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二嫁 >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方才泄气的女子听了来了精神,问“为什么?”

周围贵女们也侧着耳朵去听,都好奇想知道原由。

那女子继续道,“先不说她商户女和再嫁之身,你们忘了她是为何和沈家和离了吗?她之前生产伤了身,不能再孕,定北王膝下无子,怎么可能会不要嫡子呢!”

此言一出,惊醒梦中无数人。

是啊,先王妃只留下一女,定北王膝下无子,怎会不要嫡子,洛氏再好,只不能生育这一条,这辈子与定北王妃之位无缘。

如此泄气的皮球,霜打的茄子又都活了过来,一个个精神抖擞,势必要一举夺魁,得定北王青睐。

殿内的贵女们暗搓搓,个个想要入定北王的眼,可殿上的定北王目光只落在一处。

洛云澜总觉得有一束目光一直盯着她看,好不自在。

这时王皇后身边的掌事女官走上前,宣布簪花宴开始,宫女们端着各种珍奇花卉鱼贯而入,供贵女们挑选。

洛云澜忙着看着热闹,一时也忘了其它。

簪花宴其实就是让女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提词,做画,女红,绒花,经过几场比试,最终选择优胜者夺魁。

殿下贵女们比试的紧张认真又激烈。

殿上的气氛就显示十分的轻松和谐。

乾宁帝热衷诗词,附中风雅,在诗词和绘画比试中和顾从行讨论最多。

到了女红和绒花就是王皇后擅长的领域。

“洛娘子,你看那个画百合的姑娘如何?”

洛云澜和王皇后负责女红和绒花的评定,她目光顺着王皇后所指的方向放过去,画百合的女子正是那个替姐姐寻稳婆的西京许氏。

许氏人生的灵动,女红也十分精巧,那百合花在她的针线上栩栩如生。

洛云澜回道:“确实好看。”

王皇后越看越是喜欢,便讨论起来:“你说她用的这是什么针法,本宫眼花看不清,洛娘子你帮本宫看看。”

这下可问住了洛云澜。

她对女红一窍不通,只有看个热闹的份,哪里认识什么针法。

王皇后目不转睛,并未注意到洛云澜的窘迫。

这时始终注视着洛云澜的那束目光就如救命稻草一般弥足珍贵了。

洛云澜急迫的向定北王发出求救信号,想要定北王帮她转移话题,救她狗命。

她不会女红这事本不丢人,可当着帝后和全盛京贵女的面被揭底就实再太难堪了。

顾从行察觉到了洛云澜的急迫,只是他也不知向来心灵手巧的洛掌柜竟不会女红。

如此二人眉来眼去了半天也没个结果,洛云澜长叹一声,果然靠谁不如靠自己。

她心一横,只能如实向王皇后坦白。

“不瞒皇后娘娘,其实臣女不会女红,是个门外汉,只会看个热闹。”

她这声音已经是极小了,可殿里极静,离她最近的前两排贵女还是听的清楚,一边绣花一边笑出了声。

乾宁帝与顾从行也被她所言吸引去了目光,毕竟在整个大盛没有女子不会女红,即便是最普通的百姓人家女儿多少也是要会一些的,洛云澜定国公府长女身份,怎么可能不会。

王皇后也是疑惑,“儿时没有人教吗?”

洛云澜道:“臣女母亲去世得早,儿时没人教,长大后也就没再学了。”

提起母亲邹氏,洛云澜听方姨说她的母亲不光有祖辈传下来的雕刻技艺,还有一手的好针线活,洛云澜儿时许多衣服都是母亲亲手做的。

只可惜邹氏早早离世,继母赵氏又不管她,方姨又在府外帮她打理生意,并不在她身边,如此这些个只有母亲才会帮着张罗的技能,洛云澜就错过了。

王皇后心疼道:“真是个可怜的孩子。”

洛云澜却是早已将这事看淡,也完全接受了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其实臣女不会女红也挺好,臣女每日都要整理账目,出城去视察作坊进度,还有许多生意上的事要处理,实在没有时间做女红,学了也是无用。”

那女红都是教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子闲来打发时间用的,洛云澜忙起来连吃饭都顾不上,棺材她都雕刻不过来,她属实是没有时间一针一线的绣那些玩意。

与其自己绣,不如花钱请些绣娘,她两个女儿的衣服就是这么做的,绣得又快又好,她非常满意。

乾宁帝对此言论嗤之以鼻,“若女子皆不学女红,皆不安家相夫教子,都像你一样出去做生意,我大盛还不乱了套!”

乾宁帝还对洛云澜那不嫁人言论耿耿于怀。

洛云澜如何听不出乾宁帝的不悦,可她觉得这两件事并不冲突,亦能两全,因为她就是经商产女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她可用自身证明,此路是行得通的。

“回陛下,并非女子有了事做就不会结婚生子,臣女倒是觉得若能让赋闲在家的女子走出后院发挥自己的长处,大盛人才济济,许多外商便不会钻空子,我大盛的经济或许会更好。”

其实在洛云澜看来,女子经商和婚嫁并不冲突,并不是人人都是大少奶奶,有偌大的府院等着处理。

大多女子都是在家浑浑噩噩,洗衣做饭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与其绣花,不如去做对自己,对家庭,甚至对整个国家更有意义的事。

“牙尖嘴利!”

乾宁帝并不觉得洛氏的想法荒唐,只是上位者的角度是顾全大局。

几千年来,朝代更迭,律法,帝王换了一茬又一茬,唯一不变的就是男外女内的家庭构造。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是有原因的,但有时朝代进步也需要向洛氏这样有想法且敢于发声之人。

乾宁帝虽不认同,但也不妨与她论上一论。

“你说女子出门做事亦能兼顾家庭,可出门做事就要离家,离家势必不能将后院照顾仔细,也不能将丈夫孩子公婆侍奉周到,如此必然家庭出乱,社会不稳,又该如何?”

乾宁帝想告诉洛氏,无论是一个小家还是国之大家,利弊权衡之间都要有取舍。

乾宁帝由记得方才洛云澜底气十足与他道,她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为何一定要嫁人。

他如何不知这社会对女子的不公,可天秤总是要向一方而倾斜,才能达到一个平衡。

这世界对女子公平了,男子就会愤愤不平,反之才是太平盛世。

“女子若做了男子的事,势必不愿再回后院内宅承担家庭本分,国家需要后代,家族需要人丁兴旺,洛氏,你口口声声说不会有影响,可你还不是第一个不愿再嫁?”

洛云澜之所以不愿再嫁是早已看透了婚嫁的本质。

帝王想要太平要牺牲女子,家族想要延绵也要牺牲女子,丈夫想要稳固地位还要牺牲女子。

因为不公她才不愿再嫁。

是不是只有这帝王之位换成女子,这世界才会不以牺牲来换取利益?

无论男女,没有牺牲才是最长期稳定的平衡。

洛云澜想继续表达她的见解,可王皇后却向她示意不要再说了。

洛云澜这才恍然,发现自己的多言,便识趣的住了口。

她偷偷看向乾宁帝,并未见要有责罚她之意,收回视线之时却意外对上定北王的目光。

四目相对,那百转千回,万分复杂神情,委实叫人琢磨不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