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那个暑假,隔壁小林挂在了科二,而我四个科目一次性全过。
刚拿到驾照的时候,我爸拍手称好,很事后诸葛亮地说:“当初我就说我闺女肯定比老林儿子厉害嘛!幼儿园小林还在玩过家家,你就学会骑自行车了。还有打疫苗的时候也是,你妈问我要啷个安慰你,我说不用,你看到小林哭肯定要笑他。后来果然全班娃儿都在哭,只有你一个笑得老欢了。”
我没告诉他林狗每次玩过家家都是我组织的,我喜欢把石榴挖出来当贡品留给自己吃,然后把皮放在林狗面前当赏赐。
不过反正这也不是重点,于是我孝顺地问我爸要不要坐我的车去兜兜风。
他的表情一瞬间就变了,语重心长告诉我:“爸不是质疑你的技术哈,爸肯定相信相信你的噻(此处省略五百字车轱辘话)……但是爸毕竟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了。”
呵。
有其父必有其女,我长成现在这副虚伪嘴脸,想来都是我爸潜移默化影响的吧。
我爸是特别典型的中国式封建大家长,尤其擅长pua与变脸,他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夸我几句,心情差的时候就各种挑我的刺。
初中的时候他特别喜欢给我转发一些公众号推文,比如说:
#为什么老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三天一顿打,农村孩子最后考上XX大学!#
这么多年他给我转发的垃圾消息没有一千也有几百条了,我很痛心微信居然没有已读不回的功能,只好费尽心思研究公众号的注册方法,然后连夜注册了一个【中国式父母的一百零一副嘴脸】。
前面提过了,从小写作文对我来说就是件很头疼的事,我经常枯坐在书桌前老半天最后绞尽脑汁才能凑够字数,完了还要被老师说流水账。
但为了和我爸斗争,我那回破天荒写得酣畅淋漓,洋洋洒洒写了篇足足有两千一百六十五字的推文,在自己的公众号发布后,再假模假样转发给我爸看——
#“父慈子孝”?“父慈”才能“子孝”!#
我那篇文章写得很成功,从那之后他再也没给我转这类推文了,不过我猜还有散打教练打电话过来夸我根骨奇佳的原因(那个周末实战,我把全班男生都揍趴下了,教练夸了我很久)。
后来……后来我爸开始转发#速看!成功人士不外传的十大人生秘诀#。
那次推文的撰写使我挖掘到了自己的写作天赋。这份天赋既不在抒情上,也不在讲道理上,仅限于阴阳怪气。
而我的讽刺功力并不局限于文学,也可以有口头上的。
林狗没拿到驾照,我就嘲笑了他整整一个暑假。
只是笑着笑着我逐渐意识到不对劲。
当我打算自驾游出去玩的时候,林狗拎着他的行李,出现在我的后座上,用那种人畜无害的表情,眨巴眨巴眼睛,说:“医生姐姐,我没有驾照,你可不可以捎我一程呀?”
我望着他矫揉造作的脸庞,没说话,只是掏出手机,把蜀风雅韵的演员招募推文转发给他。那是个川剧团,以变脸闻名。
林狗点开看完,然后抬头:“所以之前那个《男生女生向前冲》也是你给我报名的?”
我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最大的美德是善良,其次就是做好事不留名,所以我当然没有承认。
不过他毕竟是唯一一个敢在我刚拿到驾照就坐我车的人,我仁慈地没有撵他下去。
……
半个多月后我历经磨难(主要是心理上的)抵达观里,起了个兴,跟同寝的师兄先进行了一番基础的社交,得知她是从南边的一个省过来的。
聊着聊着我问对方是怎么过来的,她说坐的滴滴。
我想或许是自己的表述有歧义,重新组织了下语言,问:“你不是该先从XX省到XX省吗,到了省内之后你怎么坐车到抱朴宫的呀?”
她也重新组织了下语言,说:“我就是坐的滴滴,从XX省的家门口一直坐到观门口,花了几千块钱。”
好小众的文字。
我时常因为过于贫穷和抠门而缺乏足够的想象力。
上次这种尴尬的对话发生在我跟一名留学生的交谈过程中,聊着聊着我发现她中文真好,并直接夸了出口。对方告诉我她本来就是中国人,但是为了考进这个专业,专门换了国籍。
听完后我不知道该回些什么,感觉自己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山顶洞人。
这个世界有钱人那么多,却没有我。由此可见,如果真有造物主,那它一定是个蠢货。
话又说回来,我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我。
三月初的时候,由于连门都没出就受到了天气及路线双重障碍,我开始躺平,并暂且把这件事放在身后,直到林狗在Q-Q上问我打算多久出发。
我把高德界面发给他,问搜出来的路线怎么这么奇怪。
他知道我之前在重庆山路留下的心理阴影,所以没建议我自驾。
十多分钟之后,林狗给我发来一个文档,是他做的攻略,包含乘车路线、转站方式、以及两个备用方案,并附带一句对我无用的嘲笑。
我麻利地保存了文档,并把他反手拉黑。
又隔了一分钟,我的微信跳出提示消息。
【林狗】:dd
【林狗】: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