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还要祭祖和拜神,赵青很是忙碌,沈明宜便帮忙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到日头西斜,赵青指指屋门,又比了个睡觉的手势。沈明宜想了下,顾虑到晚上要去逛灯会,应该会比较累,便应了一声回屋午睡了。
日头西斜。
临出发前,赵青叩响沈明宜的屋门。沈明宜穿戴整齐,一开门就见小院中赵青拉着牛车,车上摆满了草帽、扁担、箩筐、花灯之类的,车后立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人,眉清目秀的,似乎在哪里见过。
少年人咧着一口大白牙笑嘻嘻地打招呼:“沈公子好!”
“你是?”沈明宜还没从脑子里搜寻出这位少年人的出处。
“我叫赵小石,住在村的另一头,翻过那个小山包就能瞧见,年前我来找过赵大哥,那时您在树下用饭。”
“原来是那时!”
沈明宜总算想起来了,那时只顾着鱼汤,远远地瞧了一眼,怪不得一时没记起。
沈明宜浅浅地一笑,问道:“你同我们一起去灯会吗?”
小石爽快地应道:“是,娘做了些花灯,让我随赵大哥一同去灯会卖掉。”
沈明宜微笑地点点头,又指着扁担箩筐,问道:“那这些是你做的吗?”
赵青点点头。
沈明宜心中暗叹这人真是心灵手巧。
“那就出发吧!”沈明宜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乡里的灯会玩了,他很好奇这会和城里的灯会有什么不一样。
衣袖被人轻扯,赵青指指牛车上的空位。
“要我坐车上?”沈明宜问。
赵青点点头。
小石解释道:“灯会在比较远的地方,沈公子坐车上会轻松些。”
沈明宜哭笑不得,怎的一个两个都当他伸不开手,迈不开腿的。但他现在确实想走走松松筋骨,便说道:“眼下倒不必,回头累了,再坐也不迟。”说完抢先一步走在前头,小石跟了上去,赵青牵着牛车走在后头。三人不急不徐,前往灯会。
到达市集时,小贩密集,游人甚多。由于是各个乡村一同举办的灯会,入口处的摊子,商品主要以农民的生活生产用具为主,有碾子、石磨、犁铧、簸箕、筛子、草帽等等。两旁装饰的花灯虽然也有,但样式较为朴素,与其说是灯会,倒更像是物品交易的庙会。
三人又往里头行进了一段距离,赵青挑了个空位,支起桌子,把小石带来的手工品摆放整齐,箩筐放在地上,又把牛栓到后头的树下。他四处张望,见沈明宜和小石在不远处的一个摊子上叽叽咕咕什么,没一会儿,小石就笑着跑过来,沈明宜则慢慢悠悠地走过来。
“赵大哥,那边有卖金鱼的,那鱼可真好看!”小石眉开眼笑。
赵青点点头,从腰间掏出两个钱袋子,塞给小石一个,被小石推回去了。
“逛灯会的钱,娘给我准备了一些。”说完便拍拍腰间,嘴咧得更大了。
赵青摸摸他的头。这时,沈明宜刚好走过来,眉眼弯弯的,刚要说什么,突然手上被塞了个东西,一瞧,是个钱袋子,顿时愣住了。
赵青给小石使了个颜色,小石便拉住沈明宜的衣袖,说道:“赵大哥让我带你去前头玩,那里吃的玩的更多,这儿我熟!”
沈明宜瞧了赵青一眼,赵青点点头,于是,沈明宜就莫名其妙地被小石顺走了。
二人往中心走去,确实如小石所说,好玩好吃的更多了。有卖玩具的、卖糕点的、捏糖人的……小石的孩童心性展露无遗,他带着沈明宜挨个儿摊子瞧过去,像只麻利的小猴子,兴奋的脸蛋红红的,眼睛亮闪闪的。游人越来越多,沈明宜怕他走散,只好牵住他的手,让他慢一点而走,他吐了吐舌头,变得乖巧了一些,沈明宜见他那机灵样,摇摇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