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鼎元中学高中部开学日。
许孟夏和爸爸妈妈早早来到学校门口,和许多学生和家长一起等待学校大门开放。
鼎元中学作为全省前三的高中,清北录取人数年年全市第一,文理科市状元几乎没有旁落过,录取标准也严格划分三六九等:
最优秀的孩子初中就获得了保送资格,其次是获得加分资格的学生,而参加考试的学生,也分为直录学生、借读学生等,设置不同的分数线,没有达到直录分数线的学生,需要额外交钱借读,借读费用不菲。
即便如此,每年依然有很多家长削尖了脑袋把孩子送进去,毕竟“进了鼎元,就是一只脚迈进了重点大学”,钱可以凑,孩子的前途可耽误不得。
许孟夏来自L市周边区县,小学和初中都在县里最好的学校,成绩在全校能排进前20,但想要考进鼎元中学,还是有些挑战。
中考前班主任帮她规划志愿,第一志愿依然填鼎元中学,如果考好了就能进,第二志愿填她的母校——县一中的高中部,稳妥且后续升学率也还算不错。
对于年级前50孩子的志愿,老师基本都会这样去建议。
除了盛嘉言。
“盛嘉言肯定没问题啊,鼎元中学必定有他一席。”
“我家孩子要是像盛嘉言那样,也不用纠结志愿的事儿了。”
“咱们县一中,几年都没出鼎元中学加分资格的考生了,盛嘉言是第一个啊。”
“太优秀了这孩子,家长怎么教育的啊。”
如果没有盛嘉言,那么许孟夏也算得上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因为有了他,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只能是盛嘉言。
学校大门缓缓打开,学生和家长们一窝蜂冲进校园,争相去看鼎元一中校园喷泉前立着的分班牌。
许孟夏有些恍惚,被人群挤着往前走,思绪却飘到了出成绩那天。
出成绩那天下午,许爸爸和许妈妈专门请了假回来陪着许孟夏打查分电话,电话迟迟打不进去,许孟夏急得手心都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