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种地就不种地。”常嘉贇面带微笑,并不觉得她妹妹说这句话有什么不对,“那你将来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吗?”
常梦泽皱着眉,很明显陷入了沉思当中。她想做的事情……
“先说好,不能说为了买漂亮衣服和化妆品这些。”常嘉贇忍不住提醒道。
这恐怕是每一个女孩子的梦想,就连她也不例外。
实际上,她早早退学工作,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供养正在上学的弟弟妹妹。
常梦泽的主意一向比较正,她不喜欢干农活,不喜欢一辈子被困在这样的地方。有了这样的内驱,她的确找到了份让人艳羡的体面工作。
常兴华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又有疼爱他的奶奶,哪怕再怎么难,也会让他继续上学的。除非是他实在念不进去书。
“姐,我没有那么肤浅。”常梦泽忍不住反驳。
这个问题,其实在她们上学的过程中,老师都会问。
她们对未来的各种职业,理解的比较浅显,千篇一律的回答都是老师、医生、警察、科学家这些的。
实际上,职业种类特别的繁多,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行业。
想了很久,常梦泽也没有想到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
因为她特别想做的事情,被常嘉贇排除在外了。
“那姐你呢?你总是问我,我还不知道你特别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常梦泽边走边问。
“我啊——”常嘉贇认真道,“当然是先把学费攒够,做点小生意了。”
“姐,你犯规,你明明说的是将来最想做的事情。”
“将来太远了,我没有想过那么远的事情。”常嘉贇答道,“先把眼前顾好就不错了。”
“那你还特意问我。”常梦泽撇嘴。
因为我是个没有梦想的人啊!常嘉贇看了眼自己妹妹。
她年少时候的梦想,早就已经被生活给磨灭了。后来她每天的想法就是赚钱,赚够仅供她和孩子日常所需的钱。
再后来,这些都变成了希望她的孩子能够幸福,有个完整的家庭,也算是了却了她的一桩心事。
只是最后,这些都成为了催命符。是她擅自把自己的希望强加在了孩子们的身上。
她嘴上一直说着哪有母亲不会懂自己的孩子,实际上,她从来没有试图了解过自己孩子的想法。
她很少会坐下来和孩子聊这种话题,更多的时候,都是她在忙着赚钱养家,她的孩子们念书出来后,也在尽自己的努力工作。
她不知道她女儿的爱好,不知道她的交际圈有多大,不知道她最喜欢的是什么。甚至连孩子对她说自己生病了,她也觉得是孩子太过于矫情了。
什么病!不过是自寻烦恼,为了一些大不了的事情斤斤计较,钻牛角尖而已。
她经历了这么多,都没有被生活的苦所压垮。怎么到了她孩子这里,就变成了这样。
没错,关于孩子的一切,她都不了解。
就像她不理解,明明那些工作很体面,怎么会总是喊累喊辛苦,怎么会忙到连自己的时间都没有。
这一定是借口。
到了后来她才知道,那是她的孩子再向她求救。可是被她忽略掉了。
现在想想,即使她不是自己表妹的对照组,也依旧是个失败的存在。
她总觉得孩子不理解自己,不知道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却不知是她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了孩子的身上。
如果她能早发现这里,早点意识到这些是自己的认知所导致的话,那她的结局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至少,她的两个孩子不会离开她。将她一个人孤零零地扔在这个世界上。
常嘉贇没有说话,她自顾自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常梦泽奇怪地看了一眼突然间沉默的她,认为是因为中午太热,累到的缘故。
从派出所出来的时候,她们有看到挂钟上面显示的时间:十一点半。
现在这个点,大概是十二点多,有可能一点左右了。比起来的时候赶时间,现在的她们顶着大太阳,脚程都慢了很多。
中午的大太阳,晒得人大脑直发懵。一丝风都没有,两人走了一路的汗。一路上,连个行人都没有看到。
好不容易来到一处树荫下,两人站在了原地。常梦泽想都没想便靠在了树干上。
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常嘉贇也走了过去,打开了水壶,咕嘟咕嘟地灌着水。
她们离家里已经不远了,再坚持会,就能安全到家里。
路过几处农田,常嘉贇发现这个点还有庄稼人停留在外面。
两人的前面就有一个扛着锄头,皮肤被晒成古铜色的老大爷。
看起来常老太的年纪差不多。这一点,常嘉贇也说不准。
天天日晒的,庄稼人和城里人的区别还是相当的大。从外表根本看不出具体的年岁。
一路上,两人遇到了不止一个这个时候才往家里赶的人。
不光是他们,其实王桂芬和常为国也是这些人里面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