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狝途中,长途跋涉,人员众多,难免有她照看不周的时候,如果李呈锦自己不精明,被哪个贵妇人算计了,就算她爹是皇帝,也是众口铄金,她和皇帝也是无能无力的。
再者,夏韬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真在京城的贵公子圈,夏韬是数一数二的有出息。但李呈锦正在高处,炙手可热,有更多选择当然要好好选,权利在手不用,过期作废。
李呈锦去过的地方还是太少了,从江南到京城,这是她走过最遥远的路,远到辽东,川西,西北,那都是她没涉足过的辽阔。
“那你觉得哪些人应该随行,哪些不该去?”资贵妃问。
内宫外朝自来是一体的,朝堂外面的情况直接影响内宫嫔妃的地位,夏妃是一定要随行的,李呈锦先点了夏旻的名字,资贵妃点头,“写下来。”
周婉音,仪嫔,她是现任征西大将军的妹妹,她兄长正在云贵川一夫当关万夫莫摧,她也是一定要随行的。李呈锦点仪嫔的名字,资贵妃点头,“写出来。”
李呈锦的字蛮好看的,这是资贵妃没想到的,很漂亮的一手簪花小楷,分明是练过的。见资贵妃盯着她的字,李呈锦抬头,“乱写的。”
“胡说,练过就是练过,这个字得这么写,”资贵妃提笔,给李呈锦示范,“再练练,会更好的。”
六品以下的嫔妃都不带,但有几个常年卧病在床的嫔不去,已经着人来说了,说无法随行。
敏嫔也是将门出身,但她父兄都获罪于川西战场,被就地正法,敏嫔因为上书求情,视为干政,被罚从妃位上下来,成了才人,隔了两年,重新封嫔,这位从道理上也得去,但五年前她被降罪的哪天,就自己锁了宫门。
还有一个宁嫔,进宫才三年,晋升很快,善丹青书法,写一手好字,被圣上赏识了,一年三晋位,如今也是嫔位。
再是几个才人,很不巧,几个才人都称病,到资贵妃这里说抱病,实在需要静养。
都是借口,都不想去,有人因为真病,有人是畏惧长途跋涉,有人是不善骑马,怕丢丑,干脆都称病。
美人里面只有两位没称病,可能都是想去博个圣上关注的,后宫六品以上的妃嫔太多了,不想办法自己找机会,那只能等后宫大封,或者老死宫中。
资贵妃誊抄了名录送到圣上那去,也附带了李呈锦的手稿,字写得不错,出乎意料,但还是得练,真想进世家大族当命妇,仅凭这点技艺是不够的。
这会儿天高气爽,圣上安排李呈锦去皇家马场操练,皇家长公主,该是何等英姿,再者,届时西北西南、云贵川蜀各路诸侯良将都在,就是将她嫁去资家也是不错的选择,资家百年世家,家风也好,呈锦嫁进去,绝不会出现宠妾灭妻这种荒唐事。单看沈氏那古板样子,就知道资家儿郎绝对不差。
陪练的是蒋四海,上马第一天,他就道:“长公主,得罪。”一柄长矛挑过来,李呈锦来不及给反应,只能贴着马背躲过去,不想长矛带风,第二挑迎面而来,“公主,看前面。”
夏妃知道是蒋四海去别苑陪练,撒了个娇,“圣上,为什么不传夏韬,他骑射技艺也不差啊。”
“朕怕他放水。”皇帝半是玩笑,半是认真。
夏妃心说:什么放水,不就是舍不得李呈锦嫁给夏韬了,刚开始明明是有心撮合,这会儿就是担心放水?焉知不是资贵妃出了主意,她猜都能猜到,大抵是什么好儿郎都在西北,公主尽情去选。
资贵妃还真没这么说,但禁不住皇帝真是这么想的,京城王公贵族多纨绔,呈锦去西北,也是好事,将来她生的儿郎有出息,比在京城慢慢腐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