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迷宫》第二期的录制正式开始。
这期节目采用了“沉浸式推理”+“双线交叉”叙事模式,不同于第一期的单线解谜,这一次每位嘉宾都分配了明确的角色,进入故事后无法轻易“出戏”。
苏乔收到的角色卡是一名心理医生,她所处的线索组设定是“嫌疑人”组——负责从故事内部推进剧情,同时制造“混淆”与“真相”。
进入摄影棚时,苏乔穿着干净利落的白大褂,发髻挽起,淡妆中透着冷静克制的神情,瞬间把人物代入感拉满。她一走入场地,导演组的人就忍不住低声惊叹。
“她比我们原设想的医生还像。”
“眼神太带戏了,感觉她就该出现在犯罪片里。”
此时,另一边的“侦探组”也在熟悉案情设定。由沈舒语、综艺常驻嘉宾林叙和演员温彦组成,他们将负责破案、拷问与线索整合。
根据剧情设定,这期案件背景是一家封闭疗养院发生的神秘死亡事件,死者身份复杂,生前疑似涉及药物实验、患者失踪等多重黑幕,而在场的每一个嫌疑人——都有说不清的动机。
苏乔作为“嫌疑心理医生”,必须隐藏自己手头的关键线索,同时设法引导侦探们走向错觉。
导演打板后,沉浸式拍摄正式开始。
封闭场景、全程无剧本对话、24小时内必须破案。
这是一次硬实力的较量。
苏乔的表演一如既往地稳。
在第一轮质询环节中,她没有直接否认死者与自己有联系,而是通过反向提问,将注意力巧妙转移到另一名嫌疑人“实验主管”身上。
“你们发现尸体的第一现场,有没有出现药物残留物?”
她一句话,不仅让观众注意到另一线索,同时逼得“侦探组”重新推翻原先的推理逻辑。
林叙一时语塞,温彦翻遍记录才发现:“我们确实漏检了物证记录……”
而沈舒语看着苏乔,眼神微微一冷。
她听出了这句话背后的“高段位”。
这是在控制局势,也是在“导演节奏”。
第二阶段“复盘环节”时,节目组放出第一段监控录像,内容模糊,却能看出苏乔的角色当晚最后一个接近死者。
场面一度紧张,弹幕疯狂飘屏:
【靠,她要完了吧?证据确凿诶】
【我不信,这么聪明的心理医生不会轻易露馅】
【她是不是故意这么演的?制造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