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慢悠悠地来到了四月。
一日夜里读书,赵青在纸上写了两行字。字写得很笨拙,沈明宜却反复看了好几遍,这才惊讶地问道:“你的意思是下旬一起出门游玩?”
赵青点点头,又笨拙地在纸上写了几个字。
沈明宜看了更吃惊了。
“要带我去的地方很远吗?居然要两三天的脚程?”
赵青点点头,又在纸上写下“那儿很美”四个字。
沈明宜笑了,点头答应了。
之后,赵青又学了一会儿,便回屋歇着了。沈明宜还不困,便坐在榻上喝茶,忍不住又想起前头的事。
他确实很意外,但是为什么呢?是怕自己在小院呆久了无聊,所以带自己去散散心?还是因为自己教他读书写字,为了回报自己?亦或是他连日忙于田间,想放松一下?
思无果,突然脸颊刺痛了一下,接着便见一只小黑影从眼前飞过,躲进角落的阴影中不见了。
翌日清晨,赵青一眼就瞧见沈明宜右边脸颊上的红点,再仔细一打量,脖颈和手背上也有几颗红点子,他的眉头皱起,心里有了打算。
傍晚从田间回来时,胳膊抱着一捆野草。沈明宜凑近一瞧,发现是艾草,但是还没到端午,割这么多艾草不知是何用?接着就看见赵青从仓房搬出竹编的大簸箕盘子,将艾草洗净后平铺于上,搁到院中间,看样子是要将其晒干。
沈明宜猜想的没错。
第二日出太阳将这些艾草晒得半干,又一日晒得全干后,赵青将这些干艾草分成组,像编辫子一样编成绳状。至于其用处,沈明宜到了夜里才知其妙用。这几日蚊虫日益增多,防不胜防。赵青将这些绳状艾草结点燃,用来熏屋子,蚊子的嗡嗡声很快就消散不少。对此,沈明宜连连赞叹,心中觉得很暖。心想赵青这般会照顾人,是因为他曾经也这样被照顾吗?但他从来不提及双亲,也许是因为不能说话没机会,也许是不想提及伤心事,沈明宜自是不便多问。鼻间是淡淡的艾草清香,眼前是沉默可靠的身影,沈明宜心中泛起的暖意如溪流般流遍全身。
他去井边打了水端去给赵青洗手,心中快活,面上也笑吟吟的。赵青看着他,也忍不住笑了。他不常笑,沈明宜见他难得笑得如此开怀,更是盯着他多瞧了几眼,随即发现他的脸竟慢慢地红了。
他这是害羞吗!
沈明宜乐了,这样的赵青可不常见,忍不住又盯着多瞧了几眼。赵青眨巴眨巴眼睛,左右张望了两下,最后耐不住这视线,走向井边打水洗了把脸。
沈明宜这下更乐了,但他忍着没出声,只是眉眼弯弯地走去柴房泡了茶端去石桌,二人在桃树下慢慢地饮着。
又过了几日,田间的白菜和茄子渐有收成,赵青每隔两三日便要采摘下来运去城里卖。算算日子,距离出门游玩的日子还有四天,是时候整理要带着的东西了。赵青不明其意,以为他有了离开的想法,心中顿时苦闷万分。
这日,赵青运菜进城,沈明宜在屋内抄了会儿书,觉得天气真好,便想去河边走走。正想着,篱门那传来声响。
“沈公子,要不要一起去钓鱼?”
沈明宜放下书,走出屋外,笑着答道:“也好,你且等下,我去拿下鱼竿。”
“好嘞——”
小石咧着大白牙,笑吟吟地应下。
沈明宜便去柴房拿钥匙开了仓房,在里头翻找赵青的鱼竿。光线有些暗,费了些时间,总算找到了。关上仓房,沈明宜就跟着小石去河边了。
二人找了一处水流相对缓和的地儿抛鱼竿,然后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小石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眼下却能足够耐心地等待良久,沈明宜很是赞赏。心中不禁又想到像他这般伶俐聪明的孩子,若是能读点书,此后的境遇可能就大不同了。哎……
“上钩了!”
一声清脆的童声打断了沈明宜的遐想。
鱼竿的浮标在动,小石正忙着收线,之后将一条乱蹦的半大鱼儿从鱼钩上解下,放进盛了水的木桶中。他兴奋地满脸通红,朝沈明宜笑着说道:“今日运气真好,这么快就上钩了!”
沈明宜笑着摸摸他的头,他便咧着大白牙,重新抛竿。
不多久,小石的鱼竿又动了。这次是一条挺肥美的鱼,这可把他乐的。
“沈公子,你要不然再重新抛远点,不然你的怎的都没有鱼?”小石提议道。
沈明宜不太懂钓鱼,便采纳了小石的提议。眼见小石一条又一条的鱼装进小木桶里,自己的鱼竿却纹丝不动,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奇怪了,怎的一条都没有?”
小石看着沈明宜的鱼竿,微皱着眉头,挠挠脑袋。
“大抵,实在是我运气太差。”
沈明宜也有些无奈。
“我分你几条,反正我钓得多,你可以熬汤喝,鲜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