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好自然是记得:“陛下还给了民女一个恩典,不,是两个。”
“朕记得。”嬴政自然能看出赵好的小心思:“如果他拿着盖聂的剑来到咸阳,朕一定给他这个机会。”
赵好有些窘迫,没想到一眼就被陛下看穿了。
“那时,你阿爹都给你准备后事了,结果一夜之后,却突然神奇的苏醒过来,令人难以置信。”
“这都要多亏了我师兄,他找来了一位神医,是他妙手回春,救了我。”
“神医?”嬴政感兴趣的问。
“嗯,他说我很快就会苏醒,果然没过多长时间,就苏醒了。”
“这倒奇了,”嬴政点点头:“这样吧,等回到咸阳城,朕倒是想见一见这位神医。”
赵好只好说道:“我让师兄去寻找。”
嬴政又看了一眼赵好,然后又全神贯注的翻开手中的公文。
一边的李斯也暗中观察赵好,这姑娘从外貌上倒不是赵高其貌不扬,尤其是这位姑娘的眼睛像一汪泉水,清澈明亮。
就是这胆量,倒是有几分赵高的影子,敢怒不敢言。
李斯从未看得起赵高,亦看不起赵高的女儿,何况他从未相信这个姑娘是赵高之女。
嬴政带着李斯、蒙毅和赵好出了咸阳城,一路北上,就在北地休息时,听到了百姓的议论。
“你这是什么书册,我怎么没有看过?”
“这原来是齐地的书册,齐地一向是儒学盛行。”
“这有什么?我还看过墨家的书,叫什么来着......对了,《非攻》。”
“是啊,还有道家的书,《庄子》,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真是妙极。”
“是是是,还有庄子梦蝶......”
嬴政的脚步一顿,朝那些人的方向走过去问道:“不是当今陛下已经统一了文字,为何还要这些书册留在世上?”
有一个回答说:“我们看的就是秦文字抄录的。”
“是啊,不过是换了一种文字。”
嬴政的目光陡然锋利起来,他一语不发的转身离开。
登上马车,嬴政突然对李斯说:“尽灭百家,只余秦风。你的公文,朕准了。”
李斯先是一愣,随即领命。
他崇尚法家思想,他之前便向陛下提过百家思想的危害,但是陛下从未考量。
而现在,陛下亲眼见证了百姓混乱的思想,终于下定决心灭掉百家,他可以借此机会灭了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根基是尚书和诗经,烧光儒家的经文,便断了儒生的延续。
“你即刻回咸阳城,同公子扶苏一起,共同准备此事,”嬴政冷冷的吩咐道:“待朕从上郡回来,朕要看到可行的策论。”
“是。”
蒙毅大骇,连忙劝道:“陛下,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没有用,像是医书,农书,兵书,这些都需要传承下去。”
嬴政认可蒙毅的说法,又对李斯嘱咐道:“那些医书,农书,兵书就不用了。”
李斯看了蒙毅一眼,点头称是。
可是谁护送李斯回咸阳呢?
这一路的暗卫都是提前为嬴政准备的,为了这次行动绝对保密,暗卫的人数已经降到了最少,无法抽出暗卫护送李斯回咸阳。
“陛下,民女愿意护送李大人回咸阳。”赵好忽然开口说道。
她知道,陛下离不开这一路的暗卫和蒙毅,而自己的最大用处就是跟着陛下见一眼先生。
“你不想见蒙恬了?”
赵好摇摇头:“想,但是李大人更需要民女的护送。”
比蒙毅眼神复杂的看着赵好,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赵好知道能看到阿兄时的激动,也没有更清楚赵好为了这次见面有多努力。
上郡就在眼前,再有几天就能见到阿兄,阿好心甘情愿的放弃了。
“你不后悔?”
“陛下,民女会后悔,”赵好坚定的说道:“但是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如果李大人或者陛下出了事,民女会更加后悔。”
嬴政哈哈的笑道:“赵高倒是白白担心了一场。”
“也罢,这次就由你护送吧。”
赵好顿了顿,试探性的问道:“陛下,民女可否给先生写一封信?”
“可。”
李斯听到也是一愣,他仔细的打量的赵好,他没有想到,送他会咸阳城的竟然是赵高之女!
从北地,嬴政与蒙毅继续北上,而李斯与赵好南下,返回咸阳。
李斯回到咸阳,与公子扶苏商议此事。
扶苏几天后,与李斯在一起商议,将《诗》《书》以及诸子百家之书,全部上缴至朝廷统一管理收藏,以达到思想和认识的统一。
李斯将公子扶苏的想法写出公文,快马加鞭送至上郡的嬴政手中,嬴政查阅后,回复道:“可。”
扶苏命人将六国不同的典籍抄录成秦文字,统一封藏至咸阳宫。
同时,扶苏派人抄写大量的医书、农书、兵书等发至民间,让医道,兵道得以传承和发展,而农书让百姓大力生养休息。