的手领着她走,到了马车边缘先跳了下去,然后朝着许莺莺伸手:
“牵着我的手下来。”
许莺莺不假思索的拉住封岐温热的手掌,然后果断的跳下了马车。
将人稳稳接在怀中,封岐环着许莺莺的腰低头,顺便介绍道:
“护城河往前走百米便是河谷,溪水绵延,上游有一处花灯点。城中百姓常在那里将自己亲手做的花灯放入水中,让他们顺流而下。”
说着封岐放开许莺莺,牵着她的手往深处走。
考虑到许莺莺带着帷帽看不太清,封岐的步子放的格外的慢。
温暖的热意从掌心传来,许莺莺透过帷帽重叠处的一丝缝隙看见了二人紧紧相牵的手。
因为外出紧绷的身躯缓缓放松,她轻快的加快步伐,离封岐更近了些。
马车停的地方确实离水岸不远,大约走了百步不到,许莺莺耳畔便传来水流轻缓的声音,连绵不断的拍打着提岸,鼻尖也充盈着湿润的空气。
沉稳的男声自耳畔响起:“帷帽摘下来吧,这里没有旁人。”
听到封岐开口,许莺莺终于缓缓摘下了帷帽。
帷帽一摘,眼前顿时清楚开阔。
她从未见过这样这样别开生面的灯市。
蜿蜒的水流中汇聚了多如繁星的花灯,形态琳琅满目,几乎每一只花灯中央的铜台上都燃着蜡烛,被底座高高托起。
暖黄色的灯火透过薄薄的灯纸落在许莺莺眼中。
水流没有尽头,花灯也没有尽头。
站的太远看不清花灯具体的模样,许莺莺干脆拽着封岐跑到了河岸边,蹲下来凑近刚巧从她面前飘过的一只孔明灯,仔细辨认起灯壁上的字。
花灯源源不断的从她身前飘过。
许莺莺对它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兴趣,越瞧身子凑得越近,以至于封岐不得不贴着许莺莺的后背又紧紧牵住她一双手,才能让她不至于在大冬天一头栽进冰凉的河水中。
本不想打扰她难得的兴致,但对面河岸已经隐约有人头攒动,想到接下来的安排,封岐不得不提醒许莺莺:
“待会儿再看,现在先往后站些,否则太近了看不见。”
许莺莺迷茫的抬眼:“花灯不是已经在这儿了,还要看什么吗?”
封岐却不肯直说:“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许莺莺懵懂着被封岐从河岸边拉走,两人一道往后退,一直退了百步方停。
仿佛无穷无尽的花灯逐渐变成一个个微小的光点,碎金洒落在江面上,汇成一道独属于万丈红尘的滔滔银河。
许莺莺目不转睛的盯着灯海,想要将眼前这一幕牢牢刻进眼中。
封岐紧紧牵着她的手,目光一直锁定在河对岸。
在心里默数了几声后,封岐突然喊了下正望着河谷发呆的许莺莺:
“莺莺,抬头。”
许莺莺闻声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