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尊千里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教导众弟子:“五行是木火土金水,对应的五脏为肝心脾肺肾。”
1、五行相生,生具有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之间有序的递相促进的作用和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克具有克制、制胜、制约之意,五行之间有序的克制、抑制和制约作用和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克是五行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中医养生是通过相由心生,天人合一,来判断和调理一个人的身体,我们都知道,整个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化生而来的,而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对应五行就是肝心脾肺肾五脏,他们之间相生相克,相成相侮。
顺时针是相生关系,比如水滋润树木生长,木燃烧生火,万物经火燃烧变成土,土里能够生金,金融化变成水,间隔一个脏器是相克的关系,比如水能克火,木能克土,火融化金,金能克木,土能克水。
五脏之间其实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脏器有问题就会导致整个五脏失衡,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千钧,反过来五脏失衡也会透过一个脏器一个点表现出来。
比如:肾水不足,就会导致肝火太旺。肝火太旺,就会导致心神不交。心神不交,就会导致脾胃不和。脾胃不合,就会导致肺气太虚。肺气太虚,就会导致肾水不足。
治病必求一本,本于五脏阴阳平衡,病根就在五脏。
自然界有三大灾害,火灾,土灾,水灾,这三大灾害防御到位了,就会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人体是个小宇宙,它对应大宇宙,如果我们把火、土、水、三大灾害对应人体的肝(心的问题调肝)脾、肾、三个脏器调理平衡了,那五脏就平衡了,这就是天人合一,五脏平衡了,人体自身强大的自愈治疗系统就会有效修复,身体自然就会健康了。
尊者千里忆对众弟子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师尊千里忆又说:“天地生万物,万物生两极,两极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整段话的意思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是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1、两仪
两仪指天地或阴阳。关于“两仪”,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计有七说: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但通常是指阴阳。
2、四象
四象即为:太阳、太阴、少阴、少阳。
而其又名:少阳、老阳、少阴、老阴。
从方位角度论四象为:东、南、西、北。
从一年季节论四象为:春、夏、秋、冬。
从飞禽走兽论四象为:青龙、玄武、白虎、朱雀。
3、八卦
八卦是古代人民的基本哲学概念,是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八卦就是八个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也就是伏羲画出的。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是文字符号。它是古老文化中与阴阳、五行一体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
玉卓公子雷卓旭问师尊千里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万物,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师尊千里忆缓缓说道:“无极就是没有有也没有无的状态。太极就是奇点,因为一切极致都在此处,所以成为太极。奇点爆发,生出正反属性的物质与能量,所以世上也有反物质,就是太极生两仪。正中有负,负中有正,生出四种现象,宇宙四大基本力即为四象。每种现象有两种变化,就是四象生八卦。正因为这些变化,使得微观粒子结合分裂,宏观世界游离汇聚,产生各种物质和天体,就是八卦演万物。”
第七天,师尊千里忆善主普善尊者如来佛祖雪诺开始初步讲解人类世界文明发展历史进程。
师尊先从人类文明先前史讲起。人类的时代分黄金时期,白银时期和青铜时期。黄金时期的人类是神所创造的第一代人类。他们身上有着与神相同的美德,他们无忧无虑,既没有繁重的体力劳动,也没有苦恼和贫困。大地赐予他们各种各样的硕果,茂盛的草地上牛羊成群,他们快乐宁静地生活着,他们甚至永远活力四射,不会衰老。当他们感到死期来临时,便进入安详的睡眠中。当命运之神决定黄金时代的人类将从地面上消失时,他们会成为仁慈的保护神,高高耸立在云端,维护法律和正义,惩罚一切罪恶。
白银时代的人类是神所创造出的第二代人类。他们在容貌和内心都与第一代人类不同。娇生惯养的孩子备受母亲的溺爱和呵护。即使活到一百岁,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依然稚嫩。假如他们的孩子步入壮年时,他们的生命便已走到了死亡的边缘。第二代人类从不会收敛自己的行为,这也使他们陷入苦难的深渊,因为他们无法节制他们激烈的感情。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欺骗和肆无忌惮的犯罪,他们不懂得要对神服从,这惹恼了宙斯,他发誓要让第二代人类消灭,因为他不愿意看到有人对神不敬。当然,这个种族也并非没有优点。所以他们也荣幸的获得恩准,在终止生命以后,可以作为魔鬼在地上游荡。
神创造的第三代人类,即青铜时代的人类。这代人跟上一代的人又截然不同。他们不但残忍,而且粗暴,整日互相厮杀。每个人都要千方百计地侮辱其他人。他们不愿吃结在树上的果实,而只吃动物的肉。他们的心如同金刚石一样坚硬,人也长得异常高大壮实。他们使用的是青铜武器,住的是青铜房屋,用青铜农具耕种田地,因为那时还有铁。他们不断地发动战争,虽然他们外表高大可怕,却无法抗拒死神的召唤。当他们的生命走到尽头后,便会降入阴森可怕的地狱中。
青铜时代的人类将入了地府,神又开始创造了第四批人。这代人对大地充满了无比的眷恋,他们似乎比以前的人类更高尚,更公正。他们成了半神的英雄们。可是他们最终还是陷入战争和仇杀中,有人为了俄狄浦斯国王的国土,倒在了底比斯的七道城门前;有的人为了得到美丽的海伦,倒在了特洛伊的荒野上。当半神的英雄们在战争和灾难中结束了大地上的生命后,宙斯让他们居住和生活在极乐岛上。那个岛位于天边的大海里,风景优美。他们过着快乐而淡泊的生活,富饶的大地给他们提供三餐甜蜜的果实。
古代诗人希西阿说到这些人类时,曾感慨叹道:“唉,如果我不是生在现今人类的第五代的话,如果我早一点去世或迟一点出生的话,那该有多好啊!因为这是黑铁的时代!如今的人类正走向堕落,彻底败坏,世间充满着痛苦和罪孽。他们日日夜夜的有了悲伤和痛苦,永无宁日。神不断地向他们抛洒烦恼,但最大的烦恼却是他们自身带来的。父子之间互相憎恨和敌视,朋友之间也互相憎恨。总之,人间被怨仇所困扰,即使兄弟之间也不能坦诚相见,充满仁爱,苍老的父母得不到怜爱和尊敬,老人备受虐待。啊,无情无义的人类啊!你们必须知道,这些行为迟早会受到神的裁决,人类为何会不顾及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何总是强权者得势,欺诈者横行无忌?他们总是在心里恶毒地计划着如何去毁灭别人的城市和家园。正直善良的人遭践踏;作恶多端者却飞黄腾达,享尽富贵。拥有美德不再受到敬重。恶毒的人侮辱善良的人,他们满口谎话,毁谤别人,制造事端。实际上,这就是这些人最大的不幸。以前至善和尊严的女神还常来地上,如今连她们也悲哀地用白衣裹住美丽的身躯远离了大地,这个世界除了绝望和痛苦,已经不再有任何的希望。”
早在青铜时代,全知全能的宙斯便发现许多恶行从人间传来,他决定化成凡人降临到人间去查看。他来到地上后,发现实际情况比想象中还要严重的多。
雷卓旭单手跪地,扶胸说道:“师尊,请您详细给我们说说宇宙之王宙斯的故事。”
于是年迈的师尊开始说这些陈年的往事。
宙斯是泰坦神族、第二代神王克罗诺斯之子。克罗诺斯是时间的创造力和破坏力的结合体,时空的创造与破坏之神,吞噬一切的时间。克洛诺斯推翻了其父、即宙斯的祖父天神、第一代神王乌拉诺斯的统治。
克罗诺斯是通过推翻父亲天神乌拉诺斯当上了第二代神王,而在他推翻乌拉诺斯的时候,愤怒的天神对克罗诺斯下达了犹如诅咒般的预言:克罗诺斯也会同样被自己的孩子推翻。克罗诺斯十分恐惧这个预言,所以宙斯的母亲瑞亚每生一个孩子,克洛诺斯就吃掉一个。当第六个孩子出生时,瑞亚决心保护这个他。她用布裹住一块石头谎称这是新生的婴儿,克洛诺斯将石头一口吞下肚里。于是,宙斯躲过一劫,他被送到自己的长兄提坦十二神的大洋神俄刻阿诺斯和海之女神泰西斯夫妻那里抚养。
宙斯长大成人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决心救出自己的同胞兄弟。先娶俄刻阿诺斯和泰西斯夫妇的女儿墨提斯,然后听从妻子的计谋,下药给父亲克洛诺斯,把他腹中的子女们都吐了出来。他们是赫斯提亚、德墨忒尔、赫拉、哈迪斯和波塞冬,随后孩子们都被俄刻阿诺斯和泰西斯夫妇收养成长,而代替宙斯被克洛诺斯所吞噬的那块石头,则被宙斯放在了德尔菲以示纪念,德尔菲神庙也成为古希腊最重要的神庙之一。宙斯联合五个哥哥姐姐,开始正式反击克洛诺斯。
此时二代神族提坦诸神则分成了几派:俄刻阿诺斯、泰西斯、忒弥斯、谟涅摩叙涅支持宙斯,科俄斯、伊阿珀托斯则支持克罗诺斯。在这期间宙斯又陆续娶了忒弥斯、欧律诺墨、德墨忒耳、谟涅摩叙涅、勒托、赫拉为妻,并许诺胜利之后封赫拉为天后。
宙斯与其支持者站立在奥林匹斯山之巅,与站立在俄特里斯山之巅的克罗诺斯及其支持者对峙作战。这被称为“泰坦战争“的诸神之战进行了十年,战争规模几乎遍布整个宇宙,但双方却始终无法分出胜负。
后来宙斯听从表兄弟普罗米修斯(也有说法是盖亚)的建议,解救了被克罗诺斯囚禁在盖亚母腹中的的独眼巨人一族——库克罗普斯和百臂巨人一族——赫卡同克瑞斯。库克罗普斯是整个宇宙中最伟大的锻造师,而赫卡同克瑞斯可以一次投掷100块像山一样巨大的石头,巨大力量令泰坦诸神都无法抵抗。
独眼巨人在火神赫淮斯托斯(宙斯与赫拉生下的儿子)的帮助下,为宙斯打造了闪电长矛,为波塞冬打造了三叉戟,为哈迪斯打造了双股叉;在巨人们的帮助下,最终宙斯赢得了胜利。
在取得了泰坦战争的伟大胜利之后,宙斯和他的兄弟们又因为如何分配世界的统治权而互不相让,矛盾重重。眼看他们之间又要因此开战,这时充满智慧的普罗米修斯提出用抓阄的方式来决定世界的统治权。而按照抓阄的结果,宙斯分到了天空,成为天神。波塞冬分到了大海成为海神,而哈迪斯分到了冥界,成为冥王。对于大地,通过协商:大地与三兄弟共有。三兄弟并以统治天空的宙斯为尊。
随后宙斯则履行承诺封赫拉为天后,两人共享权力,掌握奥林匹斯与天空。
随后宙斯将克罗诺斯和那些战败的泰坦族囚禁在地下世界的监狱中。为了避免他们逃走,宙斯命令哈迪斯在监狱四周建造青铜门窗以及墙壁,再令百臂巨人与三头狗负责看守。
起初大地之母盖亚是支持宙斯的,在宙斯与赫拉婚礼上,还以圣园的金苹果相赠,但是后来,由于宙斯把她提坦神族的其他儿子们打入地狱,盖亚怀恨在心,大地之母盖亚生下了一个名为堤丰的怪物,对世界造成莫大威胁,并对抗众神。宙斯于是前去与之交战,以闪电火和雷霆打击他,火焰烧入堤丰的心脏,让它力气顿失。关于堤丰最后的结局,一说是他被压在埃特纳火山一带的地下。当他发怒时,会让火山流出岩浆。后来盖亚又怂恿阿尔库俄纽斯巨人族大王反抗宙斯。但在赫拉克勒斯与众神阻挡之下,最后阿尔库俄纽斯失败了,并被打入地狱。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灵域冬临最高雪宫,师尊千里忆继续授课。师尊开始讲解圣域十大秘术之一的“炼魂术”。
生命的存在在于魂魄,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天魂为格、地魂为斗、命魂为境。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天冲为水、灵慧为光、气为风、力为地、中枢为暗、精为木、英为火。天魂是神,地魂是鬼。九层阴魂塔,八鬼索命,七鬼压顶,五鬼聚气,四鬼阴门,三鬼行困,两鬼罗刹,十二合一,恶鬼侵袭。人没魄力即没有威信。与众不同的修炼之路,与众不同的战斗方式。
第四天讲解的是御神术、御风术、御寒术、灵隐术、幻影遁形术。及魂术和幻术。甚至对抗暗黑界黑巫术的光明界巫术。
御神术之所以称之为御神术,是在于它灵魂的高下及人品的高低。神,即灵魂。修炼魂力是每位神祗的必备课。我们不用见怪。自身必备魂力的大小来自于修行者的潜能和兴趣。而力量与体格强大的神祗则拥有非凡的神术。
御风术即御风而行,踏云而上,腾空飞行,奔走如飞,或御剑飞行,或踏足万里。修炼御风术的前提是必须有基本的御寒术功底作为前提条件。我们所处在的时期为普修大陆寒武纪时代,是一个气候十分寒冷的时代,可以说是恶寒时代。如果我们神祗修炼的御寒术不及格就会引起身体各部分的不适。这样我们与凡人无异。尚且凡人以柴火壁炉厚棉衣为取暖必备,而神祗则必须学习御寒术。
晴然知道寒武纪时期,气候天气非常寒冷严寒,八荒四海仙神皆修炼御寒术护身,而贫苦农民人家则在土砖房内设置类似中欧大壁炉的土砖炕炉,里面盛满堆满了烧红的火热的炭火以用来取暖防寒。
灵隐术,即隐身术。主要是以自身保护结界屏障屏蔽自己的身体让外人瞧不见以保护自身基本安全为主。
幻隐遁形术即分身术,包括遁地术和超速变化移动位置术即瞬移。
师尊最后总结:神族之所以区别于人族,是因为他们体格与魂力十分强胜,能操纵自然的力量,即所谓的呼风唤雨。
自从宇宙僵尸王星毁灭以来,高等僵尸人族在奥尔修斯山建立秘密研究基地,主要发展高新武器毁灭强大的神族和魔族,僵尸人族的统治者刹罗王更是一个拥有无比邪恶思想的刽子手虐待狂,他无条件地发动各种大规模的侵虐战争蹂躏神魔两界。
雷卓旭青春年少,初出茅庐,性格端见成熟,步入成人之际,在灵域冬临已经初步完成师尊千里忆教习的各种魔法神术。在所有的魔法学科中,雷卓旭他主攻光系魔法和火系魔法,还辅助习练空间系魔法。
光系魔法中的光棱镜,光之箭,光盾,光波煞,光球,光电雷鸣,都是他日夜钻研习练的攻击性护身魔法。雷卓旭最擅长的光系魔法是将光元素会聚成箭形进攻使用。光之盾的全方位防守有密集防御力不易使敌人用杀伤力武器伤害到自己。光棱镜的反射魔法力量强大,这种反应极快的防御性能更好的让我们不掉以轻心失去自我控制。
光不仅是一种正能量,而且是一种阳性循环的物质。与光明系魔法相对立的是暗黑系魔法。传说世界上有一种暗黑系魔法可以让人精神崩溃导致神经混乱疯狂。这就需要恢复术和神愈术的治疗。恢复术虽然是一种低级的恢复魔法但它的治疗功效是不可替代的。而神愈术作为神魔两族一种高级治愈术可以治疗各种精神混乱状态。
雷卓旭习练的空间系魔法中,身体内部修有的异次元空间储存魔法口袋里,他已经成功唤醒了火狮子和光虎为他所利用。空间系魔法中的精神力时空转移,就是集中精神,用心好好冥思,口中用灵语念咒文“锁定,传送,瞬移,默念”,增强防御移动逃跑功夫,距离越短,位置准确性越强,方圆十里任何人都无法捕捉到你转移的路线,你可以单线进攻敌人。
雷卓旭这几年进修的火系魔法虽然习练的还算炉火纯青,但热度隔离,威力较小。
在普修缀尔圣域,拥有九级魔法以上的魔导士可以称之为魔导师,在整个圣域地位等级比较高。
在灵域冬临雪宫大殿,连续授课第三十天,师尊千里忆开始讲解医经。
师尊千里忆对众弟子说:“命由心造,福自我求。富足人生,学习为先。”
人如何才能趋吉避凶呢?也就是趋吉避凶靠什么呢?
从五脏来说,靠胆气。这个胆不是胆量,而是胆的中正之气,因为胆为中正之官,你要趋吉避凶,就是要看你守不守中正。只有守中正,人才能趋吉避凶。
胆病是怎么形成的?
一、晚睡伤胆:胆是夜里11点生发,如果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时不睡觉,胆就会出现问题;
二、不吃早饭也伤胆;
三、从中正之官的角度来讲,凡是得胆病的人常常不守中正,这才是胆病的核心原因。
比如说遇事不敢担当,不能见义勇为,经常对朋友、对上司、对下属虚伪假装,对所有人,只知求索,不知报恩。经常对别人、对孩子道德胁迫,情感胁迫。这些属于不正的事情都会伤到胆的中正之气。
有些人喜欢当不得罪人的老好人,时间长了就会感到憋屈,接着就会心生怨恨。只要不得志,就会伤胆。
一种思想对应一种疾病,人的□□都是受思想和精神来控制的。胆气、胆汁是多么勇猛,但是如果胆气败了,就化不掉任何生命里的渣滓,再加上人性的贪婪,就再也救不得了。
我们只有做正确的事,做正直的人,胆病才能去根,也才能趋吉避凶!
【师尊授课笔记:自愈净化心灵】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当我们把关爱、仁慈、宽容和体谅扩及别人时,我们就创造了天堂。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众生由其不达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狮子想抓兔子,见鹿走过,便去追鹿,鹿没追到兔子也跑了。不满足小利去追求更大希望,到头来只会两手空空。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忏悔心、谦卑心很重要,不过对自己的爱心更重要。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修行是要在日常生活里保持觉悟的心,活在此时此刻,活得心安理得。
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我轻叹,绿叶成荫的日子飘在眼前,尔后便是枯叶落满地,秋风吹叶片片飞。
抱怨是一件最没意义的事情。如果实在难以忍受周围的环境,那就暗自努力练好本领,然后跳出那个圈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任阳光匆匆流淌,斑驳了彼此的时光。山高水流长,天涯何妨,流离不过远方。
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曲,你应该要想,他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最好的改变方式,是我们跟内在力量沟通,然后它会改变我们。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着良善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地跟随他。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一个人福报深厚,生命中经常能够遇到贵人。佛法认为:想要福报加持,只能靠自己修来。佛法常说的因果业力,因果通三世,我们今生的命运,都与上一世的因果有关。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生活幸福,出门遇贵人。而有些人,却处处受阻,生活不顺。如果不注重自己修福、培福、积福,就算是天天烧香拜佛,也求不来福报。
很多父母都拼命地挣钱,当牛做马,受尽劳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儿女。其实,若是儿女自己有福报,根本不用你给他攒钱,他就一定有。若是他自己没有福报,即使你给他攒再多的钱,他最后也会变得一无所有。如果你真想利益他们,就把他们领进佛门,让他们断恶行善、积累福德,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利益。
第一,
富贵险中求,也在险中丢,
求时十之一,丢时十之九。
第二,
子女不孝,没有福报,
老人无德,全家遭殃。
第三,
娶妻不贤毁三代,
嫁夫不好毁一生。
第四,
宁生穷命,不生穷相,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第五,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第六,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
第七,
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第八,
饭饱思□□,
饥寒起盗心。
第九,
酒肉穿肠过,佛祖留心中,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拜忏,又称为礼忏,就是礼拜诸佛菩萨,忏悔自己的一切罪业。
凡夫的言语行动,如果加以深切仔细考察,可以说经常都在犯罪造业。凡夫的生死轮回,即是由于各自所造的业力所牵引,如在过去世中不曾造下罪业,现在便不会再做凡夫,如果今生断除了一切罪业,当下就是圣人的境界。
凡夫是很苦恼的,对于过去生中所带来的罪业,无可奈何;对于今生已造的罪业,也无可奈何;从今以后要想不再继续造罪,仍是毫无可能。因此,我们伟大的佛陀,即以大慈悲心,为凡夫众生,说了一个忏悔罪业的法门。
诵经,是让我们对着佛法的镜子来照,忏悔,是教我们把自己的心放进佛法的水中去洗。拜忏的功用,即在于洗刷我们这颗染污着罪垢的心。
所以,对佛忏悔,并不是求佛赦罪,而是求佛证明,向佛坦白自己所作的罪业,下定决心,不再故意作恶。对他不起称为忏,对己认错称为悔。佛菩萨是如此的伟大慈悲与清净圆满,佛菩萨希望我们也成为伟大慈悲与清净圆满的圣人,而我们却仍在自作自受的罪业中打滚,所以要忏悔。我们拜忏的作用,即是洗刷自己的罪业之心,好像是从沙里淘金,渐渐地将沙淘去,就得着了黄金;我们向佛拜忏,渐渐地将罪垢忏除,就得着了清净的解脱之心。
在中国的各种忏法仪规,是由许多祖师根据佛经编成的,最盛行的,则有梁皇宝忏、三昧水忏、大悲忏、药师忏、净土忏、地藏忏、千佛忏等。修这些忏法的人,历代以来,均有很多灵验传载,的确可谓「功不唐捐」。
拜忏,最好当然是你自己亲自来做,如你自己尚未学会,或者觉得拜的尚不够多,礼请僧尼来做,或代你亡故的亲友来做,自然也有功德的,其中的道理,则与诵经相同。
舍去一点纠缠,得到的是轻松。
舍去一点烦恼,得到的是欢乐。
舍去一点纠结,得到的是自在。
守德之美在于正,处世明理意情长。
人生之美在于善,仁慈大爱舒怀香。
朋友之美在于诚,好心好意迎朝阳。
为人之美在于容,谦逊不骄对芬芳。
名利之美在于淡,宠辱不惊驱寒霜。
锻炼之美在于恒,击剑跑步唱阳刚。
家庭之美在于和,天伦之乐好歌扬。
身体之美在于健,幸福如意伴安康。
爱好之美在于趣,琴棋书画留雅章。
知足常乐在于安,延年益寿祈福祥。
人生追求人以为己任,修己安人安众生;提高自己的修养让更多的众生得到安乐。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做到推己及人。如何为人:为人应当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
什么是魔?你的烦恼就是你的魔。你贪求就有贪魔,嗔恨就有嗔魔,骄慢就有慢魔,多疑就有疑魔…魔从自心生,心外实无魔,哪里起烦恼哪里就有魔障,何处转菩提何处就是佛所。你不要迷信神通,向外伏魔,真正的神通,是把你的烦恼打通;究竟的伏魔,是降伏自心,把你的心调服得清净平等,慈悲喜舍。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身边人开始对你客气了,不是说,他们素质提高了,也不是说他们变得善良了,而是因为你变强了。你要知道,人性从来都是善变的,你弱势的时候,别人就会变得强势,你有用的时候,别人就会变得温柔。
鲁迅曾经说过:落井下石的,都是自己人;看你笑话的,都不是外人;不想你好的,都是身边人;剩下没有利益关系的,全是局外人。所以说,高手,从不相信人,而是相信人性。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没有谁能够真正靠得住,真正能给你撑腰的,只有你兜里的钱。
记住,永远不要浪费时间,去维持任何关系。你只需要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己身上,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所有人都会主动和你维护关系。不要忘记,照顾好自己每一天的言行。再多的外力加持,不如对内心正念的守护。
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自己拥有的,你不必炫耀,因为别人也在奋斗,也会拥有。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不论富或穷,地位高或低,知识浅或深。每天开心笑,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向内求一尺,智慧长一尺。
向外求一丈,烦恼长一丈。
记住一切根源是:我。
佛说,你以为的错过是遗憾,其实可能是躲过一劫,得到的未必是福,失去的未必是祸,各有各的渡口,各有各的舟。万般皆由缘,半点不由人。
冲动时能够止恶,就是智慧。气头上能够止语,就是功夫。在生活中调柔心地,就是修行。
口业是最容易造的,所以智者从不随便多言。他们常以圣者的教言,观察自己说话的时机、环境、轻重,然后才说些有必要的话语。
如果一个修行人
身心不能随时随地
清空归零
那就说明他住在
某个境界上
被外面的现象所转了
这是非常不好的
不管哪一种法
最后必须落在心上
心态的认识和转变
才是修行的根本
成就并非在理论和见地上
认识到了就行
而要在心态上
达到一种高度
如果仅仅是理论上
认识到了
心态却没有转变
证明只是懂得理论
在修证上还没有证悟
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
学习佛法以净化心灵
学习佛法以开发智慧
学习佛法以提升人格
不相信因果的人,就会怨天尤人,明白了因果道理,就会知道各有因缘莫羡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缘,不必去羡慕他人。命运可以由自己来改造,因为人生是无常的。我们要记住:今天的皇帝,也可能是明天的囚犯;今天的富翁,明天可能成为乞丐。而世间的许多荣耀,都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
师父说在问题出现的那一瞬间,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发火,不要偏激,不要说出什么过激的话,要懂得忍耐。忍耐不是为了让你不去处理这件事情,而是为了避免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干出什么让自己丢脸的事情。以后你就会知道,生活中真的没有几件事情是值得我们搭上礼貌,教养,人品和格局的。
凡从善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人生当如是,知敬畏,懂进退,尊重每一个生命,不冷漠,懂关怀,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事物,每一条生命。
修行路上有种种的障碍,如何才能够跨越障碍?一是,要多看经书,多看祖师的语录,看了以后,还要真正地消化、应用。二是,如果真的走进了误区,自己一定要有所觉察,要请教善知识,在善知识的点化下,能及时回头。
学佛人有两件大事:
一是个人修学佛法,解除人生疑惑,开智慧,断烦恼。
二是传播佛法,成就无量福德,无量慈悲,也能帮助更多人从迷惑走向觉醒。在菩提道上,佛和众生具有同等的重要,不学佛无以成就智慧,不度化众生无以成就慈悲。而悲智具足,福慧圆满乃能成就圆满的佛陀。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角色不同过着相异的生活,当生活还原到基本的状态,所有人的生活又多么相似:出生、吃喝、成长、老去。人生之味,只是或深或浅,有的粗糙,有的细腻。我们对人生也会有各自的体验,只是或广或窄,有的清明,有的浑沌。但生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生活本身,值得感恩。
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可通万事理。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莫攀缘,勿强求,学会取悦自己,为自己盛开。真正的人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
净尘问禅师:师父,虽善恶有报,但为何恶人总迟报?禅师答:未迟,当下已报!净尘言:请师父开示。禅师说:为恶之人,殃虽未至,心性已损;为行善积德,身心泰然如处天堂,为非作歹,衣影抱愧当下犹在地狱!净尘说:失心果报甚重!禅师叹: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又曾绕过谁?
说人的是非,本身就是一种恶念,如果我们不去分别,我们的心自然就会安定下来。如果我们看到不对的事情,或不如法的人,能够心理明白,而不表现出来,那才是真功夫。
最好的礼貌,是少管闲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一半装傻一半装哑,明白了就闭嘴。智者不辩,仁者不责,善者不评。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放弃很容易,但你最终会一无所得。坚持很难,但你最后一定会有所收获。你勇敢,世界就会为你让路;你无惧,命运就会为你屈服。我们可以选择自我改变,可以选择安逸享乐,也可以选择在奋斗中精彩绽放。过去的你,今天的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因为决定我们命运的,是我们自己。
一个人的成就,不是用金钱来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过多少人,有多少人怀念你。生意人的账簿,记录收入与支出,两数相减,便是盈利;人生的账簿,记录爱与被爱,两数相加,就是成就。
赞美别人也是在赞美自己!因为赞美别人的同时,已经把自己与他放在相同高度。
评判他人的人能量一定比别人低,人之所以评判他人是因为看不懂,评判的冲动就是由内心的痛苦而衍生的。其实当你评判他人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就已经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了,并且只关注别人的缺点。当你不断地关注外在,关注负面,你就会觉察到自己的能量在不断消耗和下降。当今社会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员工更愿意评判老板,穷人更愿意评判富人,普通人更愿意评判名人,学生更愿意评判老师。不如别人才评判别人,显示在这一点上你比别人强,显示你高,你执着的只有一点,属于盲人摸象,怎么会有智慧呢?所以评判就是你接受不了别人和你不一样,你总是用你的优点来和别人的缺点比,评判只是为了证明你比别人好,这会让你越来越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美好,越评判生活会越糟糕。能量高的人看能量低的人,看得一清二楚,就仿佛大学生看小学生一目了然。当你成长一段时间后,就更加能够看清楚周围的人,看懂了才会产生包容和理解。佛陀、耶稣、老子看谁都能理解,不会评判任何人,但他们比谁都高。大家有什么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