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m6。”杭臣声音微微哽咽着,“治疗后五年生存率有一半,少数人可以完全康复。小白,我才两年……我……”
我不确定三年后是怎样一个走向。
虽然我也想活下去。
m6。
白妤略有耳闻。
高一那年他们有信息技术课,俗称电脑课。
她利用空余的自由时间在网上搜索过。
这其实不是一个小众的疾病,从小到大在大人的闲谈里听过很多次。影视剧中常常以需要骨髓匹配作为矛盾点。
她当时以为差不多就是这么一回事。
搜索出来的网页广告和问答相互交错,杂乱无章的信息一股脑地都灌入脑海。
她记得,网上说白血病分几个种类,不同种类下还有细分。
隐隐约约在问答里看到过别人说,m4,m5,m6属于比较难治疗的类型。
她从来没问过杭臣,他到底属于哪一类。
那时候和他联系上,他已经做完全部化疗了,准备做干细胞移植。
他的各种报告结果一直都很好。
她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就像影视剧里患病的主角,短暂地让人心伤后开始痊愈。
十八岁的他们,父母正值壮年,同龄人为自由呐喊万岁,他们终于熬过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踏上人生的新道路,死亡是什么?他们不曾思考。
杭臣压抑浮动的气息喷薄在她耳处,浇灭了所有气焰。
白妤哑然失声,颤颤巍巍地阖上眼,眼泪顺着睫毛根部溢出。
她伸手轻轻环住杭臣的腰,像被抛弃的小孩终于找到依靠,竭尽所能和胸膛的温暖贴近。
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
仿佛,这样就不会失去他。
可又什么在不断地拉着他们下坠。
像是两颗孤独无援紧紧缠绕在一起的树,脚下是寸步难行的沼泽。
所有挣扎只会让人陷得更深。
他们被定格在这里。
好像只能在这里。
时间流逝,红日逐渐升高,不远处中学早已结束了课间操,响起第三节课的铃声。
学校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只有这铃声还是老式的响铃声。
急促的,警醒的,果决的。
提醒着学生,立刻收起放松的课间休息心态,投入进新的课程里。
白妤就是在这一刻忽然清醒。
她心底无端冒出一个声音——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他现在明明好端端地站在她面前。
他们一定还有别的路可以走。
两个人的体温混着灼热的阳光和眼泪,变得湿黏闷热,窒息感萦绕,仿佛身处深不见底的热带雨林。
白妤缓缓抬起眼皮,脑袋在他胸口处蹭了蹭,她嗅到一丝新鲜空气,缺氧的大脑重新开始运转,滋生出一个决定。
白妤咽了咽喉咙,手指隔着衣服布料在他背上抠出指甲印。
她沉着声,坚定的一字一句地说:“杭臣,我喜欢你,我想和你在一起。”
她说:“我不要管以后怎么样,我要现在。”
她说:“而且治疗结果一直很好,以后也会很好的。你不要怕,你不要担心。”
她说:“你爸爸不是说过吗,如果爱一个人都不敢表达的话,算什么男子汉大丈夫。”
她问:“所以杭臣,我喜欢你,非常非常喜欢你,你喜欢我吗?你要和我在一起吗?”
杭臣呼吸滞缓,她每多说一句他的颤抖就重一分。
他弓着背,脑袋低垂,帽檐几乎将他的脸与阳光隔绝,他把自己放在一片黑暗里,独自沉默地挣扎。
白妤知道他在做决定,她这次,并不抗拒他的沉默。
她搭在他后背的双手渐渐放松,手掌贴着,幅度微小地轻压摩擦,似一种安抚,似在告诉他,她可以接受他的所有决定。
只要现在,他给出答案。
白妤耐心地等待。
旭日升腾而上,风和云卷过,抹淡了它的颜色,阳光持续炙热,薄薄的热浪似浪潮一般穿过他们。
下课铃响起,第三节课结束,安静的学校瞬间人声沸腾。
白妤额边的碎发被汗水打湿,歪歪曲曲地贴在皮肤上,双颊被蒸得通红,她目光柔软地虚看着某个地方,静静地等待。
可先等到的不是杭臣的回答,而是他异常的剧烈颤动。
白妤心头一慌,以为是他身体哪里不舒服,但仔细一听,隐隐听到一些抑遏沉闷的哭声。
滚烫的眼泪顺着他的下颌落在她的太阳穴处,混着汗珠一路蜿蜒,几乎将她灼烧。
白妤紧了紧拥抱他的双臂,眉头微拧,眼眶不由自主地再次泛红。
这是她第一次见杭臣痛哭。
她也第一次滋生出一种难以描绘的痛苦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