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
因为泰山这个寺庙可能就是封氏茶园的保护伞,借着宗--教的名声,肆意欺压童工,采茶开矿,或者有更恶劣的,给权贵输送扬州--瘦--马。
李建兰在山上十五年,也是寺庙变相的保护伞,她不参与,但她这个长公主的名头在,真有很多贫家女上山,寻求庇护。
李建兰来的第一年,就觉得这寺庙有很多年轻的小尼姑不见了,第二年,第三年,年年都能琢磨出一点门道来,来来去去如风卷,年年都有女孩上山,岁岁都不见几个女孩。
“姑母,我时间很紧,赶着去找人,你若是不说,我就下山了。”
“乐家也有个茶园,你去里面找。”
年轻的小姑娘都在里面,常年有贵人进来选人,要么去教坊司,要么去当小妾,要么艺伎,很多小姑娘们不识字,哄一哄,也就按了手印。
“夏韬,下山!”
聂盼青、聂芳颜都被装在一个转运笼里,准备出海,骁骑卫堵了所有海的船,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跑出来呼救,“快救救我们,救救我们!”
夏韬的人进去,里头坐着二十多个少男少女,都昏迷了,那个呼救的女孩说:“我们是被迫的,救救我们!”
夏韬他们去救人,这姑娘在旁边站了一会儿,准备跑路,李呈锦一根鞭子甩过去,“去哪儿啊?”
骑马的马鞭,夏韬出来,李呈锦勾住她脖颈,“先别走,等他们醒了,你再说。”
聂盼青和聂芳颜都在里面,夏韬亲自去审,他阅人无数,很久没吃过这种亏了,当下就道:“先用竹签扎手指吧,然后再划脸,最后刺字?还是先划脸,再扎手指?”
李呈锦烧了封家一个茶园,惊动了茶园主们,这些女孩不能再在茶园里面留着了,卖到朝鲜去,也能赚一笔。
夏韬会写折子的,李呈锦也写了一封:姑母被歹人所害,常年食不果腹,衣食无着,想给宫里送信,也被拦截,往常宫里来人,宫人不管事,姑母有苦难言,请父皇做主,让姑母回宫。
泰山府尹下马,山东巡抚回京述职,可能也要被调走,或者贬职。
最让皇帝难堪的是聂家,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了,李建兰回了宫,李呈锦没回,她带着聂家三十二口都住到了永安公主府。
山东泰山下的茶园是徐家最大的财力来源,不赚钱,怎么笼络人心。
徐太师虽然告老还乡,但心在朝堂,还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干涉朝政,享受钱财带来的权利。
乐远竹是他的门生,也是山东漕运段的漕运官,运送茶园的产物,都是走的漕河,这回被骁骑卫围堵,也是面上无光。
又过半个月,聂家的人安顿下来,聂恕好了不少,要进宫谢恩。
李呈锦完全不觉得这是恩德,生了个女儿,进东宫当太子妃,皇后位置还没坐热,人就死了,这是什么天大的恩德?
但还是带着聂老进了宫,李呈锦在大殿外跪着,一言不发,里面聂恕涕泪横流,谢皇家恩典,说永世不忘,结草衔环,也要报答皇恩。
聂大人告了老,得个这样的下场,皇家的淡漠无情功不可没。
李呈锦的不满和烦躁,皇帝能感受到,但又能如何,公主有公主的宿命,皇家就是这样,别说皇家有锦衣玉食,就是贫民百姓家,养的女儿,早就饿死了,也逃不脱穷极一生苦苦挣扎的命运。
“呈锦,进来。”皇帝说。
“叩见父皇。”李呈锦磕了个头。
“朕给你指个婚,皇甫爱卿,新科状元郎,你觉得如何?”
“谢父皇,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呈锦谢恩。”说得生无可恋,说完就退下了。
很快后宫就传遍了,李建兰才回宫,她当年就是因为皇甫敬安才被送去泰山上修行,怎么李呈锦这会儿还是去皇甫家,难道皇甫家的男人是她们李姓公主逃不掉的命运?
李建兰确实没什么钱,但她有先皇后的东西,先皇后进东宫的时候,送给她的东西,她寻了出来,准备给李呈锦。
李呈锦出了大殿,想起那日,她同皇甫诚说:“皇甫诚,我可能会死的,我父皇都没扳倒徐太师,我也是在以卵击石。”
他答她:“玉儿,人都是要死的,或移山填海,或碌碌而终,但不去试一试,谁知道呢。”
元贞公主要嫁人,说明李呈锦可以留在皇宫的时间不多了,她要为她母亲做的事,还没伸的冤,都得抓紧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