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主道往里头走,渐渐地能看到一些民间艺人的表演,诸如说相声的、评书的、耍杂技的……小石被杂技吸引住了,沈明宜便陪着他驻足观看了好一会儿。他对此类表演兴致平平,倒是更想在各种摊子里发掘发掘能送赵青的东西。他东张西望,直到小石拉着他继续开逛。
他们来到一处卖香袋的摊子前,沈明宜停下脚步,他的目光在形形色色的香袋上扫来扫去。他有些犹豫,不确定赵青是否需要,或者说是否会喜欢。摊主是个中年妇女,见他神色凝重,笑吟吟地问他要送何人,可以帮忙挑选。可沈明宜总不能说是要送一个大男人的,只好说是自己用的,那妇人便挑了个浅绿色绣着一只桃花的香袋递过来。
沈明宜闻了闻,竟然真的有一股桃香!他想起小院的桃树,赵青应该会喜欢桃花的吧!于是便买下了。转头看小石,这小孩儿早已被不远处的小吃摊勾走了魂,口水似乎都要滴答下来。沈明宜笑着带他前去品尝,出乎意料的是,小石竟要请他吃,抢先付了钱,沈明宜无奈地笑了。两人东跑西逛,又吃了热腾腾的豆汁和扒糕,出了些汗,便往人少的地方挪了挪,站在一棵树下歇息,好一会儿才又继续走动。
天渐渐暗下来,两旁的花灯亮起来,灯会越发热闹,路过一个卖糖葫芦的,小石的眼睛简直像粘了上去似的。可是他的钱刚才东吃西喝的,花完了,他摸了好几次钱袋子,确定里面空空如也,一文钱也没了。沈明宜看他这模样,被逗乐了,掏钱买了三支,递给他一支,小石的眼睛立马亮了。
“我们回去找你赵大哥吧!”
“好,这会儿赵大哥差不多得空了,可以和我们一起玩了。”小石吃得腮帮子鼓鼓的。
“你们年年一起来吗?”沈明宜问。
“差不多,往年一般是和赵大哥卖完货再一起逛。”
小石说完又咬了一颗糖果子,这下他手中的杆子变得光秃秃的了,他又偷偷地瞄了沈明宜手中未动的两根。
沈明宜发现了他的小举动,笑着说道:“这个是要给你赵大哥的。”
小石应了一声,又说道:“赵大哥喜欢吃橙沙团子,那边就有卖!”
“哦?那我们去看看。”
不久,赵青的手中就多了一根糖葫芦和一碗橙沙团子,面前的一大一小笑眯眯地围着他,一副“你快吃啊!”的表情。赵青哭笑不得,只好吃得一干二净。
带来的货已经卖完了,还去别的摊子那里买了些需要的农具,诸如铲子、锯子等。他把这些东西都放到一个箩筐里,搬到牛车上,绑紧,然后就带着一大一小四处转转。
不远处的河岸那,游人在放水灯,好不热闹。路过摊子,赵青让二人也挑选一个喜欢的水灯,买下来。小石选了一个兔子形状的,沈明宜的是莲花形状的,赵青则是最普通的方形的水灯。三人找了个空位,点着灯,又许下愿,这才虔诚地将水灯放进河中。
小石很好奇沈明宜的愿望,但沈明宜跟他说愿望如果说出来就不灵了。小石愣了一下,脸色大变,说道:“怪不得以前每年许的愿望都没实现!原来不能说啊!”
沈明宜哭笑不得,安慰道:“今年的你没说出来,说不定可以实现!”
蔫了的小石这才又生龙活虎起来。
沈明宜偷偷地瞄了一眼赵青的侧脸,他很好奇赵青许了什么愿,但前面这一段插曲导致他也不能问啊!只好望着那盏越漂越远的方形水灯,眨巴眨巴双眼。
三人在河边玩了一会儿,又去其他的摊子那走了走,见时辰也不早了,赵青才牵着牛车准备回家。早些时候沈明宜和小石已东走西逛了很久,早已累坏了,这会子赵青指着车上的空位,二人倒是二话不说直接坐上去了。赵青似乎早已料到这情形,随车带了一块旧衣物铺上木板上,如此一来,就不会弄脏衣袍了。
回家的路上,小车轻轻地晃悠,小石犯困了,他的头开始小鸡啄米似的一顿一顿的,不一会儿就挨着沈明宜的肩头睡着了。赵青走在前头听见动静,转过身来瞧,沈明宜比了个“嘘”的手势,赵青就笑了。
月光如水,明晃晃的笑容直击心海,掀起波涛。
他笑起来真好看!沈明宜心想。
回村了,先送小石回家,赵青把卖东西的钱交给小石的娘,妇人道谢后塞给赵青一小篮鸡蛋,说是母鸡刚下的,有营养,赵青推拒不过,便收下了。
牛车继续前行,沈明宜困乏极了,眼下的他只想快点沐浴后早点睡,所以一回小院,他就赶紧去烧水。赵青见他要沐浴,便帮忙把水桶挪进柴房里,往里挑了几担井水,只待锅中水一开,兑成温水即可。
水很快就烧开了,赵青帮忙兑好水,见还有热水,便用水桶装着提去小竹屋沐浴。
沈明宜褪去衣裳,浸入热水中,脑袋搁在木板边沿,调整坐姿,周身被温暖的水汽包围着,他终于舒服地长呼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