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听到最后,大昭寺的僧人直接冲上了讲经台上,将吴进抬了下俩,然后按照对待高僧大德的仪式,恭敬地为他献上了甘露。
王紫微和剩下的队友们在角落中对视了一眼,都笑了出来,这次的计划已经成功了。
果然,在下午的时候,雍州牧、车骑将军张温就将几人迎接到了府中,看来上午的公座之谈已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得知了高僧悟净下午还能够有力气参加私座之谈后,立刻就恭恭敬敬地把人邀请入府中。
“贫僧见过张将军!”
吴进作为四人小队的门面担当,主动见礼,而王紫微等人则扮作了俗家弟子居士模样跟在吴进身后。
“悟净大师不必多礼,还请入座!”
斜阳透过了窗棂,在精致的丝绸坐席上切割出了一派排列整齐的棱形阴影,光斑从墙壁边上一直延伸到了脚下,却被飘起的香遮住了。
张温虽然平日里多领兵出征,率军打仗,但是他可是出身正统的范阳张氏伐,本家就是儒学世家,虽然永嘉丧乱时并没有南下,但是也在后来的朝廷中谋取了不少官职。
他本人便及其擅长经学和音韵学,博览经学,能够说一口纯正的洛阳官话。
听到了今日吴进的讲经之后,顿感豁然开朗,于是便萌生了邀请悟净大师参加私座之谈的想法。
张温容资端秀,平日便及其擅长烹茶,此番他亲自烹茶,更是体现了对悟净法师的敬重。
等到所有人都入堂中苇席坐定后,寒暄时便说道:“不知禅师从何而来?”
没想到这一问,直接让身负间谍任务的几人瞬间后背冒冷汗,虽然这个问题稀疏平常,但是却是几人的死穴,于是也只能由翁国添从玄理角度回答:“乱世你方唱罢我登场,故乡原是他乡,黄土垅头,白骨满床处,便是来处。”
张温见到这种回答,也只能以为已经进入了谈玄说理的阶段,而刚才一段文辞华丽,辞藻准确,居然只是出自一个俗家弟子的口中,还真是让人惊叹。
而接下来讨论的主题也不算难,此次出题都是围绕着此番品鉴的花木图,在灯火通明中,仆从往来,南朝顾恺之的《山茶图》倒是得到了众人的交口称赞。
在厅堂中,掩上了木门,只剩下一盆炭火烧着,这炭火据说就是来自西平,仆从奉上了烤热了的鹿脯,斟上了美酒,肉香肆肆,酒气熏人,几乎所有人都在开怀畅饮,唯独四人滴酒不沾。
张温赏玩名画之余,却也注意到了这一点,问道:“可是酒水不合禅师胃口?”
吴进双手合十,脸上略表歉意,但是却十分坚决:“举足下足皆道场,我等也深受道安法师的学问影响,认为应该严守清规戒律。故而应当慎独。”
道安之学“玄波溢漾”,得到了上层广泛的认可,而上午的讲经过程中,吴进还格外强调了“无形之境依托于有形之境”,认为在俗世中修行也应该遵守俗世的规则,这个观点收到了张温的格外关注。
连忙问起了悟净的师承,而吴进则煞有介事地回复:“贫僧师门信奉解放佛学!”
张温作为张家在外出仕为官之人,本来就更加喜爱俗世,对佛家常说的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和美好未来什么的,都是持一种利用的态度,而这“解放佛学”倒是引起了他的兴趣。
他在微醺的状态下问出了:“不知解放佛学是何意?”
吴进双手合十,回答道:“佛学理论同社会现实相结合,联系现实处境和实践重新读经解经。”
这下子可戳到了张温的心窝子上,他想要的就是个合手的工具,而这“解放佛学”完全符合了要求,他立刻表示:“我愿意为大师供奉一座佛寺,还请悟净大师在雍州讲经,弘扬解放佛学。”
悟净闻言并没有大喜,而是含蓄内敛地点点头,而张温更加对这种高人之姿折服。
四人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解放佛学用实际的方法来解释翻译佛经,但是他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出口,那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分析作为解释经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